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浪屿会审公堂之沿革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3期  作者:俊林  出版时间:1968-09-30
    关键字: 鼓浪屿会审公堂

    厦门志载:「浪屿汎分防,原有轮派外委额外一员,兵四十名,巡防御衞」。淸同治十年,兴泉永海防兵备道潘氏,请准设立浪屿通商公所,派同通一员充任委员,专驻办理,并遴派佐杂一员副之,所属有稿书录供淸书传供夫役等。光緖廿六年改作办理厦门浪屿洋务分局并兼保商局,招募巡丁三十四名,充当巡捕,以备不虞;旋又附设保甲局以厚防衞。光緖廿八年浪屿已作公共地界,设工部局(即市政局)…雇洋巡捕分驻各要衢,我国原设之巡丁,即行撤回;照公界章程,我国应设会审公堂以审判中国人

  • 文章西京勝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莊志煥  出版时间:1975-04-15
    关键字: 名胜古迹 钟楼 鼓楼

    内殿宇幽静,遍植花草,苍柏翠竹,相映成趣。沉香亭——在东关内,今为龙王庙,唐开元中植木芍叶四本,玄宗移沉香亭前即此。(二)西路胜蹟楼——在钟楼之西,北院门南首,创建于明,高八丈六尺余,凡四层,其形势之雄壮,不减于钟楼,淸代重修,并立有碑记。唐中书省故址——在西大街,原为秦穆公之雍宫旧地,唐中书省设于此,旁有颜眞卿及郭子仪家庙,庙碑均颜手书,现已移入碑林。迎祥观——在西大街与北广济街南口东之小巷内,唐景龙二年所建,初名景龙观,因开元二十九年,元宗命张九龄等

  • 文章故鄉的戲典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文明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梆子戏 花鼓戏 渔鼓 洋琴 昆曲

    喜庆祭典,便花钱请个戏班子来,在村头上柳林荫里,竖起几辆大车,搭上木板棚架,围上芦蓆布幔,就是戏台。只要戏台锣一打,声闻数里,附近村庄上的人很快便集拢了来,站在台前欣赏。上午演两出戏,下午还要唱半天。有时为避免炎热,或顾虑农人白天没闲空,夜间还加演一场呢,眞够意思。据说有位少妇,中午待家人用过饭时,就听到锣喧天的开戏啦!急忙收拾餐具洗刷完毕,到床前抱起半岁大的孩子就向戏台前跑。当经过南瓜地时,不愼跌了一跤,爬起来抱着孩子再往前跑,忙站到戏台前去看戏。过了

  • 文章艺蕴乡梦石奇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8期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沉映冬 石鼓奇缘 讲评 何广棪 石鼓文

    编者按:被誉为「艺文大使」的本会监事沈映冬乡长,长年奔走海外,其新著《石奇缘》一书,书中主人翁乃吾邑乡先贤明代安国(字民泰),首篇标题即称『国泰民安』,开宗明义,文笔流畅,内容精辟颇富可读性。同乡如索阅,可附回邮十元,由本会寄赠一册,(五十册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 文章海上公园浪屿(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1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鼓浪屿 鼓浪石 日光岩

    作者:曾任廈門巿文化局局長

  • 文章史料丰富图文并茂石结缘在无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3期  作者:張鐵民  出版时间:1995-11-20
    关键字: 《石鼓文》 明代 安国 郭沫洛 石鼓

    沈映冬乡长续送本会石奇缘书三十册,便利诸位乡长索阅。函索附回邮邮票十元,赠完为止。

  • 文章同安车

    来源期刊:《同安》 第42期  作者:陳樹碩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文车 武车 民间歌舞 蒋大厚 黄写摇

    同安车是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民间歌舞,根据流行地区不同和时间先后,有文车、武车,演化车和新车各种类型,据新墟金柄黄章愿、黄写摇,澳头苏丙西,蒋大厚,潘涂林金星等老师傅口述,各有其起源:一、文车:俗称车弄,又称弄车,起源于古代新圩鄕,相传古时新圩有间夫妻豆腐店,质量好,价钱公道,生活过得不错。夫妻俩,白天卖豆腐,买原料,倒是很好过日,只是晚上要磨豆浆,经常磨到三更半夜,既辛苦又无聊。老夫妻夜夜围着石磨转,就边推磨边哼民歌,相互嬉戏对唱,取乐解闷

  • 文章千年編鐘出土古樂面世十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韓國鐄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考古 编钟 擂鼓墩 古墓

    一九七八年夏天在湖北省北部随县擂墩发掘了一座战国初期(公元前四三三年)的大型古墓,其规模之宏大和文物之丰盛是近代考古史上所罕见,因而震惊全球。那就是现在已名闻遐迩的曾侯乙墓。在这座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墓中一共收藏了七千多件文物;乐器方面有八类一百二十四件,打击、吹管、丝弦俱备,其中的排箫、建、十弦琴、五弦琴、箎等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实物发现,可以称之谓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次空前大丰收。最令人注目的就是那总重达五千斤的一套编钟。这一套编钟由六十四个大小的甬钟

  • 文章孔夫子儿词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蒲松齡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孔夫子 鼓兒詞 蒲松齡

    蒲松龄遗著 栾调甫藏本 曹芥初序录序言民国二十四年的春天,我负了中国民间文学硏究社的使命,到山东鄕间去采访民间故事、轶闻、歌谣、秘史、和先贤的遗著。到了济南就去见离别八年的栾师调甫,闲谈了半天,我才把此次重返故鄕的志趣说出来:栾先生听了以后就笑了。空气似乎沉寂了一下,我自己也觉得一个『大兵』忽然文绉绉起来,委实也怪幽默。栾先生吸着一枝「红炮台」牌的芭菰,慢慢踱进了他自修的书屋,翻箱倒箧才找出这本书来——孔夫子儿词——一面递给我,一面说道:这是我无意中

  • 文章漫話温州的「唱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宋維達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唱词 鼓词 牛觔琴

    一、温州乡音「花有清香月有阴,小弟翰林唱古人;词唱有生并有旦,生旦团圆今相逢……。」温州人听了这些似雅又俗的词句时,立即会在记忆里奏起质仆、清新、富有浓郁水乡气息和山村风情的「唱词」曲调来。这是温州乡音,令人难忘,更会唤起人们对故乡、对童年的回忆。近百年来,温州人大都受遇「唱词」(现在称温州词)的渲染,也都会和著哼他几段曲子,并从中汲取一些演义故事、民间传说,作为夏夜纳凉闲话的好题材,这也算是故乡文化的薰陶吧!温州词具有独特的演唱形式。其中一种叫

共117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