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城墙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朔門發現古城遺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蔡鋼鐵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温州 古城墙 考古发现

    日前,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完成对温州市区朔门古城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护得重要发现。该遗址是去年八月下旬城建部门在市区解放北路北端路口施工时发现的。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接讯后即赴现场勘察,认为这是一处古城门遗址,随即组织考古人员进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历时五十天,于日前结束。此次发掘对古城主体位置进行全面揭露,发掘面积二〇〇平方米,发掘出城门两侧遗存墙体及基础,并发现保存完好的道路。经研究考证,此城门建于晚唐五代时期,属温州古城的北城门,是温州市

  • 文章松江城內城外面面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3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79-04-01
    关键字: 松江城墙 日军据点 古城布局

    家鄕松江城墙,全长廿余华里,环圆型建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城门一座,作为城内外通道,各城门也自成单元,均有吊桥架于护城河之上,河道可以通航船只,为城厢主要内河交通。城墙深厚坚固,虽然比不上北京紫金城的森严,也比不上南京石头城的壮阔,但是较之附近上、奉、南、川、金、靑、太等的邻县,有的无城,有的像土坵,有的祗有一小段,那松江城具有格局,要像样得多了。城墙建造于何年何月,此间限于资料,无从查考,但从其外貌看来,城砖古老,大部塌毁,杂草丛生,至少已有

  • 文章福州城門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城墙 城门 马路 福州城

    福州城有七个城门,除东、南、西、北门外,尙有东北门间的井楼门和汤门。东南门间的水部门。民国以后,拆城墙筑马路,连城门亦一倂废去,仅北门有一部份城墙可资凭吊。(荣)

  • 文章南寜古城墙探寻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4期  作者:彭玉梅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南宁古城墙 童年回忆 遗址探寻

    马面2个,青砖砌筑,墙厚上宽约0.4、下宽约1.0米不等,残高约4米。)在共和路一六八号共和基督教堂里,笔者见到了八十四岁的梁保罗牧师。提及到古邕州城墙,两鬓斑斑的梁牧师缓缓地说:「我们教堂后还保留着一段城墙,你是否要去看看?」我听他此言简直不敢置信,随即跟随他走下弯弯曲曲的楼道,来到光线昏暗的地下小礼拜堂,再由小礼拜堂的后门来到了基督教堂的围墙旁。此时,一段长约十五米,高约四.五米的墙体蓦然出现在眼前。斑驳的墙体沿着与地面成约八十度的坡度修筑上去,一层层

  • 文章同安古城墙史话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陳金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同安县志》 同安古城墙 同安县城 袁世凯

    同安于五代建县(九三三年),至南宋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年)才由知县王轼开始筑造城墙。当时为劣土墙,至元代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年)达鲁花赤(县令)马哈谋沙「用石内外砌之」是为石垣之始。明清时代多次修葺增筑,至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奉省令拆墙筑马路,只残存东门至南门一段元代石垣长四百五十米,宽四米,五米,以条石砌成,规格不一,多数为17×24石条,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年之久,现已划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据《同安县志》卷六记载,同安城墙始筑于宋绍兴十五年知县王轼任内

  • 文章豐縣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豐縣人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丰县城 洪水迁县 历任知县 新建丰县 修葺城墙门楼

    明世宗嘉靖五年(公元一五二六年)黄河决口,丰县城陷入水中,知县高禄迁县治于华山。嘉靖三十一年(公元一五五二年),知县徐蓂,徐华山将县治迁回旧丰城,重新修筑土城,城墙周长一千九百八十四步,墙高二丈余,这就是洪水后在旧址上新建的丰县城,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丰县老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一五五五年),知县戴辅,重修四城门楼,四门的名字是:东门名启元,南门名大亨,西门名美利,北门名肃贞,并筑护城堤。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年),知县费思箴,将城墙及城门楼包以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