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贤传记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訓與鴉片戰爭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6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温训 名贤传记 鸦片战争

    五華地處韓江梅江之上源,雖荒僻山陬,而奇人輩出,溫訓係遜淸乾嘉間縣中文人之佼佼者。訓別字伊初,其鄕有登雲山,因自號「登雲山人」,又其詩作,一首夕陽詩最出色,故人稱其爲「溫夕陽」。詩云:「萬峯靑未了,天半入斜陽,閃鍊金銀氣,玲瓏水草光;山河行渺渺,今古去茫茫,無限升沉感,登高眺八荒。」出生於乾隆五十二年,弱冠補弟子員。嘉慶十七年,省親汀州,順謁伊秉綬太守,伊許爲大器,薦於曾賓谷方伯,不遇返粤。廿三年,赴廣州入粤秀書院,肄業三年,學業成績優異,前後院長許乃濟...

  • 文章劉滌魯先生七秩晉一杖國壽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4-02-10
    关键字: 刘涤鲁 名贤传记 服务乡友

    越南鄕賢劉滌魯先生,負一方物望,當民國六十二年元月卅一日杖國晋一之年,吾埔旅越同僑陳衡卿 管俊三 簫歲華 郭越羣 丘桃 劉芳 張健生 張照明 陳一鳴 李俊爵 黃秋波 蔡讓軒 吳士澄 孫海棠 廖乙助 李偉忠 陳振倫 張定中 楊曾毅 丘建南先生等作序以賀。本會陳常務理事以令,以此序可供越南埔僑鄕情聯繫,故提刊於此。茶陽位於韓江上游,地處閩粤之要衝,山川壯麗,人文薈萃,代出賢良,擧凡國內參與軍政,或出洋從事工商業者,其於國家建設自强,及僑居地之經濟繁榮,貢獻至大,事蹟彰彰可考,...

  • 文章遷外子弟劉平的家世與經歷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7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刘平 家世考证 名贤传记

    居於黃河南岸中原地區的漢族中產家族,從晉朝五胡亂華以來,不甘被北方異族統治,相率挈家南遷,沿淮河漢水安徽湖北而入江西,湧至贛南而阻於五嶺及九連山,便在贛南各縣定居,漸次東移,經亂羅山石壁隘入福建之寧化長汀,散居閩西南之永定上杭武平各縣,爾後又逐漸南移入廣東,在韓江中上游之蕉嶺大埔平遠梅縣豐順興寧五華七縣落居,被先至住民稱為「客家人」。此七縣地區,在廣東整個地域而言,係屬地瘠人稠地區,居民終歲勤勞,難得一飽,鄕間父老常掛口頭的一句話,便是「日求三餐,夜求一...

  • 文章永懷印尼歸僑三鄕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印尼归侨 乡贤 名贤传记 追思怀念

    ㈠印尼歸國同鄕助成大埔同鄕會的創立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吾埔同鄕播遷來台的,爲數不少。局勢安定之後,有人倡議組織旅台大埔同鄕會,以敦睦鄕誼。當時旅台同鄕以監察委員鄒魯、前任廣東省主席羅卓英、秘書長丘譽、前任湖南省府秘書長劉旭輝、憲兵司令劉煒、國大代表賴少魂以及郭壽華、藍萼洲、劉竹岩、黃茶民等人,德望較高,雖都樂任發起人,但因缺少負起調查、登記、聯絡等實際工作的人,致籌組同鄕會的事,遲遲未能實現。民國四十七年冬月,吾埔旅居印尼同鄕因蘇加諾總統親共,關閉全國各地...

  • 文章革命大業傳承與蔣公蓋世功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蒋介石 往事夙文 名贤传记 时论社评

    倡導革命手造民國之國父孫中山先生,自袁世凱斃命後,眼見軍閥禍國,毀法亂紀,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南下護法,又制扼於桂系軍閥,飭陳炯明訓練粤軍,驅逐桂系軍閥後,而不聽命之將領,又挾部份粤軍犯上作亂,使國父痛心至極,深感革命單靠黨員的奮鬥固難成事,而軍隊非有深明大義思想正確之忠貞幹部為骨幹,亦難於倚靠,故在民國十二年,重返廣州復任大元帥後,便決定創辦黃埔軍官學校,軍校校長一職非常重要,黨內高級幹部多建議國父自兼,而國父力排衆議,將校長一職給了蔣公,蓋其時國...

