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文地理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鄂南邊陲要邑——陽新的今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8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阳新县 人文地理 物质建设

    自開放對大陸禁制以來,探親遊子,不絕於途,談起故園近況,自覺大致如昔者,固不乏人,但殊感變化出乎意料者亦大有人在,換句話說,經四十年的隔絕,或因主觀客觀條件影響,有的地方變更很大,有的地方卻變化很少,我縣的情況,屬於前者,尤其我縣鄰近長江地帶,大開礦產、致形成急劇變化,茲將所見,所聞,臚列於後,以觀其今昔之變。一、陽新地理人文概述陽新爲吾鄂東南門戶,昔稱楚尾吳頭,襟山帶江,土沃民萃,西連江夏,東出豫章,此爲要衝,昔唐淮南將李神福有云:「得永興,已得鄂之半...

  • 文章忻城莫氏土司的故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莫氏土司 人文地理 发展历程

    一、忻城縣地理人文概況㈠今之忻城忻城位於廣西中部,畧偏於西,四鄰與柳江、來賓、上林、馬山、都安、宜山相接壤,面積六千零六平方公里,耕地面積四十四萬市畝,屬於山多田少地廣人稀的縣份。境內丘陵起伏,紅水河、淸水河(原名芝江,又名采江)、滂江河蜿延其間,全年高溫無雪,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四季花開。現住民有壯、漢、么佬、苗、侗、回、毛南等七個民族,人口約三十餘萬,多以農牧爲生,或以經營土產生意爲業。由於山川阻隔,民族複雜,各族土著語言、風俗、習慣多不相同,自古以...

  • 文章故鄉崇德縣人文小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作者:方延豪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崇德县 人文地理 诗词抒怀

    故鄕崇德縣,昔稱石門,城惟斗大,人文未著。然書香舊家,亦僂指可數。城中若徐氏、孫氏、吳氏、戴氏,皆屬縉紳之家四鄕則有扶駕橋陳,泗濱頭鍾,下馬輦橋田,皆書香門第,代有傳人。鄕人俗稱所謂:「讀書人家」,蓋謂與一般平民有別也。扶駕橋陳氏,爲余師門,兼得交其昆季,皆才華卓越。泗浜頭鍾家,宗族繁衍,以文章可立身排譜名,憶余幼時,尙得見其可字輩若干人,大都垂垂老矣。立字輩不乏與余年相若時,故有數人與余友好。身字輩則尙幼小,故無有相識者。凡故鄕人論門第世家,固常掛之人...

  • 文章湖北地理人文概述——重建新湖北的準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人文地理 湖北省 文化教育 物产

    三峡间之YVA水坝巨工,能早完成,不但消除水害,其发电力可为全国冠。复兴民族,国家基本建设,均所胥赖。2.汉水,又曰襄河,源出陕西蟠冡山,入境干流长达一千三百余公里,为本省经济大动脉之一。两岸巨细支流,三十有余。主要者有任河、洵河、渚水、均水、南河、唐白河、溳水、澴水,而至汉口与长江汇合。其上游地势险峻,洪流猛速,汉水之害,多由此段。如何建库筑坝,渠化上游,以杀洪患,如何疏导下游,贯通湖泊,使其宣泄,均为本省水利工程当务之急。3.淸江,源出本省西南之利川,经

  • 文章讀志擇要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作者:熊嶺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方志 摘要 人文地理 行政 人事 大事记

    ㈠天文與地理一、經緯度:縣境經度東面射陽河口外加領海在東經一百二十度三十七分十秒.兩面蘇家嘴在東經一百一十九度二十五分十秒。緯度極南靑溝鎭在赤道北三十三度二十七分四十秒,極北套子口在赤道北三十四度二十一分二十秒。縣城在東經一百十九度四十六分二十五秒,北緯三十三度四十六分四十秒。二、晝夜:根據日出日落時間推算,夏至晝最長爲十四時十四分,早晨四時五十四分日出,晚間七時八分日落。冬至晝最短,爲九時四十六分,早晨時五十七分日出,晚間四時五十九分日落。三、潮汐:潮...

