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建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感恩亭記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謝群新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感恩亭 修建纪实 地理位置 历史发展

    寶樹(敬恕)堂庠齋公後裔謝絕允公生長子純祥、次子義祥(娶妻林氏)。義祥生獨子群新,幼年進本村英彥學校就讀,畢業後群新與元喈叔、桂祥叔報考廣東省立梅州中學,畢業前夕,適對日抗戰軍興,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乃於民國卅年三人同行投筆從戎,修習軍事工程,畢業後為國服務,輾轉沙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各兵種而進,後各兵種而退,苦不堪言。憶初進校門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承蒙英彥學校老師鄧柏青、曹標云、維新哥、旺發哥諸位先生之諄諄教誨,奠立根基,得予順利考進中學、軍...

  • 文章興建洛葉公路茹店大石橋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洛叶公路 茹店大石桥 修建过程 驿送

    位于中原之中的洛陽,爲我十朝都會,(連國民政府民廿一年遷都洛陽經年應算十一代都會)十省通衢,人文薈萃,名勝古蹟特多,是我文化發祥的中心,全國交通的樞紐,四塞險要,八方拱衞,鎖鑰在握,可戰可守,勢扼全國,向爲兵家所爭要地。而洛陽南通之要道,卽係由洛葉公路以達宛襄。在該公路北段,距洛四十公里許之伊(陽)洛(陽)邊界處,有一東西橫貫之大水溝,寬十餘丈,深三丈許,源出嵩山山脈南延登封洛陽伊陽臨汝四縣交界處高約五百公尺的娘娘山麓,在茹店東十餘公里處,公路水溝渡口在...

  • 文章「要想富、先舖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周群 黃敬良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交通建设 修建公路 构筑海道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通建設,一直是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區政府當局也允許外商控股或獨資經營;條件十分優渥。但是,迄今廣西家鄕的主要交通建設,仍由區政府做整體規畫和主導興建事宜,而且近年成效卓越,給予外人深刻印象。至於外資的投入,還不見具體表現,有待多努力爭取。周群、黃敬良二位先生不久前對廣西交通建設,做了一次回顧性的採訪報導,扼要勾勒出家鄕大交通網的過去績效與未來的美麗遠景。字裏行間,把廣西交通建設旣拉動經濟實現健康高速發展意義,又完成西南地區出海...

  • 文章灌河潮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李德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灌河 潮河 黄河南迁 《潮河八景》 潮汐现象 修建水渠

    灌河全長七十四點五公里,以灌南縣境內的南、北六塘河匯合處爲始,去東北向後,在接近新沂河處轉灣流向東南方,進入嚮水縣境即再轉向東北,經四十公里左右直注大海。因其一直與黃海通連,有漲潮落潮的現象,是天然入海潮汐河道,所以,若干年來人們一直稱其爲潮河。南宋之前,尙沒有灌河。黃河南徒後,下泄水量大,奔騰咆哮,洶湧肆漫,發源於山東沂蒙山的沂水和沭河,本來由北向南流淌,此時,在徐(州)宿(遷)地區受到排濟,轉而東向;而淮、泗水流亦受黃河之奪,轉奔東北方向低窪地面。南...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