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县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粵東陶瓷的歷史與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楊大地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大埔县 陶瓷制造 广东省 粤东地区

    细瓷。因而千百年来,国人未能见到粤东,尤其潮瓷的眞面目,颇有「藏在深闺人未识」之感慨。实际上粤东陶瓷生产及销往海外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在粤东的先民已经能制造精美的陶器。五六千年前潮州陈桥贝丘遗址中,就发现了带有彩绘的陶器。普宁虎头埔也曾发现十多座四千多年前的窑址,并发现有烧制温度高达一千多度的几何印信陶器。三千多年前的釉陶器,在饶平浮滨的文化遗址与墓葬中也有所发现。大埔县也是粤东重要的陶瓷产地。1962年就在韩江、梅潭河侧、桃源溪及光德、高陂

  • 文章清代大埔县进士题名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吳碧光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大埔县 清朝进士 史料名单

    九人,山东省六人,广西省四人,而广东、江西、湖北、福建、直隶等省各有三人,湖南、贵州省各两人,河南、陕西、四川、蒙古、顺天各一人。吾大埔县同鄕考上进士及点翰林者列后:萧材;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三甲第二百一十九名进士。张作舟;康熙四十八年巳丑科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邱元遂;乾隆元年丙辰科三甲第九十七名进士。萧宸捷;戊戌会科第三甲翰林院检讨。有传。杨必蕃;乾隆七年壬戌科二甲第七十六名进士。杨演时;乾隆十年乙丑科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获点翰林)。杨文振;乾隆十年

  • 文章大埔泰安石樓與藍少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大埔县 泰安石楼 蓝少垣 蓝氏族谱 白石佳肴

    粵東僑鄉大埔縣城潮寮鎮龍崗村的泰安樓,雄偉壯觀,風格獨特,由於周圍墻頭都是用石頭砌起來的,當地老百姓稱為「石樓」。泰安樓座東北向西南,屬磚石木結構,上下四堂,呈四方形的三層樓房,規模宏偉,設計精巧,布局合理,左側相連有一座書齋,右側相連有三座書齋,有門坪、水塘、花園等連成一體,占地面積共六六八四平方米,頗具客家民居建築特色,歷經二二〇年之久風雨侵襲,現仍堅固完好。它與該縣大東鎮聯豐村的圓樓花萼樓,一方一圓,互相媲美,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

  • 文章大埔勝景史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王紹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山川风景 《大埔县志》 山河胜景简介

    我近閱明清時期的《大埔縣誌》覺得古志對大埔的不少勝景傳奇描寫得非常恰切、生動,如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知縣吳思立草創之《大埔縣誌》對山環水繞的縣城茶陽這樣寫道:「邑省閩越之交,東南接河漳二郡,限以迭嶂層崗,綿亙數百里,至治所境內,披山帶河,控扼潮之上流。東有風波巨嶂,排出雲端;西有陽石群峰,插入天表。閻羅赦文固其北,西岩九峻障其南。其水則派出汀杭,瀠繞縣治而西,合梅溪之流,吞三會一,雄肆汪洋,南注於海,誠惠潮之喉,嶺東之門戶也。舊縣治背依茶嶺,面楫...

  • 文章大埔陳氏源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陳訪交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陈氏家族 源流考证 家族派系 开创义门

    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把南越族与汉民族融为一体,开发了南方,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所以,陈朝的建立,是陈氏族群史上光辉的一页。2旺公开创义门七十世旺公,由庐山圣治峰前迁居西江州德安县大平乡常乐里艾草坪义门开基,为义门始祖,德安县知事,宋仁宗天圣二年追封晋国公。宋太祖三年,重新旌表,倍其义制,筑高台二丈余,御笔亲书「义门陈氏」。义门陈氏从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八三二年)开始聚居至宋仁宗嘉祐七年,经三朝,十代同房,发展至三、九00余丁。因义门陈氏过于集中

  • 文章大埔代表赴美經貿洽談成果豐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经贸洽谈 美国 大埔县 西岩茶业集团 供销合作

    广东经济技艺贸易洽谈会于九八年十一初在美国洛杉机举行,大埔县刘振桓县长,廖志新局长,西岩茶叶集团董事长魏顶国,大通电子原件厂厂长张玉良参加此次经贸洽谈会。我县贸易产品主要以“西竺牌”西岩茶系列产品和电子蜂鸣片,特别是西岩茶深受欢迎,客商争先抢购样品。据美国茶叶经销商介绍,近年来,茶叶在美国销售量猛进,以绿茶、鸟龙茶销量为最大。美国肥胖的人比较多,茶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咖啡碱及硒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深受美国人喜欢,茶叶在美国市场发展潜力很大。美国

  • 文章大埔李氏淵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埔县 李氏家族 历史渊源 史书记载 史料考证

    根據北宋中葉編修的「新唐書·宗室世系」云:李氏出自贏姓。最高祖先是贏少典公、生大業生女華、又生阜陶,爲堯大理〈同法官〉、生益、益生恩成、歷虞、夏、商世爲大理、當時朝綱以官職,官任爲族,由此改爲理氏,居於東北,豫東。至紂時,理徵,字德靈,爲翼隸中吳伯、見紂王腐敗,昏於酒色,不精心朝政事,直諫奏紂王,得罪,而賜其死。理徵太婆,陳國,〈今河南淮陰〉契和氏攜子利貞遠離京城,逃難於伊侯之圩,郊外曠野中,食木子果,而未在曠野餓死。從此理徵太婆囑利貞公爲紀念木子果之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