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土文物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續河南出土吉金要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吉金 出土文物 名录

    余在文獻四卷七期,述河南出土吉金要錄於前。早思有以續之。但因資料之搜求,整理頗費時日。未能如願,日來僅就宋呂大臨考古圖錄、王俅嘯堂集古錄、薛尙功鐘鼎款識、無名氏續考古圖錄、以及近人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于省吾雙劒誃吉金圖錄、吳闓生吉金文錄、方益智綴遺齋彜器攷釋、鄒 安周金文存、黃鄴中片羽集、劉體智善齋吉金錄、及小校經閣金文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圖錄等書。擇其著錄有關河南出土吉金之有銘文者悉予採錄。援前例卽河南私人收藏雖有銘文,而其出土地未詳;或非河南出土、...

  • 文章國之瑰寶漢熹平石經殘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趙鐵寒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出土文物 东汉 石经残石

    一、石經刊立之目的及其經營東漢本初(西元一四六)間,太學學生多至三萬餘人,學生旣衆,爭尙浮華,不以章句爲意。加以家法之學,口耳相傳,以致五經文字多有異同。博士試經,諸生爭第高下,遂至紛爭辯訟不休,以求勝人,甚至有賄通蘭台官吏,竄改漆書經字,以合其私文者。似此情形,倘不加以釐正,審定是非,非至諸經文字錯亂,意義混淆不可。時議郞陳留蔡邕,校書於東觀,懼俗儒穿鑿經義,貽誤後學,於是於熹平四年(一七五)與堂谿典、揚賜、馬日禪等,奏准靈帝,正定五經文字。迺以徵求而...

  • 文章中原古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張克明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古陶器 出土文物 史料记载 三彩文俑

    陶器的發端,遠在史前,人類自能利用天然的火種,便不茹毛飮血,爲了飮食所需,便摶拍泥土,燒成盆盂,初甚簡陋,經過長時間的改進,才增耳添足,使用陶鈞。瑞典安特生博士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一帶發掘的彩陶,經考證爲新石器末期的遺物,時間約在西元前二千七百餘年,其實彩陶之用鈞繪彩,已是進化的陶器,而非原始的古陶,安氏珍視其發掘所得,運囘瑞京,硏究報告,傳播歐美,採作考古學上重要的資料,按漢武梁祠石刻古帝王畫像,首伏羲,次祝誦,祝誦卽祝融,祝融司火,後人尊爲火神,祝指...

  • 文章地靈人傑看南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2期  作者:丁淯清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南阳 院士 文化遗址 出土文物 历史名人 文化传承

    (一)二〇〇二年「五·一」過後,余偕曙光到鄭州看望老學長楊君廷寊。見面寒暄之後,他就把由周光召先生題寫《中州院士風采》一書贈我閱存。這本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印發,由河南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南陽南召人許成祥先生主編,以報告文學和人物通訊文體,真實地再現了五十二位在豫工作及豫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成長經歷及貢獻成就,是一部描繪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歷程的壯麗畫卷。在本書的四一二頁,刊載了趙大磊先生撰寫的《中州院士人才全體概析》一文。趙文說道:「...

  • 文章甲骨文游藝集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甲骨文 出土文物 甲骨片 甲骨文集 甲骨文研究与应用

    甲骨瑰寶,於清季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發現,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以劉鶚之「鐵雲藏龜」一書刊行而開始硏究,其自序中有云:「去上古愈遠,文字愈難推求,龜版可識者干支而已。」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孫詒讓著「殷契舉例」所釋:「可信及近是之字一百八十餘。」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年)羅振玉之「殷虛書契考釋」所舉可識之字遂及五百,硏釋者日衆,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年)李孝定編著之「甲骨文字集釋」問世,得正解字一千七百零三,異說之字七百九十七,待考之字一百八十四...

  • 文章丙子新年談國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河图洛书》 中华文化 天干地支 出土文物 图腾

    人生的腳步一天一天向前走,一九九五年乙亥已過去,新的丙子又降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令人歡欣鼓舞。農業社會時代人人都過「春節」,享受的是豐衣足食;現代人過的是新年,得到假期休閒活動,出國旅遊,飽覽世界風光,身心舒暢,快樂無窮。有關一年一度的生肖計年,是來自中古時代,伏羲氏首創八卦圖說,而後衍生「河圖洛書」,從此展現中華文化的開端。在民族文化智慧成長中,我們可以從干支計年的方法,求證歷史文化演變的過程。自黃帝軒轅氏在西元前二六九六年治事之後,就發明用甲、乙...

  • 文章出土文物看瑞金远古历史沿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楊衍畦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出土文物 瑞金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地方志

    竹头下巷出土四十五种万枚宋代古币等等,更反映了瑞金经济文化发展达到的水平。在这些出土文物上无不烙印着中原文明与当地土著文明相融汇的痕迹。瑞金正式建县虽起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九五三年),但在此以前早已没行政机构。汉高祖六年(公元前二〇一年)设雩都县时,瑞金雩都所辖。此后,历三国、六朝、隋,瑞金均属雩都县,象湖以该盆地呈象形得名。象湖产砂金,从远古起即设有淘金场。唐天祐元年(公元九〇四年)吴王杨行密将象湖鎭从雩都析出,设瑞金监,始有瑞金之名。正如《瑞金县志》云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