  • 文章汝南縣地文人文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韓亮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汝南县 名胜古迹 乡里名人 人文地理

    汝南淮西名區,地號天中,土膏民殷,人文秀美,南國儉樸之習,先賢節義之槪,今猶存其遺風焉。茲就其沿革疆域山川古蹟人物戶口各項,分述如次:沿革汝南舊爲禹貢豫州之南域。周武王克商,封同母弟叔度於蔡,武王崩,以挾紂子武庚作亂,遭遷放以死,成王復封叔度子胡於蔡,是爲蔡仲,徙居新蔡。春秋爲沈蔡二國地。沈在今汝南東北,魯定公四年夏,蔡公孫姓率師滅沈,杜預謂平輿縣有沈亭者是也。秦王政二十三年,曾命王翦將六十萬衆伐楚,取陳以南地至平輿。秦滅六國,分天下爲三十六郡,汝南屬潁...

  • 文章兩浙區況訊(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12期  作者:吳喻華 出版时间:2004-12-10
    关键字: 余姚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人文地理

    餘姚市位於浙北杭嘉湖平原南端,從東、北、西三面拱衛杭州,介於東經119°40′~120°23′,北緯30°09′~30°34′之間,面積一四〇二平方公里,人口八九·三萬。轄廿三鎭四鄕。市人民政府駐臨平鎭。歷史悠久,是「良渚文化」的發祥地。秦王政廿五年(前二二二)建餘杭、錢唐兩縣,迄今二二〇〇多年。一九九四年四月,國務院批准餘杭撤縣設市。經濟發達,是全國農村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之一,已形成以絲綢輕紡、機械電子、建築材料、化工塑料、食品飮料五大支柱行業爲主的,門類比較齊全,結...

  • 文章蘄春歷史人物風情區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蕲春县 简介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蘄春的昨日今日與明日蘄春地處鄂東邊陲,大別山南麓,長江中下游北岸,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交界之地,歷來為水陸交通要衝,商品集散中心,蘄春歷史上稱蘄陽、齊昌、蘄州。蘄春在公元前二〇一年(西漢高祖六年)建縣,歷史上,蘄春長期為郡(州、路、府、專區)和縣兩級政府機構所在地,歷為鄂東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蘄春恢復縣制,隸湖北省黃岡市(地區)。蘄春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歷史上有以李時珍、顧景星、黃侃、胡風、...

  • 文章山西人文槪說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期  作者:劉象山  出版时间:1973-01-25
    关键字: 人文地理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 方志资料

    山西爲唐虞夏三代帝都,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曰唐叔。傳子燮,遷於晉水之陽,改稱晉侯,晉之名由此始。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敗楚師於城濮,奠定覇業,聲望之隆,過於齊桓,以南方諸國,楚最强,齊桓終不能得志於楚也。是時周道久衰,戎狄猖獗,北方狄患尤甚,其族有赤狄、白狄、長狄三種,山西境內之東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鐸辰等,均爲赤狄種族,齊衛諸國,多被侵略,文公爲禦狄計,先則增設三行(今之步兵)後又作五軍,使戎狄懾服。蓋晉自獻公五年伐驪戎,經文公、襄...

  • 文章臺灣地理人文姓氏堂號略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中国台湾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历史渊源 姓氏谱系 区域介绍

    摘要二〇〇九年起,兩岸交流熱絡,此文介紹臺灣地理人文之來源,雖早爲馬來印尼系,但長久以來,卻由中華文化發展至今。中國優勢南船北馬,臺灣處於海洋之中,容易接收外來優點,所以科技早爲進步,人民享受富裕,地區小,治安好,衛生醫療先進,因此被稱爲美麗寶島。關鍵詞九族文化村,東印度公司,十三行博物館,雞籠,安平港,赤嵌樓,福佬,媽祖,大墓公等。一、臺灣地理位置及人文起源臺灣在東經122度6分15秒,至199度18分3秒。北緯21度45分25秒,至25度37分53秒。是南北長東西窄的海島。...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