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丰县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丰县志典文献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文軒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丰县文献 丰县志 同乡

    现行丰县志,系淸光緖二十年版本,在台湾于国立故宫博物院及国立中央硏究院均有收藏,国外美国国会图书馆方志简目内亦有收录,当有收藏。六十三年六月台北成文出版社曾影印出版,较原版略为放大为十六开本,精装三册,定价为新台币一、四八二元,经询系自美国方面复印而来,再为影印,颇多模糊不淸晰。时方同鄕商议筹印,经同鄕刘修桥先生购置一部,因原印情况欠佳,如再翻印,恐更不佳,乃复承同鄕王璞先生之介绍,向故宫博物院图书处商请复印,依该院规定办法,除付给复印费用外,于影印

  • 文章古豐建置考辯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白光華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丰县建置沿革 丰县志 沛丰邑中阳里人

    等等错误说法,甚至将这些说法用作「乡土教材」、「乡土文学」,更是遗害非浅。为此,本文原引清.光绪二十年版《丰县志.沿革》之文作以扶正。文中明确载述:「秦灭楚,列郡县。初以丰为县,隶楚郡;复以丰隶泗水郡,时沛为泗水郡」。也就是说,当时的丰县、沛县同属于泗水郡,根本不存在丰隶属于沛县之说。《史记.高祖本记》中「刘邦,沛丰邑中阳里人」,所指「沛」是「沛郡」,即后来的「沛国」之代称。另外,从「邑」字所解,古时称国为「邑」,后称县为邑。如《左传·桓公十一年》:「君次于

  • 文章丰县志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宋應庚 出版时间:1988-01-30
    关键字: 宝丰县 《宝丰县志》 曲艺之乡 观音故里

    设简易师范乙所,自费。⒉二十二年为普及敎育,擧办塾师训练班,学员均为现任塾师,训练三个月结训。⒊二十三年招考高小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六十人,结训后分发各鄕鎭充任保国民小学敎师。我县敎育普及,正蒸蒸日上,不幸抗日战起,靑年敎师,大多投考军事学校,报国从戎,敎育普及遭受严重打击。玖.愿望宝丰县志自道光十七年知县李彷梧重修外,后无继者;因股匪乱军,相互攻杀,县城屡建屡焚;惜百余年来失却我县人物盛衰之记载,俭朴勤劳之开拓,能无憾焉!恭请在台诸 鄕贤前辈各就耳闻目覩

  • 文章我家族譜補述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永銓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族谱补述 丰县志 《刘氏族谱》 续谱工作 印刷费用收支

    我在丰县文献第十九期记述了有关「我家族谱」之后;又有部分资料,需要补充。一、谱载犹有遗珠在编校「刘氏族谱在台续谱」时,于敍及列祖列宗事略中,迭见记载「邑乘」、「邑志」、「县志」字样,为证明谱载非虚,因披阅丰县志,与族谱两相对照,结果除谱载信而有征全部相符(附表一二)外,并发见县志有记载,竟为族谱所无者。又族谱所载为我刘氏男、妇事略,对于刘氏女节孝事蹟则付阙如,经査县志,刘氏女之可歌可泣事蹟,较之刘氏妇亦不遑多让,唯因以往妇女多无名讳,而以其夫称,故必以其

  • 文章我做了兩件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团拜联谊 翻印丰县志 张氏族谱 丰县抗战戡乱纪要 县志编修委员会

    方便,沿用多年,尙觉满意,且由茶点改为餐敍。春节甫过,把酒言欢,情趣更为热烈,而后各省县同鄕渐有团拜之擧,吾丰堪称开风气之先者。六十四年春节团拜时,多数鄕亲咸感离鄕日久,家鄕历史环境事蹟逐渐淡忘,尤其甚多眷属及年轻子女,根本不知家鄕何处,其他更无论矣!为寻根固本,兴起翻印「丰县志」之念,但苦无版本,几经探寻,闻故宫博物院藏有本志,遂与鄕长王述之兄前往洽商借出翻印,奈院方格于规定有所不便,但同意代为影印云云。㈠翻印丰县志丰县志为逊清光緖二十年版本,系邑硕儒李运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