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史研究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書剳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舂陵 地方史研究 县志考证 地方教会起源

    有關我們棗陽的文獻不多,讀書偶爾見到一點點材料,直接或間接跟我們棗陽有關,覺得異常珍貴,每喜不自勝,隨手筆記,已得七條,整理出來,向各位鄕長請敎。一、縣志小考我們棗陽的縣志,自淸康熙以降,平均每隔大約四十多年修一次,最早的一種是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初修的,已有三百一十四年的歷史了,十八世紀中葉又修一種,十九世紀續修四種,二十世紀再修兩種,其中最新的一種是三十年代初修的,也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最早的棗陽縣志是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刻版)劉嗣煦修的棗陽縣志,梁...

  • 文章棗陽設治在隋前歷代變革史之再硏究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期  作者:聞國楨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区划沿革史 枣阳县 地方史研究 行政区划

    制服楚北相邻之随国(今之随县),汉东诸小国,因惧楚均与之修好,从此汉东地区,为楚之势力范围。但楚先受制于齐,后又受制于晋,欲北上中原,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楚庄王起,于周定王十年(西元前五九七年),出师北上伐郑,而晋派兵救之,楚军在邲(今河南郑县附近),大获全胜,而为五霸盟主,始达成称霸中原的愿望。而汉东诸小国,从此为楚之附庸,听命于楚[2]。到周敬王十一年(西元前五〇九年),楚昭王因得「湛卢」之剑,诸侯毕贺,唐成公与蔡昭侯,亦至楚朝贺,楚令尹囊瓦(即子常),向

  • 文章湘粤邊區五嶺考證紀要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鍾克超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湘粤边区 地理志考证 地方史研究 县志考证

    本篇爲民國二十一年春,先叔伯毅公(民初國會議員、湖南財政廳長、中央禁煙委員)應聘爲藍山縣志總編輯所考證。適 先總統 蔣公順天應人,由杭州囘南京,重主國政,電召先叔赴京;先叔束裝應命,臨行以克超忝參縣志採訪、紀錄,乃命星夜整編資料,專送縣志局,彙印山川篇,茲特表而出之。按藍山縣志局,於民國十九年初組成,旋邀有關人員四十餘人集會商討推展工作,至臨時動議時,有人提出,志局大門應撰掛楹聯,以壯觀瞻!請推擧聯語起草人;歷時十分鐘,在場人士尙在推讓,時已風輕近午,李編...

  • 文章遜淸安化糧案始末追紀——田賦征收户首制之由來——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黃賓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安化县 安化粮案 地方史研究 地方经济史考

    不独粮甲输之食宿,仰之粮户,而且苛扰备至,住必正房,餐必酒肉美味,鸡之已产卵者不食,茶非上品不飮;稍拂其意,摔桌碎盌,甚且打骂,调戏妇女尤属司空见惯,民皆苦之,大都敢怒而不敢言。顾大尧江口一带(后属归化鎭大福鄕),向为黄姓聚居之地,有黄国旭[1]性豪放、能文章、不畏权势;敢作敢为,鄕人之受屈者,常多为之直焉。其于粮甲输之所作为,既耳闻而目击,乃具呈于县,请求约束,不期昏庸无知之清吏,反以访闻案[2]查办之。一夕,国旭公飮于族弟国栋字铁斋者之家[3],具以事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