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漢市正在進行的江湖連通工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9期  作者:孔立德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武汉市 东湖 大东湖生态水网 工程概况

    文◎孔立德辑(注:武汉市东湖)湖北省古为云梦大泽故地,「方九百里」、「缘以大江」,漪哉盛矣!湖北人一向「得水独厚」。南宋参知政事袁说友笔下的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鸟。」是一处清幽美丽的世外桃源。至今东湖仍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城中之湖,武汉人的淡水资源量为中国人平均水量的四十倍。包括「围湖造田」的后遗症,武汉自八〇年代工商步入现代化发展以后,水质也无可避免的恶化,东湖更跌到了「劣五类」的等级,让有识之士感叹不已

  • 文章武漢點滴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司農欣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武汉 武汉三镇 东湖 武汉大学

    汉江成T字型与长江合流处便是武汉。长江河口至武汉,可畅通五千吨级船只。如果是在夏季的话,一万吨级船亦可溯航。大武汉是合并武昌、汉口、汉阳成为一个大都市,现在人口有六百万人。由于地据水陆交通要点,自三国以来称为「可通九省的中原之要地」,成为兵家必争。太平天国曾经在这里发兵,一擧攻陷南京;中华民国革命,也是在武昌起义。滔滔汉水向东流,在长江万里波涛闪烁下,武汉是湖北省的省都。武昌有东湖湖畔,翠绿的垂柳;校园广大的武汉大学,武汉钢铁工业区。汉水对岸是商业繁荣

  • 文章绿波荡漾杨柳垂青的凤翔东湖苏东坡的遗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劉子英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苏轼 东湖苏东坡遗迹 史料记载

    有秦穆公墓及三良塜。所谓三良塜者,就是三个良臣,也就是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鍼虎三人。在秦穆公死后为其陪葬的坟墓,到现在还是巍然独存,供后人凭吊。城东门前有湖,以其在城东面,故称为东湖。与杭州的西湖,遥遥相对,都是苏东坡的遗蹟。苏轼,宋眉山人,字子瞻,苏洵之长子。嘉佑进士,神宗时与王安石议论不合,被贬至湖北黄州(今黄冈县)筑室东坡,号东坡居士。哲宗时,召还累官翰林学士兵部尙书。为唐、宋两朝古文八大家—即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 文章武漢的台灣情結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藍蔚石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武汉 东湖 长江 黄鹤楼 两岸交流

    其地处秀丽的风景区,并未让人遗忘。市区内的「东湖」,早已赢得「赛西湖」的美誉。其媲美杭州西湖的景色,让人惊叹在冬、夏两季,有着不同的风味,当地人将此比喻村姑与艳女。夏日在烈日阳光照射下,湖面金光闪闪,鳞光点点,间或有些池中的鱼,为呼吸新鲜的空气,全跳出水面,更添湖光艳丽。这仿佛是浓粧的美女,摆臂扭腰,大跳艳舞。冬季湖景,雾色迷离,静止的湖面,偶见露头的鱼儿,再一溜烟的沉没水底。像极了含羞的村姑美女,穿着轻薄的纱纺,等候郎君的到来。此两种不同的景像,怎不

  • 文章高科技园区——东湖高新区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基本情况 发展概况 发展计划

    一、高新区基本情况东湖高新区创建于一九八八年十月;一九九一年三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〇〇一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二〇〇六年以来,先后被国家列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批准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地球空间资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达二百二十四平方公里,管辖四个办事处,五十四个村五个居委会,常年

  • 文章河南东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河南东湖 新蔡县 许昌市 地方史

    河南省新蔡、许昌二县,旧时各有一处东湖。周武王伐纣克商,封弟叔度于蔡,是为蔡国,故城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楚灵王灭蔡,使公子弃疾为蔡公。弃疾杀王太子禄,灵王被迫自缢而亡,弃疾自立为平王。欲亲诸侯,求得蔡裔庐,立为蔡平侯,徙今治,因名新蔡。秦置新蔡县,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新蔡,蔡平侯自蔡徙北,故名。」晋立新蔡郡,隋以后仍为县,明、淸皆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旧汝阳道,今属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当洪河与汝河会合处。东湖在县东古城外,宋时一望无际,邑人采薪渔牧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