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吃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缅怀温州的小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温州小吃 山川风物 担贩

    羁旅台湾三十余年,怀念故乡,乃人情之常,尤其是退休后的生涯,有时难免不无聊赖,于是遐想萦绕,思鄕更深,更苦。『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乡思老。』今年中秋,既无皓月,又有白兰黛台风袭境,苦而连緜,凄风阵阵,独坐斗室无所事事,特就记忆所及,追溯并记昔日温州城内驰名的小吃,既可解闷,又可博取乡亲们一粲,其不只一擧两得乎。县前头的汤圆汤圆或称为汤团,也就是元宵。提起温州城内县前头的汤圆,那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的。县前头就是旧时永嘉县的县衙门

  • 文章家鄕——河南的醉棗與通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朱蒂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醉枣 通菜 地方小吃 河南特产

    現在正是滿街的新棗上市,靑翠艶麗,入口香脆;在本省,四季如春,一年到頭,新鮮蔬菜輪番上市,兼且日本梨、美國大紅蘋果,也因近年交通便捷,充盈於市,所以大家平時吃慣了新鮮蔬菓,因此不以物稀爲貴。囘想抗日之時,交通不便,黃河兩岸,每至嚴冬,風雪遍地,一切生鮮時果,不易久藏,此時的小黃瓜,也身價百倍了。記得每年十一月前後,棗子成熟,嫩綠、香甜,成爲歲末之鮮果;每當棗子盛產時,家家戶戶,都摘取一些碩大,圓潤的靑棗,用淸水洗淨,乾後,噴以米酒,(注意,不是浸酒,而是...

  • 文章漫谈抗战时期的昆明小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作者:東江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昆明小吃 火腿月饼 名气食馆 牛肉馆 仁和园

    昆明的食品,連同菜飯館的食品在内,以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品類最多。抗日戰爭時期,雖然有很多外省食品移來昆明,但昆明的傳統食品,因爲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也未受到什麼衝擊。以糕點而言:「吉慶祥」的中秋月餅,特別是火腿月餅自然是首屈一指的。但除吉慶祥以外,其他糕點舖也擁有自己的常客。如合香樓的中秋月餅,重油蛋糕都是以「油重」見長,外縣來昆明採辦糕點的總喜歡去合香樓採購。所以合香樓雖地處背街小巷(在三轉灣與如安街轉角處)也常常門庭若市。昆明人吃什錦南糖,一定到芝...

  • 文章吃在板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板浦 文明古镇 饮食文化 豆腐席 杨福记 地方小吃

    厨,不少地方的饭店、菜馆、食堂的厨师中就有板浦人。过去,板浦古城号称「小上海」,市井繁华,街面上的大小饭店,菜馆近三十家,如:「四海春」、「海国春」、「小乐意」、「杏林春」、「异香斋」、「蜀园菜馆」等,最出名的是「杨福记」,据说蔚房内鸡汤动缸盛,薛巷中火腿挂满墙,能一下子承办上百桌酒席,而且不用上市场采买。除了杨州风味菜肴外,也有不少颇具地方特色的「板浦小吃」,名气较大的有「南卢」(城南卢姓)灌汤包子、赵小根包子、杨大成炖肉、高三油煊饼、冯十萝丝小饼、张小瘸锅盔饼

  • 文章南齋雜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明硯香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南斋杂俎》 和平饭店 黄浦江 桂花酒 叫花鸡 王四酒家 地方小吃

    壹、返鄕談吃一、上海·外灘碼頭·油條七十七年九月十日,我偕女兒慧儀和三位親戚一同返鄕探親,當晚到了上海,住進外灘和平飯店,行李剛搬進房間,我就獨自一人三步兩步跨過馬路,走到對面黃浦江邊,去尋找卅九年前我倉皇離滬時那座上船的碼頭。—那年初夏,長江沿岸風雲變色,上海人心惶惶,港口車站一帶,難民麇集,爭相逃命;當時我家住在楊樹浦,叨天之幸,我也能攜帶妻小,經由外灘那座碼頭擠上了船,奔向天涯。數十年來,那座碼頭曾在我的夢魂中出現過無數次,我一直認爲那座碼頭,是我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