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后裔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则诚后裔的发现与研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俞海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瑞安 高则诚 后裔 高氏宗谱

    肯定。但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如:一、高可逊[1]是高氏后裔中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但他是不是高则诚的嫡孙,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上曹高氏宗谱》中的”诏书“是否出于建文皇帝之手,也有待于考证。二、林的《寿序》中提到的”兵燹“,究竟是指明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2],还是指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作乱[3],高则诚后裔迁离柏树村,究竟是为了躲避”靖难之役“的牵连,还是为了逃离沿海倭寇的骚扰,还需作进一步研究。三、林的《寿序》中所指出的”高则诚嫡孙

  • 文章三槐堂西沙支王氏修宗譜 請宗親共襄盛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77期  出版时间:2009-07-20
    关键字: 三槐堂 西沙支 王南坤 宗谱 后裔

    本刊讯】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故乡「三槐堂西沙支王氏历史文化修续会」王南坤乡长告知,青桥头支宗谱已于前年定稿。王乡长来函,希望本刊能登载王氏宗谱正在修订的讯息,期在台宗亲能与其联络,告知其家族资料,除了先祖及本人和配偶外,并请提供后代子孙的名字、生日、生肖,配妻姓名、何地人氏等,使宗谱更形完备。本刊秉于交流目标,特予刊载,期能发挥桥梁功能。据王乡长说,在台湾的无锡籍王氏乡亲,基本上都是西沙支的后裔,希望借由乡讯传达给王氏宗亲们,故乡正在编制王氏宗谱

  • 文章嘉澤趙氏新修家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赵氏 宗谱 修谱 后裔 族人

    从《毗陵观庄赵氏宗谱》等资料中考证得知,观庄村赵氏族人是宋太祖赵匡胤长子魏王赵德昭的后裔第十六世赵叔珍,他在五二五年前迁到观庄村,生有七个儿子,从此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演进,赵德昭后裔分别迁徙分布到武进横林、村前、嘉泽及金坛等地。旧家谱修编至今有五十多年未续修,此次重修家谱,采取新老结合的办法,实行男女平等,凡属观庄村本族赵氏子孙,不论男女同等修入家谱,记载入册。据悉,目前这支赵德昭后人有二五〇〇多人。

  • 文章嘉善孙武后裔的发源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8期  作者:王保漢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孙武 孙子兵法 堰兜 地志 家谱 孙武后裔

    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兵圣,他的「孙子兵法」,被全球誉为「兵经」、「武经」,他与嘉善县原里泽鄕燕兜里的渊源关系,近十多年来,曾先后见之于《人民日报》、《新民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新华日报》、《中华老年报》、《文汇报》等报刊,并载于台北市《浙江月刊》。燕兜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鄕村,骤然引人关注起来。据明朝太子太保、礼部尙书、东阁大学士钱士升撰写的《姚江孙氏世谱纪略》论证记载,孙武祖先起源于舜和春秋陈国后裔,其子明,以武功食采于富春(今浙江富阳

  • 文章韩信的后裔问题及相关考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韩信 后裔问题 历史考证 《赵氏孤儿》

    韩信后裔有韦、何、韩三姓之说「人多出韩信」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成语,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这证实在人们心目中,韩信和诸葛亮一样,被视为了不起的智囊人物和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在秦末汉初,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中,「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扫秦、定魏、掠赵、降燕、破齐、灭项兴刘、统一中国、安定汉室,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公元前一九六年(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以谋反罪,斩于京师长乐钟室,夷三族。世人以为韩信无后,可在韩信死后两千多年的今天,其后裔

  • 文章华孝子不是吴太伯的后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4期  作者:華伯章  出版时间:1979-04-20
    关键字: 杨保和 吴转华 华氏 张其昀 后裔

