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募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取於社會,用於社會!這是責任,也是榮譽!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经济发展 社会问题 社会责任 社会政策 募捐

    六月十七日「中央日報」社論有云:「近十年來,在全國上下齊心努力下,我們成爲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國民所得大幅提高,各項建設突飛猛進。但國民所得的提高,往往祗反映在食、衣、住、行的競趨奢侈;反映在聲色場所的林立;反映在餐廳與百貨公司的擁擠;尤其反映在許多人狂熱追求一己的利益上。其結果,公德不受重視,社會規範日形放弛。」實暴露了我們經濟快速發展過程的諸多舊問題與困擾。所以,蔣總統在就任第七任總統典禮中致詞時揭示今後施政的五個中心指標。其中第五項是:...

  • 文章婆羅乃汶萊西里亞同鄉及旅星同鄉捐款芳名補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期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大埔侨胞 台北大埔同乡会 会所募捐 捐款名单

    本會前承旅汶萊西里亞同鄕捐助建築會館基金坡幣八一〇元整。曾由代募人張兆符先生滙寄本會前任理事長郭壽華先生轉交前任財政饒少梅先生收訖。五十六年十二月,本會編造購置會所樂捐芳名錄及徵信錄時,饒少梅先生已先出國,未囘。款已收存公賬,而未將捐册交出,致西里亞捐款邑僑芳名未能知悉刊入。本年十一月間饒少梅先生返國,始查出捐册,爰將捐款人芳名補刊如次,並祈詧諒是幸。婆羅乃汶萊西里亞同鄕捐助坡幣芳名補錄鐘拔卿先生捐一〇〇元整 沈維懷先生捐二〇元整沈世美先生捐一〇〇元整 華...

  • 文章篋存剪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黃嘉煥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丰城 铜湖石桥 募捐 黄学余 九秩华诞

    箧存故鄕资料一束,其中部份,不仅文笔雅健,芳华淸丽,同时亦可窥见当时建设、政风与乎社会民俗之一斑。特选数件,与读者共赏。一、丰城修桥募捐启事两则㈠丰城重修铜湖石桥募捐启铜湖石桥,始建于淸咸丰初年,为闽皖湘粤各省往来之通衢。建筑伟大,甲于全县,自抗战以来,因军事计划,破坏殊多,桥上堆砂砌土,障碍不通,天雨泥泞,行人裹脚,欲免三闾之厄,还须一叶之舟。桃花两岸,春水一篙,红雨绿衣,花落三春之暮,白鱼黄鸟,烟霏万倾之涛,迩者战云已歇,百废待兴,同人等爰有捐资重修

  • 文章(社論)又屆一年徵募時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7期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宁波同乡会 募捐通知 会员会费

    時光如矢!民國六十八年祇剩下最後一個月了,本會六十九年擴大徵求會員與勸募各項捐款大會,又將於本年十二月中旬擧行。每年此時,本刊除了登載啓事、辦法和徵募委員的名單外,也免不了要嘮叨幾句有關徵募的老調,旨在提醒熱心會務的鄕友,一年一度又要麻煩您們大駕奔走了,希望各位多拉幾個會員,多募一些捐款,使同鄕會務一年比一年興旺發達,爲同鄕謀更多福利,也爲您自己積更多的功德。同鄕會是公益團體,我們的宗旨卽在聯絡同鄕感情,協謀同鄕福利,我們的經費是取諸於同鄕,用諸於同鄕。...

  • 文章石坑鄕憶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2期  作者:李鵬冲  出版时间:1988-02-28
    关键字: 梅西中学 创校经过 李翘楚 大孔家店 募捐薄

    纷纷囘来,一时琴江墟上,群英咸集,鄕中父老,乃思长期抗战,必须储备人才,推由李健军先生主持召集多次会议,成立校董会,创办梅西中学。先以石坑公学校址及校产等并用,及增取文祠(石坑公学内尙有文祠塔)民间会产(曾有人不服,由县府批示莫因吃两块冷猪肉而贻误百年树人大计),及先后发动募捐,添校舍、置图书,办立案等。西中系于民国廿八年春季招生,录取远近高小毕业的优秀学生一百余人,编为三班上课,第一任校长是张伟勋先生,敎务主任是张腾发先生,训导主任是洪觉民先生及国文老师

  • 文章桂林市永福縣太平小學重建落成永懷韋前理事長永成先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4期  作者:嚴夢春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太平小学 募捐重建过程 八桂精神 韦永成纪念奖学金

    人轻财仗义、乐于助人,任内致力会务革新,加强服务与团结乡亲,其为了弘扬广西优良传统「八桂精神」,特将其珍藏名家画作捐出义卖,得款后组成广西文献社,着手广西文献之发行,其后韦永公又组「广西文献福利基金委员会」发动募捐,募得之款购台北市南昌路公寓一户出租,每月出租所得供作文献印制发行费用,其高瞻远曯之胸怀,使广西文献得以发行至今从未间断。其次,违永公任内为培育及照顾更多八桂学子,特将台北市天母东路一层楼房捐给同乡会,每月租金所得全数做为本会之奖助学金,此一慷慨奉献,使

  • 文章倡议书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2期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汀州白沤亭 供奉魁星 损毁严重 白沤亭文曲星风景区 修复计划 经费募捐 奖励措施 联络方式

    汀州白漚亭(八角亭)位于橫崗嶺狀元峰(在今縣人民法院內),謂城區每日最早雞鳴處。是長汀著名八景十二勝之一的文物古蹟,為長汀標誌性古建築。舊時,內祀「文曲星」,供讀書人頂禮膜拜。汀州白漚亭實為汀州文風的一個顥著象徵。汀州白漚亭相傳始建於明代。坐東朝西,木結構,塔式三層八角,高9米,雕樑畫棟,翹角卷雲,與雲驤閣比鄰相望,登亭可覽全城景色,為城區最高制高點,亭域面積延伸達500余平方米,1997年經長汀縣人民政府頒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據清光緒五年《長汀縣誌》載:「白漚亭...

  • 文章陳延香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同安》 第74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陈延香传记 生于光绪年间 福建省议会首届议员 奔走募捐 两度入狱 死后平反

    陳延香先生,字澄懷,號慧香居士,於清光緒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農曆十月初五日,出生在吾同城西陽翟村。先祖陳昌祚,清康熙貢生。父親陳仲信,乃清末秀才,任鄉村熟師。先生青少年時期,從父就讀,受教儒學孔孟之道。先生十九歲(一九〇六年)父親病逝,繼承父業,在角尾、灌口,受聘爲鄉村熟師,前後共五年。一九一〇年,先生在灌口石頭亭,秘密加入同盟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革命起義成功。遂與堂叔陳仲赫(陳世空鄉長父親,陳玉錠鄉長伯父。)組織同安民軍,於十一月中旬(農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