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景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话增城八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溫智杰 出版时间:2014-04-30
    关键字: 增城 新八景 旧八景

    有八大胜景。市府不断增强这八大景点的建设,吸引各地观光客,加上每年六、七月的荔枝节,品尝荔枝的旅客甚众,为市府收入增色不少。增城八景有所谓旧八景和新八景,乃晚清时期所定;新八景是中共统治后,依景区特性开发。这新旧八景并不重复,且各有优点。旧八景一、龟峰秋色:位于荔城东北的龟峰山。原是前县治后山,其形如龟,山上枫树处处,秋天,枫叶萧萧,一片红海。每逢重阳节,诗人墨客常登高在此,饮酒畅咏。二、鹤岭书声:位于荔城西北的鹤岭。岭上有座鹤来亭,松柏林立,郁郁葱葱,风过处,风

  • 文章试谈方志中的「景」及《汴城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孔憲易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方志考证 八景来源 《汴城八景 河南风物

    我国地方志中,无论府、州、县、鎭皆有本地区「四景」、「十景」之目,其景多用四言体以状其胜景,起于何时?何地?」时尚难稽考,一般说法,其来源多引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云:「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以上八景皆画潇湘、洞庭景物,故人也称它《潇湘八景》。这样一来,后来编纂地方志者,多将本地

  • 文章應山縣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馮開洲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应山县 三台八景 名胜古迹

    此次大陆探亲回到应山,经友人陪同游玩印台山风景,此山旧有八角楼,今已被拆除,现改建为美仑美奂之儿童乐园,溜冰场,另有一座电视发射台,在此我们一行摄影留念,归途忽凭眺县城凸显一座亭台,经友人解说,原来是孝子里,该里在县城东正街,据说有石质牌坊一座,镌有「孝子里」三字,属古蹟之一,惜未亲临凭吊。根据县志记载,全县名胜古蹟甚多,而最著名者要算是三台、八景了。兹录诗为证分述如下:三台印台:印台山在治东门外以南,长数十丈、高城十数丈,视城如釜底,纤悉毕见,原名应山

  • 文章长安「八景」略描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孫明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西安 长安八景 华山 雁塔 山川古迹

    地理及景物,应该先远后近,先人后己,较为合情理。我国行政区三十六行省有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次略描长安八景。㈠华岳仙掌第一景,华岳是群山中独特高居首,形容如仙掌似,山东角下为险要峡口,南横山阻道,何能论交通,北山腰下是悬崖绝壁,崖底最深处是黄河形容崖削壁,黄河岸北是晋籍,故由豫步行入秦川。潼关为要关,潼关东门外为豫地,门上横书,「天下第一关」,自古谓其要冲。附近方言其一,潼关鸡叫一声叫三省,谓古时雄鸡亦晨,犬守庭之意,其二

  • 文章夾谷鶯啼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王仲常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夹谷莺啼 赣榆八景 夹谷山 宋世幹 圣化亭

    我是赣榆人,我在幼儿时常听老年人讲赣榆有八景:夹谷莺啼是八景之一。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〇年,我虽在赣榆鄕间,也曾去过韦家岭、花石头等地,但我未去过夹谷山。我虽是赣榆人,但赣榆八景,我却不去欣赏,我实在不配是赣榆人了。《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左传》:「公会齐侯于祝其夹谷」。杜预注:「夹谷即祝其也」《史记》:「景公与定公会夹谷」服虔注:「东海祝其是县也」。《通典》:「怀仁有夹谷山即夹谷,齐鲁会于此处」。祝其是赣榆县古名。上海市有祝其公所

  • 文章關中門戶——潼關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潼关 关中平原 历史风貌 地理形势 潼关八景

    崤函稱地險,襟帶壯兩京;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古木參差影,寒猿斷續聲。冠蓋往來合,風塵朝夕驚。高談先馬度,僞曉預鷄鳴。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別有眞人氣,安知名不名。——唐太宗:入潼關。

  • 文章荔浦縣滄桑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巫秉章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荔浦县 建制沿革 发展历史 荔浦八景 荔浦芋头 鹅翎寺

    逐步向中山街向荔柳路一带发展,市场日益扩大繁荣。湘桂铁路在未通车之前,荔浦是荔桂、荔平、荔蒙、荔柳四条公路的枢纽,是由此通往南宁、云、贵的必经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车辆云集,市场繁荣,尤以车站坪为甚。现汽车站这一排全是小商店,以水果香烟为主,次为杂货,小饭馆常营业至午夜。三、荔浦古八景「双溪牧唱」荔浦有荔江,在城南一里。据民国三年县志记载:「荔江原由县前中水门绕文塔下官潭渡,水门口货船云集。嘉庆末建大穚,道光初河水改走二江,船泊官潭渡,中水门仅存细流,泛洲尽种

  • 文章潮州韓文公祠——香火鼎盛·萬世崇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韩文公祠 韩愈 生平政绩 《潮州八景》

    橡木搖風,波濤在抱,一江春水無聲,遠處雲嵐,微濛妙在虛真,石階直上文公殿,叩侍郎,仰慕英明,想當年,雪擁藍關,馬倦雲橫。幾疑必死荒堙外,猶叮嚀身後:收骨回京。詎到潮州,感天祭鱷通神,豐功偉績人爭頌,正民風,萬古功成,一封書,天啟斯文,化育潮城。

  • 文章光山三台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萬壽永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光山县 三台 八景 诗文 风景名胜

    净居寺」诗幷序,早有人刻在石碑上。世称「苏黄」的黄庭坚,也游历过光山。宋朝的史学家司马光,因生在光山而以为名。元代诗人马祖常及本邑状元龚有福,明代诗人李贽,淸代光山学者胡煦,是著名的理学家,都有描写光山山川景物的作品,这些作品和其他名著一样,竞艳于历代文苑。特别是光山的三台八景,更使历代文人学士,流连忘返。三台皆地名兼山名,其中之一的卧龙台,位于光山县西三十里,台如泰岳,四周平冈施,唯此处矗起高阜,坡陀蜿蜒,势若蛟螭蚴蟉,古人状之曰:「卧龙台」。入山登石阶

  • 文章开化八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4期  作者:軍嶂山樵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八景 笠诸奇石 凤凰山花 军将积雪

    山川胜景,都靠文人的笔墨相传,如西湖十景,得有瞿宗吉辈以词相传,姑苏十二景,得有杜圻山辈以曲相传,开化虽只是无锡南门外一个鄕,僻处湖滨一隅,而羣山萦带,却也有不少美景古蹟,若不有该鄕先辈黄辉,字觐昭先生的传之以诗,人们又那会知道得这么多,由此更可见吾邑不但山水古蹟之美且多,而文人宿儒亦到处不乏其人。下面是鄕先辈黄觐昭的开化八景诗:一、笠渚奇石:愿将踪迹寄沙汀,岂为阴晴肯乞灵,波撼不胜牵荇紫,岁深赢得长苔靑;风流仅许渊明醉,磊落难供德裕醒,重念渔穛归去后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