    读上期鄕讯载有杨保和鄕长的「从吴华二姓之由来说明」一文,至深钦佩。杨鄕长对吾邑地方历史文献,夙有硏究,他写该文系因读了张其昀先生的「谱系学的新开展」一文,对其所述无锡吴华二姓的想法由来,表示难与苟同,而与讨论辩解的说明。写得切实扼要,不支不蔓,句句都是有根据的不刊之论。张先生说:「无锡的华氏,为江南大族,是吴太伯的后裔,」又说:「他们为何不姓吴而姓华?由吴转华,吴华二姓,可见吴华二字,本来是同音的,」云云。这种说法,不但我无锡华氏后裔,即无锡一般同鄕听了

  • 文章許氏祖系及遷散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頓嵩元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许氏溯源 《说文解字叙》 许国故城址 许氏后裔 迁散他乡

    一、许氏溯源许愼《说文解字叙》曰: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缙云相黄,共承高辛,大岳佐夏,吕叔作藩,俾侯于许,世祚遗灵,自彼徂召,宅此汝滨。意思是我这个许家的曾孙小子,祖先是炎帝神农。后裔缙云辅助黄帝,共工与高辛互为诸侯,大岳佐辅夏禹,吕叔作武王的藩屛,被封为许侯,世禄沿袭相承。许国被楚所灭,许国之民为纪念祖先,便以国为氏,迁散他鄕。我祖自许迁往召陵,居住汝水之滨。「曾曾」就是曾孙。对祖先不管如何远,都曰曾孙。曾曾是加重语气,说明许愼对祖先来说是较远的子孙。许

  • 文章我对百越及其后裔侗族的认识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9期  作者:韋福成  出版时间:1994-01-20
    关键字: 百越 百越文化 后裔 侗族 学术文章

    一、百越的由来(一)百越的名称:百越是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民族旳名称,其后裔则是我中华民族大家庭组织的成员之一,尤其是在我国东南及南部大半壁山河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文史资料记载,远在原始社会晚期、唐尧、虞舜、夏禹的传说时代,百越民族的先民及其少数族人已被认为是蛮苗民族系统,自岭而南的蛮苗之国,就是百越民族所居住的地方,所谓的蛮夷、山苗和百越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包括:越族、或其中的部份先民。大约是在商代早期,越族已从蛮苗中分离出来,被称为

  • 文章平陸仝卜年政績在台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執中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仝卜年 出身生平 台湾政务 政绩卓著 女真族后裔

    的医药、卫生知识带回大陆,互相取长补短。仝卜年在台湾身居要职,但廉洁自奉,不以权谋私。仝卜年客居台湾,十分思念家鄕,据说他因公务繁忙,未回过平陆老家,其间曾派妻子回来一次。为了振兴家鄕教育,他还捐款为辛店村建了一座学校,至今还在。卜年夫人先他而逝,他六十七岁死在台湾任上。夫妇遗体归葬平陆县祖莹。王雪樵先生数次到安邑、平陆访查,证实两县仝氏同源。仝氏系女真族后裔安邑县(今属山西运城市)仝姓人家,集居在县东房子村、三家庄两村。仝姓的名人,见诸史传的有明代术士仝寅

  • 文章舜帝的后裔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舜帝后裔 世界至孝笃亲舜裔总会 十姓氏

    憶兒時讀《史記·項羽本紀》太史公以舜目系重瞳子,楚霸王也是重瞳子,寫道:「項羽豈其(舜)苗裔耶?」對司馬遷提出的這個問題,二千多年來,未有中、外歷史學家、自然科學家提出硏究報吿。而台北虞氏宗親會理事長虞瑞海先生明確吿訴我,遍布全球的陳、胡、袁、姚、王、虞、田、孫、車、陸十姓男女老少,都是帝舜的後代。瑞海先生是在台灣的浙江寧波人,已多次返大陸故鄕,有緣識荆。他是一位硏究歷史學、軍事學的專家,而本人對此亦有興趣,更因我倆早年都拿過槍,經歷過戰鬥,都珍視台峽鯨...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