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之道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出席中韩学术会议讨论中庸之道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78-10-15
    关键字: 中韩传统思想学术大会 中庸之道 访问实录 会议纪要

    会,系由哲学思想分科两代表分别宣读论文:韩国方面,由李乙浩敎授宣读,题为「韩国传统思想的现代理解」。中国方面,乃由世辅本人宣读,题为「中庸之道与现代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之现代的理解)。参加讨论者计有:⑴汉城大学敎授崔昌圭、高丽大学敎授崔东熙、圆光大学敎授柳炳德,对於哲学问题,发表意见甚多。二十九日上午擧行第三次会,系由伦理思想分科两代表分别宣读论文:韩国方面,由张基槿敎授宣读,题为「韩国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中国方面,由谷凤翔先生宣读,题为「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与

  • 文章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大會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和平统一 促进会 一个中国原则 中庸之道

    允执厥中之道统。孟子曰:舜明于遮物,察于人伦,其精于格物者可知矣。中国道统,始于尧帝,尧以「允执厥中」传之舜,舜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传之禹。完成儒家道学十六字心传,提纲挈领,开示蕴兴,其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乃儒家思想之基本原理。子思受其而易失,因作中庸,以阐扬「中道」之微言大义,故中庸为中国道统之体。大学乃中国道统之用,将中华民族立国之基本精神,中庸之道,运用至民生日用弊端之中,构成往古圣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儒家思想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