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城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緬懷故郷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潘又新  出版时间:1977-05-15
    关键字: 南汇 县城 名胜 学校

    一提示,使增印象,是所愿也。南汇县城的景物,约可分下列八点,分段描敍,较有系统:一、县城形态:1筑城来由:元时代,浦东一带地方不靖,匪出没扰民,倭寇不时侵袭,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由于军事绥靖保衞京畿需要,因而筑城,与金山等同属「衞」,设正七品世职指挥使管辖,归五年一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统辖,于是地方始得安宁,嘉靖年间曾予重修。2筑城方式:县城高约二丈,(南门外城墙上离地丈许处嵌有碑石一方,因幼时矮小抬头看不确切,仅懂得是记述淸康熙年间曾加二次重修)城作方形

  • 文章温州古史考二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3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汉代 永宁县城故城 唐代 坊名 考古

    楠溪、西溪两乡复置永宁县时,县治移至江北旧址,故有新城之名。」这段话同样难以解释:郡城建于瓯江南岸,怎么却使得北岸的永宁县城的「故城渐废」呢?德哲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合理的必将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必是合理的!」为什么上述两说都难以令人信服,问题就在于违反真实的历史。请看现存温州最早的明宏治十六年(一五〇三年)编撰的「温州府志」是怎么写的:永嘉县治在东南隅道爱坊,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卷二)(嘉靖「温州府志」卷二作:「永嘉县治在东南隅,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

  • 文章利津談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郭樹芬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利津县 县城概况 历史沿革 杰出乡贤

    礼敎仍有其相当执着的社会羣众心态等等,都与其他各县大致相同,但在另些方面也有其不同;笔者在此不谈其「相同」,只谈其「不同」。(壹)、黄河对利津的甘苦先谈其甘:㈠新生地的形成:由于黄河挟泥带沙的冲击沈淀,才使得海水逐渐后退,日积月累,形成了大片新生地,也就是本文后面所说的「利津洼」。可惜始终未能善加利用,任令荒废着。㈡水路运输的利便:由济南市到利津县城,有水陆两条运输线;陆路是一条土道、勉强可通汽车。水路就是黄河;由泺口到利津县城,约三百六十多里,帆船放下

  • 文章雙城設治暨其人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冠吾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双城 县城设治 人文鼎盛

    吾双设治,约在前淸咸丰道光年间,据吉林通志记载,奏案极多,以系仿古屯田制,计划规模详尽,井然有序,全国县治中,无一可与并驾齐驱者。其设治筹备之初,有两公所,一为东官所,一为西官所,俗称东单城子,西单城子,双城之命名相传即由此也,县城位于全县中央地区,成完整正方形,辟有南北,东西两大街,中心区为十字街,各宽均六十尺以上,县城内分为四隅,曰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各隅亦设有二道街及宽长巷道若干,街道笔直,设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城门之宏壮,亦为全国县城

  • 文章物華天寶話豐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6期  作者:周應祜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丰城市 自然资源 物华天宝 县城介绍

    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东达临川,南靠崇仁、乐安,西接樟树、高安,北临新建、南昌等市、县。丰城是个古老的县城,自东汉建安⒖年(公元二一〇年)建制以来,已有一七〇〇多年的历史。相传西晋永平年间,丰城境内紫气上冲斗牛星座,县令雷焕挖狱基得一匣,内盛「龙泉」、「太阿」两剑,从此又名剑邑。唐代诗人王勃在「膝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寳,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赞语。因而丰城是「物华天寳」的故乡。丰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上有「黄金」(稻谷),地下

  • 文章沭阳县城之兴筑、修建及其拆除小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沭阳县城 修筑拆除历史 兴修记载

    據民國和清康熙「沭陽縣志」記載:沭城舊無城。自明正德七年(一五二一年),爲防兵患,知縣易瓚開始築土城。周長八百九十四丈四尺,約六里,高二丈二尺,城基深一丈九尺。嘉靖年間,洪水冲決東城幷淹沒東門吊橋。隆慶五年(一五七一年),洪水復決,東城及南門一帶有一半被水淹沒。萬曆二年(一五七四年),洪水再次泛濫,城西角潰決。二十年(一五九二年),知縣徐可達提議修築磚城,事先命省察官唐胤等實地丈量,得四周長八百五十五丈,五里八,高二丈,每長一丈,用磚三千六百塊,灰十擔。...

  • 文章重建仙基橋記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4期  作者:謝世濯 出版时间:1977-12-01
    关键字: 大埔县城 仙基桥历史 重建仙基桥 始末记略

    大埔县城,四面环山,韩江与西门河(亦称漳溪河)萦带市东西。凡至埔城赴市者,北面之石上,坪沙等区居民,可循花窗下,洋宛冈;而入市内神泉街;西北区之漳溪与百侯、湖寮等处居民,可循发源于平和象湖山之西门河两岸,至洋桃坪、大坪头,转入市内之柳树街;或循山区捷径至东门,至何家祠侧转入市区。循上述三路赴市者,均无危险。唯一入市危险地区,则只有仙基坪一处。由仙基桥入市之旅客,均为本县南部芎洲、大麻、三河等处之居民。循韩江两岸而上,至埔城巖疆狮子口时,必先渡西门河。其

  • 文章同安古城牆史話

    来源期刊:《同安》 第65期  作者:陳金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同安县志》 同安古城墙 同安县城 袁世凯

    十八年知县刘宽任内完成,周长计七百九十五丈,高一丈二尺,濠深、广各丈二,有五城门:东曰「朝天」,西曰「厚德」,南曰「铜鱼」,北曰「拱辰」,西北曰「庆丰」,基本上奠定了同安县城的规模。以现在的方位看,古城墙范围应由东门→南门→南门街→方成→水产大楼→十字岗→食杂公司→小西门→侨社→东门,东西长而南北狭,故十字岗旧称「西门」,三秀路旧称「西门内」,后炉街旧称「北门内」,朝元路旧称「小西门」,现在的西安路,大小横街都在西门外。现从水产大楼→十字岗冈→小西门→侨社

  • 文章陳開沚傳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陈开沚 裨农丝厂 缫丝工 万安寺 三台县城

    陈开沚,字宛溪,四川省三台县人,生于淸咸丰初年。性敏劬学,笃于孝友。弱冠入泮为里塾师,非其志也。尝读书僧寺,寺有桑,僧采其叶售之,宛溪询得其値。读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等句,更憬然有悟,惟实业一途,可以利己利人。遂就所赁田种桑,邻里非笑之,不顾。与弟四人协力,数年桑成,获利至丰。念贩桑不如亲殖蚕,蚕成,利益厚。更就其学验,撰为「蚕桑浅说」,「裨农撮要」二书,广事提倡,邻里风从。宣统二年,于距三台县城五十里之万安寺,创设裨农丝厂

  • 文章汀州城地名沿革考之一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先府后县 城门位置 县城扩大 地名来历 《话说南门》

    汀城,在过去既是长汀县的县治又是汀州府的府治,既是县城又是府城。据说在建置前这里叫光龙峒白石村,现在的卧龙山及其南麓东门、西门、自水东桥到西门口一带是莽莽的原始大森林,苍天巨树间一种叫「山都」的原始社会人类聚居著,现在的水东街则是一大片箭竹林、沼泽地。先建府城后建县城,府城最旱建于唐大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那时城墙比后来的规模小,但具体位置待考。据志书载:「西北负山,东濒河,南据山麓」,大概在横岗岭、乌石山、东门城墙、老古井之间。宋治平三年(公元一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