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音乐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音乐界前辈邹伯宗谈温州「抗战歌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邹伯宗 音乐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的温州,歌咏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几乎所有市民都能唱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等抗战歌曲,确实发挥了「歌声唤起民众」的作用。其中,音乐界老前辈邹伯宗先生是积极推动者之一。最近的一个星期天,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年温州的歌运情况,我专程访问了他。在一间仅十三平方米的居室里,邹老热情地接待了我。他虽已七十九岁高龄,但看上去却和四年前我初次认识他时没甚么两样,仿佛还不到古稀之年。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除略有耳背外,视力很好

  • 文章湖北高等敎育述要(十二)武汉音乐学院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作者:奎元編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武汉音乐学院 音乐 童忠良

    武汉音乐学院位于武昌区解放路,是湖北省属高等学校。一九四八年冬,中原大学文艺硏究室在河南开封组成,并招收学员,于十二月成立文艺干部训练班。一九四九年五月中原大学随军南下武汉。此时,成立于一九二〇年的武昌艺专因无力续办,被接管并入中原大学,敎职员大部参加文艺硏究室。同年六月,以中原大学文艺硏究室为基础,建立了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一九五〇年五月,湖南音乐专科学校合并到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大部分敎员及学生随来。一九五一年八月一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更名为中南文艺学

  • 文章漫話《霓裳羽衣曲》和古邑松陽的《月宮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8期  作者:葉紹騮 葉德生 出版时间:2008-08-10
    关键字: 《霓裳羽衣曲》 《月宫调》 道教音乐 宫廷音乐 演出

    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向往,和对盛世一去不复返的婉惜和怀念。关于《霓裳羽衣曲》、《月宫调》的来历有着多种说法,一是认定白居易诗中所提的《法曲》是道教音乐,《霓裳羽衣曲》、《月宫调》虽然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但与《法曲》很有渊源。顾名思义,其曲名自身就昭示人们,它属于道教音乐范畴。是以飞天、仙人为叙事内容,以道教音乐《法曲》为圭臬的基础上,经过精通韵律的专业人士,融合隋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传入我国的西域、中、南亚各国外来音乐歌舞,不断的锤炼、加工、再创

  • 文章歐洲攬勝之十四 世界樂都維也納(上)——奧地利的「天泉宮」與「地下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维也纳 音乐之都 名胜古迹 游览

    之久。于建筑、美术、音乐……均有惊人成就,光芒四射,创造了灿烂的独特文化。由「奥匈大帝国」,战后永久中立拿破仑时代,奥地利与英国、俄国、瑞典结成「第三联盟」,围攻法国;结果,却被拿破仑所瓦解。后来拿破仑遭到战败,欧洲各国召开著名的「维也纳会议」。佛兰西斯国王兼任匈牙利王,国号也改为「奥匈大帝国」。一九一四年王储佛兰西斯斐迪南公爵夫妇被塞尔维亚人暗杀,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一八年战败,国内又发生革命,帝国遂告解体,国土分裂缩少八倍之多,变成弱小的国家

  • 文章歐洲攬勝之十四世界樂都維也納(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维也纳 游览 名胜古迹 音乐之都

    维也纳公园,拜谒史特劳斯铜像一进市立「维也纳公园」、古木参天、草坪一望无际、花坛犹如五彩地毯、风景优美。园中有几座著名音乐家的铜像与纪念馆,値得一述:⑴史特劳斯铜像:凡是看过轰动世界、百映不衰、「蓝色多瑙河」电影的人,对这位享誉「华尔滋曲王」的史特劳斯,一生行事、多彩多姿,都不会陌生吧!他的立像,穿着燕尾服,站在一旁。手持小提琴,轻拨琴絃,全神贯注。似乎正在演奏他的名曲。身背后是一座白色大理石「拱门」,门上面和两边浮雕,有多位身披轻纱,妙龄男女裸体的石像

  • 文章聲樂家柴寶琳救授勤學成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廣義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柴宝琳 出身生平 音乐成就

