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京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陸旅遊探親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北京 西安 郑州 返乡 名胜古迹

    从七十九年至八十四年六年间,进入大陆四次,回家乡河北省邯郸巿辖区涉县(原属河南省)故乡关防乡前岩村探亲,顺便游览大陆山河:广洲、重庆、桂林、北京、郑州、开封、西安、武汉、大连、沈阳、安阳等大都巿、观看古蹟、风景名胜,一览无遗,欣赏心得满满,渡过两大河川、长江、黄河,真是壮观,爬上万里长城两次,辽望茂林盛密、山峦巅峰矗立起伏壮丽,美不胜收,万里长城之雄伟,人类巨著,中华之魂,阅读八达岭长城一书,内有罗哲文先生撰联,描写形容的淋漓尽致,抄记如下:「起春秋历

  • 文章不必苛求奧運 真實勝於完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2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奥运会 北京 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

    随着奥运的临近,一种焦虑的情绪也在蔓延。有些人担心国人的陋习在奥运期间被世界媒体曝光,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人担心未能接待好世界各国来宾而使中国人蒙羞;更有人害怕外来因素会干扰和谐气氛。比如去年五月有美国一百多名众议员写警告信,称中国如不对苏丹政府施压,解决达尔富尔问题,北京奥运将「被抗议者毁掉」。对中国而言,奥运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中国希望办一场历史上最完美的奥运盛事,以展现自己的实现与魅力。但是,当我们用一种尽善尽美的心态来期盼奥运时,我们也无

  • 文章我吃過小型滿漢餐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北京旅游 满汉餐 颐和园

    约莫是大陆刚刚开放初期某一年的秋季,笔者在香港曾参加火车旅游团到达北京观光,获机会享受一次小型的满汉筵席。地点系在颐和园的听鹂馆内。该馆自从大陆开放之后,始列为观光重点之一。入门前部为土产品及纪念品购售处,后部则辟设餐馆。到来旅游的团队很多:西人、日本人、非洲人和港澳同胞之外,还有本地人、国内学生利用暑假来游的亦多,非常挤迫。餐馆生意,应接不暇,要候待分批进食。我们的团队,被安排在午刻过后始能入座进食—御膳—帝皇餐—小型满汉席。计第一道冷盘小菜八碟;另

  • 文章温州求贤轰动北京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穆野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温州 北京 清华大学 进京求贤 科技人才

    由钱兴中市长率领的二百多人的招才引智洽谈团日前在北京好不风光一番!去年钱兴中在北京开会时曾提出「北京干部分流,温州企业招手」,如今求贤若渴的温州企业家们真的来到北京这个人才荟萃的地方招览人才了。一月二十三日,庞大的温州招才引智洽谈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拉开序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王文元,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国家科技部顾问谢绍明,清华大学副校长何建坤,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陆善镇和首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百多人参加了招才引智情况介绍会。温州各类科技人才极其

  • 文章大陸上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4期  作者:許承宗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北京 奥运会 鸟巢一代 新时代

    奥运闭幕了,就笔者而言,受到最大震撼的,不是那张艺谋,苦心营造的视觉效果,也不是天圆地方的鸟巢和水立方硬体建筑,而是数以十万计的义工上街协助招呼引导外国观光客,这种善意正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为世界各国所罕见。国家强不强,不在硬体建设,而在公共服务水准凸现的精神文明,中国大陆有了脱胎换骨的机会,推动这个构想的北京当局值得自傲。记者兀乐义报导,奥运过后,中国留给世人许多回忆,其中有百万志愿者(义工),在奥运期间的无私奉献,令国际人士刮目相看,这群自信和拥有

  • 文章北京光大奥运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北京 奥运会 民族骄傲 时论社评 历史集萃

    北京代表中国,主办二〇〇八年第二十九届世界夏季奥林匹克(OLYMPIC)运动会(简称奥运会);盛况空前,成果辉煌,将奥运会发扬光大,光耀全球。展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实力,已彻底扫除昔日列强邪恶侵华的阴霾,而向着和平富强的大道迈进。凡我中华儿女,均当欢欣祝贺,扬眉自豪。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奥运会自一八九六年创始,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一届起,迄至二〇〇八年于北京举行第二十九届止,已达一百十二年。北京当局曾于一九九三年,首次向在蒙地卡洛(摩纳哥)开会的奥运会

  • 文章漫谈北京的「胡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7-04-10
    关键字: 北京胡同 胡同由来 胡同命名

    胡同」的释义「胡同」一词,是蒙古语。原字是「胡同」;其意思是「水井」。盖因从前北京民众生活用水,都是井水。水井就设在两排四合院之间的小巷内,民众就把水井所在的小巷,称为「胡同」,以后简称为「胡同」。一直沿用至今。北京城区当年建都时,就拟定了全城总的规划:以皇城为中心,周边大街小巷,平行或垂直,建造了不少民房,京城像个大棋盘。明朝修建北京城时,又依据经纬相交的交通网路两侧,增建了许多房屋,出现了许多大街小巷,如同南方的「弄堂」,北方却谓之「胡同」。『胡同

  • 文章參加國大代表競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3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国大代表 选举 周开庆 北京师范大学 刁攀楠

    「一个智慧、热情、诚毅、笃实而充满着正义感兼事业心的人!」凡是知道周开庆先生的人,对于周先生都有这样一个同共的认识。周先生是四川省江津县人,现年四十二岁。远在民国十年,他住江津中学时因为领导全校同学反对驻军抽收门户捐,即在县显露头角。那时津中的两次择师运动,周先生都是同学的领导人。此后到了北平,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于民国十三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那时国民党改组,革命运动在北方积极展开,周先生便是这一个洪流里活跃的一位。他一方面参加大学里的学运工作,一方面还和一些

  • 文章楊西崑功成身退

    来源期刊:《浦東》 第57期  作者:張慧英 出版时间:1989-07-15
    关键字: 杨西昆 北京大学 联合国代表团 非洲 外交

    ■四十年的外交生涯,换得了满头银丝及「非洲先生」的尊称,我国驻南非大使杨西昆终于将在今年七月份退休,交出外交工作的棒子。国人对杨西昆的印象多与「非洲」结合,以往他在非洲广结善缘,为我国在联合国的会籍保衞战巩固了一大部份的「铁票」,尽管大部份的非洲国家在我国退出联合国后纷纷与中共建交,但杨西昆毕竟曾为我国外交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因而得到「非洲先生」的雅号。民国元年生的杨西昆是江苏省奉贤县人,北京大学毕业后,负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硏究所,返国后曾先后

  • 文章北京二〇〇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0期  作者:鍾孟學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 圣火 人物感怀

    过去十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多大的变化?腰围多了几吋,两个姪子出生,民进党上台又下台,世贸双塔自纽约天际线消失,那北京呢?一九九八年的早春我曾经在北京待了五天左右,今年八月七日我第二度前往这个城市,几乎每个人都猜对了我这次进京的原因,当然就是近距离欣赏奥运了,其实我也想趁此机会看看北京这十年来的转变,传播媒体常常惊叹她近年发展的速度,但是那些报导总是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真实,我得到现场瞧个究竟。十一天的北京之旅自天津开始,没办法,今年八月的北京火热得很,赴京机票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