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生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葉夏聲自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叶夏声 自传 革命生涯 著作

    余自民國紀元前八年,時年十五,卽投身洪門,十七歲入同盟會,追隨 國父,致力革命,迄今已四十有五年,此四十餘年中,余除信仰本黨主義,擁護 國父,幷最高領袖外,從未兼跨其他任何派系,致成爲黨中一孤露無依之孽子,顧余殊不以此爲意。曾於民元二間,秉承 國父之授意,制定革命方略,確定黨國旗幟,起草五權憲法,堅持土地國有及耕者有其田之義,謂宜由國家發行債券,徵購非自耕土地,配租與自耕農,以期與本黨平均地權之初旨符合,幷與時代潮流不相違背,均曾蒙 國父嘉許採納,於以奠...

  • 文章蔡元培的革命生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吳君榖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蔡元培 革命生涯 名贤事迹

    「霜葉紅於二月花,故鄕烏桕蔭農家。不須更畏吳江冷,自有溫情熨晚霞。」右爲蔡元培早年的「卽景詩」,首句「霜葉紅於二月花」,借自唐代大詩人杜牧「遠上寒山」七絕結句。雖說是卽景詩,但却意境幽遠,充份流露「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積極向上精神,不愧是革命先進、大敎育家的吐屬。以這一詩印證蔡氏生平奉爲圭臬的:「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孟子)一語,那就不難領悟,爲什麼胡適生前要說:「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古人說的狂狷的「狷」。」因爲,孔子也曾說過:「狷者,有所...

  • 文章勳一位前陸軍部總長黃君墓誌銘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章太炎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黄兴 墓志铭 革命生涯 人物传略

    草昧之世,鄕黨良駿可依也,故漢祖起豐沛,光武起宛平,明之興自濠泗間,其時將相有成名者,皆其族姻故人,此如緣階登高,非其勁捷所藉便也,至如項王孫伯符輩,身出將種,賓從亦多矣,而戲下無元功,獨以奇材俜俠先人所過無敵斯爲卓耳,世又愈變,海陸大通,豪傑之士或往來叨達不常,不依土箸而成光復之績者,有善化黃君,君諱興,字克强,初以諸生肄業兩湖書院,雖善文藝,而自有大度,非政書方略弗道直淸政衰言改革者蠭起,君獨默然,陰求士人有兵事志略者亦下交,山澤宗帥,欲與計事久之無...

  • 文章李烈钧先生与二次革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4期  作者:洪喜美 出版时间:1981-04-02
    关键字: 李烈钧 辛亥起义 袁世凯 二次革命 革命生涯

    第二军军长,起义滇境,终使帝制自为的袁世凯败亡。民国五年以后,李烈钧继续追随中山先生从事护法北伐诸役,开始了另一段多采多姿的革命生涯。六、结论淸末国势凌夷,知识分子参与国是改革的风气日盛。一九〇五年科擧废除后,靑年人或进入新式学堂,吸收新知,备为国用;或直接投身军旅,期以军事救国。推动革命运动的主要组织——同盟会,对新生力量极力吸纳,终于造成革命气候,完成候满目标。李烈钧明年即有志于国事的兴革,以满淸积弱不振,乃由武备学堂而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终亦加入革命党

  • 文章先府君夷午公行狀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趙佛重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赵恒惕 革命生涯 生平事略 人物简传

    府君姓趙氏,諱恆惕,字夷午,湖南衡山人。先世原籍浙江衢州,遠祖北宋淸獻公抃,晚游南嶽,愛其山水,留一子建宅於衡,三傳至忠靖公葵,枝庶蕃盛,遂成巨族。祖裕章公,務農。父甓庸公,爲邑庠生,治宋明理學,卓然儒宗,績學砥行,詳曾農髯先生所爲墓碑。府君生而岐嶷,八歲失恃,爲甓庸公所鍾愛。稍長出就外傅,卽劬於學,就讀湖北方言學堂。未幾,考選送日本留學,先後卒業振武學校,及士官學校第六期。在日鑒於淸政不綱,國勢危迫,因傾心革命,隸名同盟,與先烈黃公克强、宋公遯初,交游...

  • 文章夏之時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夏之时 中国同盟会 革命生涯 北伐 二次革命

    夏之時,字亮工,合江縣人。淸末留學日本,畢業東斌學校步兵科,加入中國同盟會,奉命還蜀,策動革命。以新黨爲滿淸官吏所疑忌,淪下久。初隸陸軍十七鎭爲排長,駐成都。辛亥年四川保路同志會起,之時與黨人陳寬等組西顧報宣盪之,復混跡同志會,密謀起事。旣而知同志會志在保路,不足以圖革命;又聞當局將逮捕蒲殿俊、羅綸等人,以爲有機可乘。部署未定,即被命撤其兵役,暫任留守。七月十五日,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蒲、羅等,並槍殺請願民衆,各路同志軍圍攻成都。之時默察新軍中多憤鬱思動,...

  • 文章蔡松坡先生對中華民國之貢獻——為蔡先生九十誕辰曁逝世五十五周年紀念而作——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張益弘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革命生涯 武昌起义 蔡锷 学术事迹 冥诞纪念

    一 蔡先生的歷史地位去年陽曆十二月十八日(陰曆十一月初十日),是蔡松坡先生的九十冥誕;而十一月八日(陰曆十月十三日),又是他逝世的五十五周年紀念日。「湖南文獻」以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雙十節發行特輯,向我徵文,囑爲蔡先生撰一專稿,義不容辭。(編者按:本刋因湖南同鄕會改組及其他原因一再稽延,至今始出,深以爲歉!)蔡先生不僅是湖南的英豪,實亦爲中國的人傑。他響應武昌起義,創造中華民國於前;摧毁洪憲帝制,保護中華民國於後。在他三十五年短促的生命歷程中,除十七歲以...

  • 文章附錄:擧世景仰的 國父孫中山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93-11-12
    关键字: 孙中山 人物生平 革命理论 革命生涯 诞辰纪念

    一、國父半生在海外的革命旅程國父領導革命歷四十年,半生在海外,艱苦奮鬥;組黨、宣傳、領導起義,百折不撓,終於推翻滿淸,創立民國。隨後討袁、護法,打倒軍閥,致力於國家的統一與建設,並力謀中外不平等條約的取消,豐功偉績,史不勝書,舉世景仰。國父在十四歲時便首次隨楊太夫人到檀香山,在當地外文學校就讀,十八歲才返國,赴香港拔萃書院肄業,其間應其兄德彰先生之召,再度赴檀香山。返國後先後在廣州香港專攻醫學,畢業後即懸壺濟世,並鼓吹革命,到了二十九歲,他為着組織革命團...

  • 文章石青陽傳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期  作者:巴縣縣志 出版时间:1963-06-01
    关键字: 石青阳 人物生平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革命生涯

    石靑陽名蘊光,後以字行,巴縣南里彭家鄕人。淸末應童子試為秀才,入重慶府中學校。越一年之日本,就大野縣長町蠶桑學校習蠶業。丙午謁杳山孫公於東京,遂入同盟會。明年畢業歸國,銜孫公命任同盟會支部理事。淸吏偵察嚴,傾家產,籌設蜀眉絲廠,就南岸為機關,密謀革命。又設蠶桑傳習所於浮圖關,且引日本技師五味政吉諸人陰為之助,四川革命,多發動於此。辛亥爭路事起,楊庶堪、張培爵、謝持、朱之洪諸人謀起義重慶,靑陽率盧漢臣等組敢死隊,與十月二日之役。蜀軍政府成立,改其隊為義勇軍...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