    柴教授宝琳女士,中国文化大学西洋音乐系及艺术研究所教授,祖籍山西吉县,出生于太原市。父柴培隆,母田氏。政治学校音乐系毕业后,赴义大利米兰音乐院室内乐声乐研究班深造,一九八九年毕业,留院任助教。后返国,于中国文化大学任教。二〇〇六年五月八日于台北市国家音乐厅举行「感恩独唱会」,听众踊跃,极获佳评。柴教授坚强刚毅,勤奋向学,成就不凡。已是著名的声乐家、教育家,她的成功及荣誉,也是山西同乡的光荣,兹特简介于后。柴教授于大学期间,成续卓越,品学兼优,获第一届周氏

  • 文章潮州音乐简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黃宗識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潮州音乐 “安济圣王”游行 简介 独特风格 音乐品种

    戏剧纯粹是象征性乐舞,而音乐是戏剧最大助力,各地戏剧只要辨别其声韵,便可知其分野,诸如:京曲,粤讴、昆腔、越调、汉调、潮音,只要听其音乐声韵,便可断定是何种音乐。潮州戏剧系吸收外来诸戏而滋养壮大,潮州音乐同样是吸收各地音乐优点而形成,因其配合上有宾主之分,加上风土性,所以具有独特风格。潮州音乐以正音戏遗下来之乐调歌曲为主干,其次是花鼓、秦腔、其次是汉调,印度的佛曲。正音、花鼓、秦腔为潮乐所吸收,变为潮乐细胞,而其本身亦蜕化,无法与潮乐分家而自立门户。惟

  • 文章湖滨音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丁立鳴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湖滨音乐 程茂筠 创办历史 演出剧种 音乐艺术

    三十年代,南昌巿音乐、歌剧,唯一演唱地是湖滨音乐堂。该音乐堂当年座落在湖滨公园内北侧,它是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露天舞台。在三十年代的中国,管弦乐队是十分稀有的,仅上海有个管弦乐队,而且还是由外国人办的。1934年10月,南昌在省音教会程懋筠先生的努力下,终于创办了一个由中国人演奏的管弦乐队,程自任指挥,阵容整齐,该队成员有大提琴家张贞黻、李元庆,中提琴家钱曾葆,小提琴家赵年魁;还聘请周咸安,穆志清等任指导兼演奏员。并有其他的小提琴家:陈健、魏自中

  • 文章一代音乐奇才——中华民国国歌作者程懋筠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作者:蕭曦清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程懋筠 日本求学 音乐教育事业 抗日歌曲 音乐造诣

    中央日报九二、一、二五在程懋筠死后迄今,也并无任何纪念他的文字发表,任让他毕生对音乐对国家的辉煌贡献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只能说是他「死不逢时」,善始而未得「善终」,正是这一现代音乐奇才的悲哀。一九三〇年代,中国乐坛上崛起了一位叱吒风云的人物——中华民国国歌作者程懋筠。程懋筠于一九〇〇年在江西省新建县出生,十七岁新建中学毕业后,他的大哥程懋型把他带去日本。他自幼即对音乐有兴趣,考入日本东京音乐学院就读,主修声乐,大学三年级起,兼修作曲。当时他的导师是日本

  • 文章文山洞经音乐简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需章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文山洞经音乐 历史沿革 洞经坛设置 音乐内容 濒临灭绝

    文山的洞经音乐,集古典管絃乐及打击乐之大成,细乐古雅,音韵悠扬,粗乐豪放,高亢壮激,唱腔清越肃穆超俗动听的音色旋律,具有文山民间音乐的特色,与江南流行的古乐有相似之处,实为国乐中的精品,早有仙音雅奏之誉。洞径始起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派沐英由南京率师入滇,沐英坐鎭昆明,分其部属进驻各地。驻军在当地安家落户,其中南京藉人颇多,定居既久,逐渐兴复原藉习俗。一般从军文人,在原藉熟谙洞经音乐者,于闲时会聚合奏,引动一些爱好雅乐的人,也来跟着习练,有人由家鄕带来洞经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