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将军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翁照垣将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丘國珍  出版时间:2002-07-31
    关键字: 翁照垣 将军 传记

    将军姓翁,原名辉腾,字照垣(近以字行)。前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农历壬辰年十月廿八日(民国前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广东省潮州府惠来县葵潭乡之一贫苦家庭。父打石,母耕耘,无兄弟,只一姊。家常饔飧不继,每致流浪街头,鹑衣百结,囚首垢面,故自幼失学。惟体格壮健,仪表魁梧,天资聪颖,意志轩昂。尤其秉性豪迈,行为义侠,年甫十六,曾以抱不平力挫土霸,远走他乡。机智多谋屡受栽培时值中日战争,损兵折将,辱国丧权之后,列强迫处,风鹤频惊;清政腐败,国家阽危

  • 文章将军华盛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梁华盛 将军 生平

    将军 华盛,广东茂名人,革命世家,海珊先生之令子女也;海翁早岁随 国父入同盟会,于第二次革命期中,与同志林树艺、林直勉、薛岳等,在赤崁起义,以事机不密,而被法军围捕,除海翁外,余均被执,解河内系之囹圄,清廷官吏亟思引度;我方认为属于政治范围,而成僵持之局,四年间,几经缠讼,皆由海翁啣 国父命,奔走安南,一再斡旋,始告胜诉,然后使同志得以获释者。民国肇建,海翁功成身退,归以奉母,于海翁之勋劳风节,可见一斑。又将军之尊叔,号桂珊者,亦于第二次

  • 文章抗戰史話(三)緬甸第一面國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4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缅甸 苏瑞泰 叶特使 翁山将军

    的有刘梓、刘梧桐昆仲,以上诸先生现均已谢世。当时他们都是座上要客,目睹此一情景,就连一般华侨,都是感奋万分。这一面代表中缅间不可磨灭的友谊的缅甸国旗,叶特使囘国后,即面呈 蒋委员长, 委员长面谕交外交部妥善保存,听说外交部已将这面国旗带来台北。当时缅甸总统苏瑞泰赠旗的擧动,并未说明原因,但我们可以想到,一定是被我伟大的 委员长,后来的先总统 蒋公盛德所感动,因为缅甸人深深体会到假如没有先总统 蒋公的仗义执言和协助、缅甸国父翁山将军和革命志士们都可能成为英国人

  • 文章将军县」——梅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丘立才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梅县 将军之乡 军事学校 军事人才 将军

    广东梅县,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这些早已在世人中传扬著。然而,梅县又是著名的「将军之乡」,却是鲜为人知的事。单就广东梅县,即出了二二九位将军;梅县不但培育了一批军事人才,如:温生才、陈敬岳、林百举、周增、饶辅廷、郭典三、温翀远、谢良牧、谢逸桥、谢鲁倩、黄慕松、黄任寰、赵一肩、黄和春、黄桐华、李济民、郭冠杰、张文、黄纪福、梁世骥、梁锡祜、朱云卿、周其镳、沈建图、张孤梅、陈烙痕、卢伟良、王维、罗范群、王立朝、叶剑英外,还有:黄鎭球

  • 文章安定南疆之两位伏波将军——汉代路博德和马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伏波将军 路博德 马援 平定南疆

    朝廷。直至文帝建元四年(前一三七)赵佗死,及其五世孙建德继位,至武帝元鼎五年四月(前一一二)南越相吕嘉造反,杀了朝廷常驻特使及王与太后。自赵佗据南越称王、历经胡、婴齐、兴、建德,历五世共九十三年。平南及开拓海南的伏将军路博德元鼎五年(前一一二)秋天,汉武帝派遣邳离侯路博德,封为「伏波将军」,及楼船将军杨仆南下讨伐吕嘉(楼船是两层及有躲箭设备的战船),出兵桂阳,下湟水(今连县),杨仆由豫章(今南昌)下浈水(今南雄),另起义的南越将军出零陵,下漓水(广西漓江)下

  • 文章清代川省驛站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1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川省驿站 德阳县 全省统计 总督将军 驻藏帮办大臣

