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研究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澄本清源、還我「党」姓兼論党、黨姓氏考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党林芳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姓氏考究 党姓考究 史料研究

    近百年來,由清代之千餘姓,發展到時下之數千姓,繁衍之速之快,可見一斑矣。據鄧獻鯨中國姓氏積,得單姓三、六八四姓;複姓二、〇三二姓;三字姓一四六姓,計共五、八六二姓。短短數十年,姓氏繁衍竟高達四五倍之多,時人陳仁德考據謂:「吾國姓氏高達九、一七七姓」。單就臺灣區而論,以一九七八年六月三十日止爲準,其時總人口數爲一六、九五一、九四〇,共得一六九四姓,其中單姓一六一一姓,複姓佔七五姓,三四字姓各佔四姓。數十年以來,中國人由原來之四億五千萬,急劇繁衍到而今之十一...

  • 文章古「謝」名邑——唐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唐河 谢氏宗亲会 史料研究

    偉哉中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幅員廣大。五千年來,興衰遞嬗,道統傳承,脈絡相貫。古代之時,封地得以建邦;諸侯可以立國。以致彊域變遷,地理沿革,古城故都,綜錯複雜。於焉產生許多新名、舊號、代字、簡稱。有者一地多名,抑或數地同名,所在各有。諸如:陝西省簡稱秦、山西省簡稱晉。河北者稱直,但其與山東、河南、三省連稱時,亦可稱謂冀、魯、豫。開封之別名有:汴京、汴梁或大梁。廣州代字為穗、亦可稱之謂羊城或五羊城。各地代名繁多,眾皆知之,勿須枚舉。惟河南省唐河縣稱之曰「...

  • 文章先民開台的艱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2期  作者:陈捷先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先民开台历史 族谱史料研究 古契约字据史料研究

    台灣地區,雖然自上古時期大陸文化卽已傳來,而且後來絡繹不絕;但是漢民族大量來台開墾,却是在明末清初才開始,尤其是清朝的康、雍、乾三代,更是台灣開闢事業一日千里的關鍵時刻。由於當時台灣很多地方仍是荒山窮谷,而先後湧至的閩、粤沿海人民,又多爲謀生而來,財力極簿,想要成就墾拓工作,實在困難重重,絕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加上他們與先住民之間爭地爭利,又引起不少殺戮事件,使入墾的先民時刻生活在危難恐怖之中。所以先民開台的辛酸苦澁,實在不是我們目前所能想像。以往學者也...

  • 文章泰順建縣年月考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牧野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泰顺县 建县时间 史料研究 县志

    泰順縣明景泰前未有其名,也未建縣,爲何縣名之爲泰順?又到底確切建縣時間爲何年?歷來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是需認眞考實,固爲歷史不容有半點虛妄,且當前各地盛行修志,必須溯本尋源,考訂出確鑿的年月來。後一個問題的解決,就會連帶把前一個問題解決了。現需根據史藉來考證。泰順建縣年月史志文獻記載不一,大體上存有三說:景泰中,景泰二年,景泰三年。到底何說準確?證稽諸文獻,考證辨析,去僞存眞,求得合理合情的正確結論。先舉三說的由來及其文獻依據:一、景泰中說:《明史》一七...

  • 文章「甌」族人遍佈四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6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瓯族 史料研究 海洋文明

    說起甌族,一般人會想聯想起秦漢時期侷促浙南一隅的東甌。其實甌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曾是一個足跡遍天下,堪稱中國古代海洋文明傑出代表的大族。先文字記載中查一查三代時期甌的分布。古人記甌,「區」、「歐」、「漚」、「甌」等同音字通用。在《山海經》和《論衡》裡都還用「倭」來記甌。在殷墟卜辭中便已有了「區」的記載。如:「貞,王其狩區」,這個區分明是地名,且離商朝王都不會太遠,可能今在河南南部。在《逸周書·伊尹朝獻》、《王會解》,孔晁註,《路史·國名紀丙》,以及青銅器銘...