  • 文章第六任蔣總統經國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6期  作者:樸庵 出版时间:1978-06-06
    关键字: 蒋经国 名贤传记 执政功德

    原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先生,經中國國民黨第十一届二中全會之提名,復經國民大會第六次會議,以高票當選爲中華民國第六圧總統,復由蔣先生提名謝主席東閔先生爲副總統候選人,亦經國民大會第六次會議,選擧爲中華民國第六圧副總統,兩位當選人,依照憲法規定,復於本年五月二十日宣誓就職。新圧總統蔣經國先生,有無比堅强的毅力,有無比堅定的信心,愈經考驗,愈見剛强,愈受衝擊,愈加淬厲,自民國六十一年六月受任行政院長以來,其犠牲奉獻的赤忱,報國抒忠的志節,在其德範,功業,及言論中...

  • 文章廉能之士集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廉能官员 名贤传记 公孙休 王明

    一、孫休拒魚拔葵公孫休是魯國的博士,出身世家,曾作過魯國的宰相,在他執政時期,奉法循理,一切政務皆以法理爲依據,自己不玩什麼花樣,他認爲人人守法守分,百官自正,萬民自安。他於執政之後,嚴令服官職食俸祿的人,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命居高位者,不可再兼下職,賺大錢的就不應該再賺小錢,以讓其國人有更多服公職及謀生的機會。這雖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卻是政治清明爭取百姓向心力的基礎,他爲了表示決不與下民爭利,竟將他家裏能織好布的婦女驅逐,並把織布機焚燬,他這樣做,是怕一...

  • 文章藝文輯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征鴻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人物思想 历史故事 名贤传记

    吳漢差强人意東漢,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性強毅,每從征伐,帝未安息,漢恆側木而立。諸將嘗見陣戰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理營伍,激勵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爲何?還言:正修戰攻之具。帝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約一敵國矣。」(言其威重之貌,威重若敵國也。)李賀苦吟唐,李賀字長吉,耽於苦吟,每晨出,騎弱馬,一小奚奴背錦囊相隨,每得句,卽錄之投囊中,暮歸,母探囊見屬草,必怒曰:「是兒嘔出心乃已。」一日晝見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曰:「上帝白玉樓成...

  • 文章首任台北知府——林達泉事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期  作者:陳彰 出版时间:1967-12-10
    关键字: 林达泉 台北知府 名贤传记 功绩事迹

    淸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日人派兵偸襲台灣瑯(恒春),侵擾牡丹社,淸廷據報,欽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蒞台嚴諭日人退兵。次年即光緒元年,事平之後,沈葆楨爲善後之計,奏請福建巡撫移駐台灣,不准。改依巡撫分駐例,定福建巡撫每年夏秋二期駐在省會,冬春二期駐台灣,以利政務。同年六月,沈葆楨以台灣孤懸外海,藩蔽東南七省,且台北口岸四通,荒壤日闢,外防内治,政令難周;况淡水實扼全台之要,自互市以來,墾闢事務繁劇,原淡水同知官微秩輕,不足以資鎭轄,乃奏請因地制...

  • 文章祝羅遠山先生九秩嵩慶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黃道宜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罗博平 名贤传记 人物功绩 祝寿诞辰

    與羅遠山先生論交四十多年,傾蓋而談,疾病相扶,眞正是忘年之交。羅先生忠厚誠懇,對國家,社會及客屬同鄕均極熱心,令人敬佩。當此羅先生九秩嵩壽,謹以十二萬分熱誠,祝賀其萬壽無疆。羅博平先生字遠山,世居廣東省大埔縣湖寮鄕龍岡村。生而聰穎,過自不忘,幼讀育智小學堂,長入湖山官學校,均名列前茅。極得當時校長羅慈威(卓英)先生器重。民國十年遠赴厦門,就讀集美高師敎育系,五年讀畢敎育學程。適値北伐軍興,國民革命之大時代來臨,遂投筆從戎,參加革命陣營,歷任黨政軍職務。工...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