    裁去一百三十余处,共留上述六十四处。每一驿站,年支之款,以北路较多,每处年支银一千一二百两。其余东南西三路,则每处不过年支银一二百两。然北路事繁,所递多系重要文件;生活渐高以后,年支之数,皆苦不敷,悉由当地州县官贴赔,而成都县赔累尤钜,岁约贴补三千两之谱。因东南西北四路公文,悉以锦官站为起点;故与华阳同为首县,成都有驿而华阳无驿。驿递程限分三等:最速者日驰六百里,次则四百里,寻常则二百里。日驰六百里及四百里者,皆有规定之事体;滥用者虽总督将军,亦应得降二级

  • 文章成都滿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9期  作者:周詢  出版时间:1968-05-01
    关键字: 驻防成都旗兵 编制训练 成都驻军 成都将军

    清代驻防成都旗兵,始于康熙五十七年,其初仅设副都统一员统制之。至乾隆四十一年金川平定后,始设成都将军。初议驻箚雅州。时阿文成公桂为定西将军,驻川办理金川军务善后事宜,奏称将军总督,应同驻省城,以便商办要公。且雅州地势逼仄,亦不足容满兵居住,始改驻成都。官则将军副都统之下,设协领五员,均兼一佐领。内分满州旗四员,䝉古旗一员。佐领二十四员,内分满洲旗十六员,䝉古旗八员。除内共有五员由协领兼任外,实共十九员。防御二十四员,内分满州旗十六员,䝉古旗八员。骁骑校

  • 文章聊以遣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田廕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诗词 世妇会 城运会 将军 港城颂

    一)七三抒怀 五绝二首一、民谣七十三,绝笔获麟叹。至圣谁能比,贤愚莫等观。二、人言及暮年,自谓正春天。墨气惊蛇蜇,诗花绽薛笺。(二)代自咏 七绝二题一、代学生自咏幼稚天眞性好奇,言传身敎长新知。何当拚搏成材日,佩我金牌谒我师。二、代老师自咏雨雪晨昏不罢休,甘为学子献春秋。青丝易变情难变,腊炬成炭愿始酬。(三)五律二题一、幼苗幼苗如幼子,生长少年期。屈曲终身恨,攀摇发育迟。栽培诚辛苦,爱护最仁慈。浓郁高林暑,乘凉觅小诗。二、观海州将军崖天书天书勒底岩

  • 文章我對故鄕——梅縣白宮鎭的小小回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陳德輝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白宫镇 回忆故乡 关帝庙 三将军墓

    将军墓毗邻。事实上说起来,有一次在台湾与鄕亲好友丘尙尧先生茶叙,谈到我有意在故鄕兴建关帝庙,他力促其成说:【那是很好的善举,是永久千秋的,是功德无量的不朽事业】。眞感谢他的鼓励,使我更积极的为故鄕做一些事。关帝庙尙未完成,又计划建造孔圣庙。文武二圣庙刚刚建竣,又计划建筑城墙,既可屛障二庙,又可在内部布置一个露天大剧场,可供游艺表演。但念中国各大古城,差不多都已拆去,所剩无几,故建筑城墙可让人发思古之幽情,极有意义。关于筑城一事之构想,这得感谢在台湾的另一

  • 文章馬蕭榮膺總統、副總統大任早有異象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4期  作者:洪啟義 出版时间:2009-01-25
    关键字: 台湾大选 台湾南圣宫张将军庙 碑记 柱联门联

    金门 洪启义恭撰台南南圣宫张将军庙,始建于公元二〇〇二年国历六月二十三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卯时动土,公元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三日(公元二〇〇六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庆成入火安座,历四年七个月。奉祀主神张将军。台南南圣宫为张义煌董事长独资建立,缘起于民国七十四年,因母病危求诸关圣帝君,帝曰:「可择定时日由张将军引渡也。」观者弗以为意,而届时果然不差毫厘,斯岂非灵应有验.神人感孚者乎!庙成之日立有《台南市南圣宫张将军庙碑记》系由龚鹏程教授敬撰,详述其玄奇经过(如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