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鲫鱼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溪特产——乌背鲫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9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78-11-20
    关键字: 乌背鲫鱼 梁溪河 清蒸鲫鱼 特产

    敎鄕无锡乃江南名邑,山明水秀,风景宜人,太湖流域,沃野千里,出产米麦,驰名全国,物阜民丰,鱼米之鄕。梁溪河特产乌背鲫鱼,鲜美肥硕,大者半斤,小者数两,渔人捕之,有用网罟者,须在内河浜之出口一端,遍插捕鱼竹笼,然后两艘渔船,并肩作业,脚踏扁形木棒,鼓动船板,蓬蓬之声,响彻云霄,一面推舟前行,一面撒网,并用竹竿耸动两河岸边之茭草丛水中(鱼儿藏身之所)赶鱼入网,每次举网得鱼,即有数尾,直至竹笼围堵之处,每提一笼,即得乌背鲫鱼一、二尾,水晶大虾四、五只,或其他如

  • 文章無錫民初故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2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5-10-20
    关键字: 无锡 名菜 “葱烤鲫鱼 乾隆 “鲫脑汤”

    御膳太监传旨,又不敢多问,将北京名菜:以猪背脊骨中油滋,加上猪脑合煮而名脊脑汤。缠夹成江南特产鲫鱼的脑子做汤,「鲫脑汤」(笔者早在民国七十九年八月乡讯中略有报导)阿隬陀佛,六七寸长的鲫鱼,有多少脑浆可取。九老不敢违旨,每天以百几十条大鲫鱼挖出小小几滴脑浆和以藕粉加在银制梅花型中,做成一朵朵梅花再将鲫鱼鱼头熬成清汤,加入梅花朵朵名付其实真正的鲫脑制汤,真是人间奇味。是帝皇御膳太监在南腔北调缠夹中无意得之外,民间即是大富。也是吃不起如此浪费之奇味,乾隆皇帝大加

  • 文章吃在楊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水淼  出版时间:2002-09-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杨集美食 鲫鱼 龙须面

    二)鲫鱼饭(下期推出双罐蒸鸡)红米(旱稻,最好是南京汤山作厂稻)二斤一五〇公克,活鲫鱼六至八条,去鳞、内脏后用竹篾穿成圆圈,将鱼头上尾下,用双手悬在铁锅中,再将米倒入锅中,埋住大半截鱼身,注入适量的水,再根据个人要求放置适量的熟猪油,用文火煮至有鱼米混合的香味,用淸羊肉汤煮更美。揭锅后用双手轻轻抖动竹篾圈,连鱼头、剌一并抖出(这才叫手艺),或投白糖或拌精盐,将饭与鱼拌匀即可,神仙都会流下口涎。(三)龙须面一斤面粉,两个鸡蛋,打匀拌入面粉,加水和成糊状

  • 文章吃魚在江南(下)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孟梓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吃鱼 河豚 鲈鱼 鲫鱼 乌鱼 鳜鱼 鳝鱼 故乡美食

    煑好经天然冰冻后更为鲜美可口。这种鱼,一经凝冻,他的肉绝对没有像海鱼一样会胶韧而带腥气,一次烧煑,可以吃上几天,如在鱼肉加上一点胡萝卜,最能下饭。鲫鱼:江南鲫鱼最多,到处生长,更为人们垂钓的好对像,在南京城南白露洲,一个上午,就可以钓上四、五斤,因为鲫鱼吃草,所以多汚水水草的地方,有一点儿草腥味儿,不过一到冬季,鲫鱼减少活动,捕捉后再在盆中养上几天,土草腥味儿,就可以全部消除。而生长在大河湖水中的就没有草腥味。鲫鱼重达十二两以上的,是上等品,菜馆里做醒酒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