  • 文章孟津縣沿革(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杜新吾 出版时间:1975-03-25
    关键字: 孟津县 历史沿革 史料研究

    士李義遠、太府少卿賀纂、武衞將軍薛慶安、河內太守李遐、尙書左外兵郞中陸士宗、符璽郞中陸士述、率南將軍陸希悅、太常卿范紹、左將軍幽州刺史王誦、武衞將軍李神軌、龍驤將軍崔士泰、袁州刺史崔勵、中散大夫高長雲、吏部尙書袁延儁、度支尙書袁飜、著作佐郞袁諧、紫金光祿大夫馮穆、平北將軍崔暹、散騎常侍王忻、正平太守王誕、紫金光祿大■蕭彥、瀛州刺史王溫、尙書郞李翼、鄭季明、安南將軍楊暐。費穆後至洛陽,元顥引入,責以河陰之事而殺之。魏書元鷙傳:武泰元年,爾朱榮至河陰殺戮朝士...

  • 文章南北叢林冠寺塔象徵古都安陽的文峰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2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峰塔 建筑历史 史料研究

    當進入安陽市區,遠遠可以看到一座雄重壯觀高擎聳立的古塔。這就是人們視爲安陽象徵的文峰塔。塔位于老城西北隅大寺前街,天寧寺舊址。所以又叫天寧寺塔,安陽人簡稱「大寺」。文峰塔建築于後周廣順二年(公元九五二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元、明、清三代對此塔都重修過。清朝乾隆年間(一七六三年),當時任彰德府知府的黃邦寧主持重修天寧寺和塔,認爲塔的東南方的孔廟與塔遙相呼應,這兩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因此,并在門額上題字曰:「文峰聳秀」四個大字,於是又得名「文峰塔」...

  • 文章河南西平于世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西平于家 史料研究 往事追忆

    西平于家,歷任仕宦,在歷史上講,應稱世家。老先生初任陝西縣令,政聲遠播,後倦勤還鄉精歧黃,因爲醫道之高明,一般人稱于神仙,但不知老先生之名號,不爲良相便爲良醫,正是于家之寫照。昆仲兩位幼承庭訓,對中醫硏究亦無遜色,長兄榮洲,曾任省訓團總務處長,敦厚老誠,爲省訓團學生之健康,曾向衛生處爭取醫藥,當時筆者正在衛生處工作,過從甚密,其弟鎭洲,幼而聰慧,發跡早,年未弱冠,就讀河南大學法學院,在校是高材生,儀表非凡,少年英俊,抗戰後已任職省糧政局主任秘書,他是各部...

  • 文章古今水利歷史掌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水利典故 史料研究 大禹治水 刘鹗年谱

    八十五年學年度轉學生入學考試放榜,我家么兒從禹僥倖考入逢甲大學水利系二年級,註册入學後,主講水利工程教授陳昶憲先生,指定從禹和另外兩名同學一組,負責撰寫「水文學與氣象」的專題報告,教授爲體諒轉學插班生是剛剛入學新生,規定撰寫範圍可以收集論文,報告、報紙、雜誌、學術刊物展示資料等,作爲撰寫時輔助之題材,么兒放學回家對我說:「爸爸,咱家鄉是河南省,黃河水利工程在歷史上亦很有名氣,爸爸能否有關水利工程的歷史掌故,搜集一些來,納入在報告之内以增添其内容和光彩」。...

  • 文章浙江與台灣陳氏的歷史探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2期  作者:楊慶偉 出版时间:2004-02-10
    关键字: 陈氏族谱 史料研究 考古研究 历史渊源

    前一陣子遺傳學家韋爾斯教授(Prof. Wells)以染色體的突變指標(Mutation Index)來推斷大部分台灣陳氏的祖先來自東非,引起了不少的震撼。有少部分人甚至不承認祖先來自中國,只說台灣陳氏是開漳聖王陳元光之後,不夠詳細也不能令人信服。筆者願以手藏古譜及近來發掘的資料來釐清陳氏的源頭,尤其浙江文化對中國的貢獻。中國陳氏族譜的發源地都指向帝舜,他是史前時代,被顧詰剛先生貶爲神話人物中的聖王之一。但是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才完成,夏禹的年代用天文及二里頭碳十四放射線資料被中...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