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游记》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吴承恩的《西游记》与花果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西游记 花果山 文学评析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之一,人人爱读,个个欣赏,影响之深,影响之广,深入人心。译成英、法、德、日、意、俄等多种文字发行国内外,广泛受到国际文学界关注。尤其是经过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搬上艺术舞台、推上屛幕之后,加之媒体大幅报导,使得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和憨厚之猪八戒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妇孺皆知。讲起孙猴子故事,历史上曾出现对《西游记》作者的质疑,有人说是吴承恩所作,亦有人说不是吴承恩所作,为此,笔者

  • 文章探寻《西游记》里的五行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3、4期  作者:蔣金明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五行山 西游记 文学评析

    西游记」书里讲述著许许多多的山名,如花果山、五行山、万寿山、火焰山等等。「花果山」经我市西游文化研究者们多年的探讨与论证,得到了肯定。一九八二年十月,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九十五个单位,一百二十七名专家学者,通过在连云港市云台山的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物资料的辩证,在这次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讨论大会上,一致认为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上的花果山,与吴承恩「西游记」的关系密切,是「西游记」里花果山的模特儿。因此云台山上的花果山也就被称为「西游记」的发源地。近几年

  • 文章吳承恩與市開發區的緣份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武可鉞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吴承恩 西游记 文章节选 黄风岭

    读《西游记》小说,大家都对书中的孙大圣和猪八戒、沙僧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与妖魔作斗争的一些神话故事所深深地打动。如果读者细细读后,会发现书中好多典故与云台山中的中云台山的地名有关。明朝的吴承恩和中云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情缘,在吴老先生笔下,猪八戒在西游取经的路上所立的两次大功,都在如今的市开发区周边地区。现今市开发区(中云)范围内,在明朝时就有黄泥岭、蝙蝠山、蝙蝠蛋及虎山等地域及名称延续至今。而这些地域和名称,在小说《西游记》书中,却被吴承恩描绘得淋漓尽致

  • 文章剖析通天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蔣金明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通天河 西游记 文章节选 蓑衣山

    地理上的通天河在青海省的境内,处于黄河的上游。「西游记」中也有一个通天河,它的原型是哪儿呢?作者吴承恩在我们连云港市花果山写成「西游记」,我想,吴承恩不会坐在花果山的三元宫里苦思冥想地写书,而是一边写一边周游连云港市各地,广泛吸取有关故事或以各种典型的形象素材渗入「西游记」的故事中,形成巨著—「西游记」全书。我是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鄕东巷村人,平时和村里人也会谈吴承恩会不会到我们东巷村来,但三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根本没有人家,据查近二百年才有农户居住

  • 文章西游记」和海州方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西游记 吴承恩 郁洲山 云台山 苏北方言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事(十六世纪中叶)。这时,唐玄奘取经的故事,已流传九百余年,有着漫长的流传、演化过程,又经过了许多无名作者的不断创造、加工,到吴承恩时代,已有故事的雏形。最后由这位天才的作家进行整理和再创造,才成为颇具盛名的长篇巨制《西游记》。可以这样说,吴承恩是集民间口头创作的大成者。为了写好《西游记》,创作出孙悟空这个生动活泼的精灵形象,吴承恩必须要给美猴王找个成长的环境,给他安一个「家」。在淮安那片平阳地上要展开猴子们的活动

  • 文章西游记的故鄕云台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鄂允文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西游记 云台山 地理位置 花果山 历史考证 民间传说

    西游记」是中国明代四大神魔小说,又称志怪小说之一,擧世闻名。其余三部小说即「四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封神演义」,无论是文学语言、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或在艺术结构技巧上,显然是与「西游记」不能比拟的。提起「西游记」,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若谈作者生平,熟悉吴承恩的读者往往是和云台山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呢?原由出于云台山留有吴承恩的足蹟,和「西游记」书成之后至今的种种民间传说,而且为吴氏传研究者以及专家考据所佐证,云台山乃是

  • 文章連雲港藝文誌引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湯大民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海港城市 古代文明 汉武帝 隋唐时期 北宋末年 西游记 地方志

    裴天佑的挚友,山阳人吴承恩则用浪漫手法创作了不朽的《西游记》,艺术地再现了神话般的海州自然景观和海州人的智慧,理想及执著的人文精神。邑人纂志之风,至清代而大盛。干、嘉、道时代最著名的鸿儒名士,几乎都参与了方志及鄕邦文献的整理和修纂活动。其中有百岁老贡生赵昌祚,有赵一琴、倪长犀、陈宣、张宾鹿、吴恒宣、周萃元、李普元、凌廷堪、朱尧望、乔绍傅、沈祥恩、许乔林、许桂林等等。特别是以许乔林、许桂林为代表的乾嘉学派钜子,他们取汉学及宋学之长,在纂志中重实地调查,不徇众

  • 文章西游记」作者的老师——吴承恩家世再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李洪甫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西游记 吴承恩 胡琏 中华文学史 淮海浪士

    世界上没有一部小说拥有读者的数量能够超过《西游记》,包括那本被称作「独高一代」、文艺家们推崇为「古典现实主义终结」的《红楼梦》。问一位鄕间老太:「您知道林黛玉吗?」答案很难说;如果问:「您知道猪八戒吗?」她会眼睛一亮,回答得十分利落。这就是《西游记》那无可比拟的「妇孺皆知」。多少年来,鉴赏家们竭力地寻觅著这部「奇书」艺术魅力的源泉。吴承恩的家学、师长、亲谊尤为人们关注。吴承恩祖籍涟水,迁居淮安,五代单传。因此,吴家虽然不是单门独户,少有至亲,却是事实

  • 文章連雲港市第一家花果山鄉誌出版問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花果山 西游记 《花果山乡志》 乡贤事迹

    七五平方公里,五千七百三十八户住家,共有一万六千零五十六人。鄕辖八个村民委员会,一个花果山风景区居民委员会,一九九一年,花果山鄕被列为江苏百家名鎭之一。淮海浪士吴承恩,以花果山的地理山水为蓝本,创作了一部不朽的古典巨著《西游记》,光耀中国文坛,名扬海内外。在世纪交替之际,花果山鄕几位离退老人,以花果山鄕的古今风貌和史蹟为主体,投笔写下五十三万字的《花果山鄕志》。几位老人发扬无私奉献精神,自筹资金,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三个寒暑,走访实查,从几位九十岁以上的老人

  • 文章丘處機與雲臺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历史人物 丘处机 云台山 西游记 云台导游诗钞

    。王重阳去世后,丘处机赴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为龙门派创始人。公元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遣使召见,丘处机于翌年应诏与弟子尹志平、宋德方、李志常等十八人从莱洲出发,经阴山、雪山到达西域撒马尔罕。成吉思汗问为治之方,处机对以敬天爱民为本,向长生久视之道,处机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深契其言,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敎。其弟子李志常撰有《长春眞人西游记》,对此记载甚详。丘处机去世后,忽必烈至元六年(一二六九年)褒赠「五祖七眞」徽号赐号「长春演道主敎眞人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