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原因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地理——看對鏡窩村之興盛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1992-12-31
    关键字: 对镜窝村 地理条件 李姓 兴盛原因

    位置對鏡窩村位在安流鎭福昌鄉,該鄉範圍,南自安流鎭對面藍塘村起,北至碣石徑寨;東由左拔洞寨,西至金坑村交界處,橫直各約二十華里,大小村寨有二十四個,人口約一萬五千餘人,百分之九十九爲李姓人家。(按福昌鄉民國卅二年與河東西鄉合併,改爲福河鄉。大陸變色後該鄉已改爲數個管理區。)地形對鏡窩村在福昌鄉中心地段,村北與村南均有新舊公路可以通行。溪流自周潭鄉河洞高地起,出黃塘,中田凹,至湖角裡、近江寨、荷樹江、碣石徑。水流一路由高而下,至坡下經過三個大灣始流入對鏡村...

  • 文章對貞觀之治的一點省思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8期  作者:樂和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乐和 省思贞观之治 反思台湾乱局原因

    整个内阁如今因为「上意不明」更乱了方寸,先是说加税,看到股市下跌便改口不加税,政策反复造次,令人莫衷一是。政府眞的不加税吗?那也未必,陈总统在接见老人、身心障碍团体代表时说,政府要努力把饼做大一点,让大家都有充分资源可使用。所谓「把饼做大一点」,如果情势需要的话,硬把它解释为扩大税基,增加政府财源,也未尝不可。反正只要缺钱,新政府终究还是可以找到理由加税的。「君明而臣直」是缔造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今天新政府无法兑现竞选承诺其失信于民者一,政策朝令夕改其

  • 文章我們對憲改應有的認知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江平成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宪法修改 修正原因 修宪方式 台湾时政

    国民大会是受全体国民的付托,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来监督政府的人事,行政、以及立法的政策,使人民和政府都能够发挥功能,彼此分工合作。对于人民的权利义务,也规定得相当详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进步的一种宪法。我们的宪法既然是那么完善,为什么还要修改呢?原因是时代在变,潮流在变,整个世界的环境都在变。大家都知道,目前,国际共产党政权,已经纷纷崩溃,大陆同胞更是急切想要唾弃共产政权。一方面,在海峡两岸交流日见频繁

  • 文章少子化的隱憂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12-06-01
    关键字: 少子化 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社会问题

    前言少子化是近年媒体报导最频繁的题材,也是政府与民间最关心的课题,这个问题对国家兴衰影响重大,尤其国内高龄化的社会,两者牵连在一起,后果更为严重。政府有见于此,已策划制定各种奖励措施,鼓励适龄青年结婚,早生育,使幼青中年人口多于老人,以后不致形成食之者众,生利少的负面现象。但仅有少量经费奖励生育,只是消极治标之计,非正本清源的积极作为,效果很有限。老朽孤陋寡闻,知识浅薄,认为先找出适婚男女,不愿结婚生育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方是治本之道。不愿结婚生育

  • 文章近代山西省的災荒(1860-1937)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陳存恭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山西灾荒 清朝旱灾 旱灾原因

    作者簡介,作者福建南安人,臺灣師範學院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硏究,現任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硏究員。

  • 文章山西一八七七年大旱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山西一八七七年大旱灾 灾情介绍 旱灾原因

    平定、代州,忻州、保德霜灾歉收。寿阳、盂县遭遇雹灾。灾民六百万人,饿死半数。连续三年干旱,山西全省人口由一六四三万减至一〇三五万,饿死及流亡者六百万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三十八。光绪四年仍有旱灾,只是不如前一年严重。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的旱灾,情况仅次于一八七七年。山西农村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传说,事实大致如此,也有警告村民储蓄粮食,以防旱灾之意。旱灾的原因㈠太行山、吕梁山高达二千至二千八百公尺,阻碍东南及西北气流,难有降雨的天气,全年平均雨量五百

  • 文章陸凌霄史事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陳龍山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陆凌霄 民间故事 历史考证 故事流传原因

    平定县志办公室收藏的《陆氏宗谱》上,此人为庠生,生于淸干、嘉年间,续写《陆氏宗谱》。山西平定县距灌云太远,又是文职人员,可见此霄非彼霄也。陆凌霄的事蹟之所以一代一代流传至今,归纳其原因应不外乎以下三点:——陆凌霄虽为平常百姓,但其为人乐善好施,经常救济百姓,同时因他精通武功,能够保护地方百姓。——地方食用水源缺乏,人们渴望得到甘泉,而将此一愿望的实现,寄托在陆凌霄的身上。——陆凌霄为了解决居民的食用水问题,出钱出力挖掘了不少口水井,最后掘得东城村的甘甜井泉,劳苦功高

  • 文章粤籍華僑在泰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盧偉林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粤籍华侨 泰国 发展原因 故国遗风 民族观念

    全世界的华侨有二千万,其中泰国的华侨却在四百万以上,占华侨总人数五分之一,因此,泰国是华侨最多的国度,而泰国华侨又以粤籍占大多数,他们遍布在泰国每一个角落。移殖发展四大原因华侨移殖泰国,根据有关史料,共分三次:第一次为七八九年,有潮州人士十名来泰,敎导泰人制造钢砲及陶瓷器,第二次在一〇四四年有北京人五百名来泰,第三次在一五〇九年,有广府人由占城(即今越南)移泰,此为泰国刋籍记载华侨移殖泰国史的一说、或不足资信。根据可靠的资料分析,华侨大量移入泰国乃是近百

  • 文章麻城孝感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南金娟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麻城孝感乡 祖籍追溯 移民原因 历史记载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南金娟,湖北大學專門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周積明。

  • 文章中共物價政策學台灣——再檢討經濟部「物價督導會報」的功能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9期  作者:魏蕚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物价上涨原因 物价政策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物价督导会报

    一、两种经济制度「混合」失调——物价高涨中国大陆物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下实施的一些自由经济因而产生两种经济制度失调的现象。这种失调的情势可能还要持续下去。一般来说,物价上涨的原因不外「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等经济因素和「预期心理」非经济因素所造成的。盱衡中国大陆物价状况实非以上三个重要原因所能决定的。中共所控制下的中国大陆过去在实施社会主义管制性的物价政策下,市场经济的供需情况无以决定物价水准。尤其是政府经济的企业就无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