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建筑介绍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晉祠與周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王繼祖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太原晋祠 历史背景 建筑介绍 周柏

    身臨太原不涉足晉祠,無疑是一件憾事。美麗古雅,融水色山光和文物古跡于一體的晉祠,位于太原西南二十五公里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是中國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創建年代已不可稽考。只從西周初晉國的歷史和燴炙人口的「桐葉封弟」的故事,便可證明其歷史的悠久。晉祠,以祭祀西周晉國開國之諸候唐叔虞而得名,曾名唐叔虞祠。現存記載晉祠最早最詳的歷史文獻,當推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和《魏書·地形志》。這兩部史學名著分別載有:「懸甕之山,晉水出焉。」晉...

  • 文章后土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董仲民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后土祠 地理位置 历史记载 建筑介绍

    后土祠位於萬榮縣榮河鎭二十里的黃河脽上,這裡面臨滔滔黃河,背倚呂梁山,左孤山稷峰,扶山帶水,物產豐富,是中華民族最早發祥地。黃河脽上《漢書》載稱汾陰脽,《水經注》載:「有長阜,背汾帶河,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臨其陰,西入河」。因其地高起,故以人尻脽而名之。在東周時屬魏,亦稱魏脽;秦惠王時伐魏,渡河取汾陰,就是這個地方。相傳爲上古的盤古開天闢地處」。后土娘娘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均由脽上而爲,是中華人類的根、祖、源。有軒轅黃帝在此掃地爲壇,祭祀后土...

  • 文章桂林將建成首座柔性懸索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陳天湖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桂林柔性悬索桥 桥梁外观 建筑介绍 建成影响

    中國首座自錨式柔性懸索橋—麗澤橋鋼索二〇〇一年十月在廣西桂林吊裝成功,全部工程將於年底完工。這是桂林市仿照美國金門大橋的造型,自行設計建造的柔性懸索橋。柔性懸索橋的外觀,可看到兩根巨大鋼索呈弧形懸掛在橋的主塔上,每條鋼索用三十六根吊桿與鋼樑連接,承受橋體的重量。據介紹,兩根鋼索直徑一百七十五毫米,單根直徑是中國橋樑建設史上最大的懸索。鋼索長一百三十九點三五二米,淨重二十二噸。工程總工程師說,自錨式柔性索橋具有施工場地面積小、負重均匀平衡、使用鋼筋混凝土數...

  • 文章萬泉文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董一行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万泉文庙 建筑介绍 万泉古城 历史变迁 孔子

    今年五月,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有萬榮縣萬泉文廟和稷王廟兩處古建築,加上原有的東嶽廟、后土祠兩處,萬榮縣共有四處「國保單位」。這在我縣的文化發展歷史上,無疑是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是値得慶賀並引以爲榮的事。萬泉文廟位於萬泉鄕萬泉村之東南隅,現係萬泉鄕政府所在地。廟內古柏森森、規模宏敞、盡管舊廟棟宇摧殘,牆傾瓦裂,但猛一觀之仍能給人以肅穆莊嚴、歷史滄桑之感,令人慨嘆不已。文廟又稱孔廟、聖廟,是專爲尊崇祭祀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而修建的。萬泉文...

  • 文章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新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張新生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新绛县 龙兴寺 历史传说 建筑介绍 碧落碑 华佗像 宝塔三奇

    龍興寺典故與傳說絳州城垣留唐韻,名勝遺跡今尚存。寶塔騰煙世間罕,宋金墓雕藝超群。碧落名碑篆藝卓,義士觸槐花異色。歐陽羲之書妙章,寶殿奉祀三世佛。龍興寺位山西省新絳縣城龍興廣場北高垣之端。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唐初高宗李治顯慶年間(公元六五五年)距今一千三百四十餘年。原稱「碧落觀」因存有碧落碑而得名,唐咸亨元年(公元六七〇年)改爲「龍興宮」。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下河東時(公元九六一年)曾寓此而易名「龍興寺」,是古絳州標誌性建築之一。寺院分前院、中院...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