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医学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仲景文教基金會暨文物紀念館緣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文教基金 文物纪念馆 名医简介 中医医学

    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河南南阳人,曾举孝廉,又官拜长沙太守。他生逢汉代末年,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疫疾流行,其宗族大半感染伤寒病而亡,在那个重官轻医的时代,他毅然放弃官职,从事救人济世的工作。在行医之余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书。打破以往有法无方的窘境,迄今一千八百余年来,凡研究中国传统医学者,莫不将其著作奉为必读之经典。于是历代医家都尊称他为「医方之祖」,「中医之圣」,眞可称得上是一位震古烁今的中华伟人。今适逢 仲景

  • 文章台北張仲景紀念館開幕致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简介 中医医学 人物纪念馆 开幕词

    遇医则说张仲景的故乡,遇一般朋友则言诸葛孔明的龙冈,大都能让对方立刻了然。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时代就常常到医圣祠游玩,那时的医圣祠规模比现在小一点,现在的大门,前院都是扩建的,第二道门的红墙才是往前的第一道门。当年我们丁族就有四位中医师,在南阳特别有名的一位外科医师丁勋臣是我的大爷,他每个礼拜都在医圣祠讲学,这些小事至今仍未能忘怀。医圣祠是南阳中医学界的集会场所,也是中医师心目中的一个主导力量,焚香膜拜,敬之俨然,已将仲景视为心中之神。医圣祠公有祀田数百亩

  • 文章中医正被西方医学界接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致遠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中医 西医 传统医学 医疗

    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大会将于九月廿二日至廿四日在广州召开。此次大会将总结、交流世界结合医学及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实践成果,探索结合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模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介绍,在国外、卫生主管部门或行政部门还是将中医列于替代医学、针灸等在美国大部分州已经获得立法认可,中医是成系统的学科的观念,正被西方医学专家接受。发展中国家有九〇%的人使用传统医学,发达国家达到四〇%。在国外,传统中医学相比其他传统医学,发展形势良好,当地行政部门和医学部门可中医有完整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部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此皆医之深戒,病者可不谨以察之,而自防虑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尙方学,请事斯语。」注释:㈠仲景伤寒论之原序在医学上是永垂不朽的,序文中的句子,常被肯定而引用,尤其对中医师考试来说,如遇到医药的题目,这篇文章仍非常有参考引用,故略加分析之。㈡张机是原名,字仲景,世均以张仲景称之。此篇共分三段,第一段描写扁鹊诊病治病之神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宿有症病而胎动下血用桂枝茯苓丸等,或袪淤生新,攻中有补,或袪淤化症,缓以削之,其目的都是为著袪邪而不伤正。㈢两书中的心病证治仲景对于心病认识深刻,辨证精细,理法严谨,处方周密,用药灵活,疗效卓著,至今仍为医家师表。凡从事医学者莫不认为,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含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兹将血脉和神明两方面探讨仲景对心病证治的学术思想。⒈「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病脉证治:胸痹心痛,认为病机是由于「阳微阴弦」,其症状表现,有「胸背痛」,「胸中

  • 文章敏思善悟 業績神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胡爲樓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上海中医药大学 潘朝曦 中医学家 肺癌 癌症治疗 中医药 书法研究 张伯叟 中医世家

    笔者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同乡,又系中学校友。一九九七年十月,本人病染肺癌,得其悉心治疗,获得新生,因此接触颇多,感受很深,对潘教授之为人及其医学,诗、书、画成就,叹为观止,曾书赠「朝气生翰墨,曦轩耀杏林」嵌名联,以旌其功。今就本人管见,再写点文字,表示感激,同时亦为我海属同乡引为桑梓之光。一九九七年十月,笔者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有一卵黄大的硬核,即去江苏肿瘤医院检查,诊断为肺癌,已转移至纵膈、锁骨窝,不能手术,放、化疗后反应很大,白血球下降惊人,头发

  • 文章中医博士 将为中医做出贡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李妮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比利时小伙子 中医 武汉 比利时中医诊所 美国自然医学院

    等到高中一毕业,阿诺便收拾行李,开始了东方的求学之旅。在他看来,接受正宗而系统的中医教育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的最好的途径。那年他十八岁。求学艰辛「我对武汉很有感情,感情很深很好。」武汉是阿诺在中国的第一个落脚点,湖北中医学院是阿诺在中国的大学母校,他在那里完成了五年的本科学习。中国一开始其实很让阿诺失望。「这不是我心目中的中国,中国味道太少了。」阿诺并非因为看了中国电影,认为中国该是古代的样子,但他觉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太少了。宣传片里面穿白色宽松唐装打

  • 文章赴美演講看診參訪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美国参访随笔 中医医术 急救术六大原则 医学感悟

    则安之,即便只有一位听众,也得讲下去!」九点钟准时进入议场,听众确实没有几位,我们坐在前排,稍事休息,没几分钟,回头一看,整个议场已挤满听众,原先有点忐忑的心,才安定下来。活动的总题纲是:「中华自然医学治疗疑难杂症研讨会」,吴院长给我安排两埸演讲:上午是「中医治疗特殊疾病临床经验」,下午是「中医临床急救经验」何永庆先生、陈致彰、陈致襢先生,分别在专业领域里,报告了他们的研究心得。最后半小时是提问时间,发问者非常踊跃,原先预计半小时的发问,拖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 文章囘顾我一波三折的医学生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熊丸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医学生涯 美国华特尼军医院 心脏医疗 心电图诊断 中医

    而不可思议。我相信,中医有很多治疗效果是西医尚未达到的境界,像最近风行世界的针灸,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在西医界仍然是一个深奥的谜题。当了四十年医学界的小兵,回想幼年家父为人治病的情景,我希望我们要把中医的理论和实用延伸扩大,做科学化的证明、整理,别让它因逐渐没落而废弃了,有几千年价値的中医,确有提倡的必要。一件不能释怀的憾事学医四十年回思到最先的一步,有一件不能释怀的憾事,父亲当年一再坚持我学医,为的是能给家人看病的心愿,过去从江西到重庆固是一波三折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