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阳历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阴历和阳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書鳴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阴历 阳历 节气 谚语

    一、前言人类的聪明才智,不管将来进化到何种境界,要想做到脱离地球而生活是不能的事实,于是地球恐将永远是人类居住的老家了。人类记载时日,也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俗称历法者便是,但是也有两个要件,一是必须大众容易共同认知,二是必须有固定的事象为根据,此与三字经上「三光者,日月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一昼夜为一日,就是记载时间的基本单位,用月球盈昃计时为一月的方法,就是阴历的基础,用一寒暑计时为一年的方法,就是阳历的基础,二者计时方法不同,这也就是阴历和阳历差别

  • 文章阳历的二十四节气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朱思光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阳历 阴历 二十四节气

    座。台湾的嘉义县水上乡一座,花莲县瑞穗乡及丰滨乡各一座,大陆广东省南澳县一座,云南省墨江县一座,(这一座最大),另四座查不到资料,嘉义的那座是民国前四年所建,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台湾发行的有纪念邮票一套三张,全是台湾岛上的三座。三、阳历,为罗马人朱里亚凯撒于纪元前四六年创始,(约在我国东汉王昭君和番时),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年三六五天又五时四十九分,分成十二个月,(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每年多出来五小时四十九分,累积四年

  • 文章閏年談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4期  作者:侯問源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闰年 阴阳历 二十四节气

    闰为正,非正则闰,阴阳之有闰,乃为日子日渐短长,必将以闰走向正常,今年阴阳历并闰,同为二月,自一九二八年以来第一遭,其间相隔七十七年,即使古稀之年,亦难得二度重逢,光阴荏苒,人生几十年,珍惜时光,勿使虚度努力勤奋,学术精进,事业发展,社会繁荣,一如所闰年月日时之发展大目标也。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为一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四年一闰,闰年为三百六十六日,闰年之月为二月,则增一日,为二十九日(平年二月为二十八日)。阴历以月绕地球定历法行

  • 文章洛陽西工與呉佩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建筑特色 洛阳练兵

    孚威將軍吳佩孚開府洛陽,歷時八載;河南的鐵路收入,供其消費;河南的壯丁近二十萬人,受其驅使;大小戰十餘次,前後方的戰場都不離河南,河南人的生命財產損失,無從槪算;而戰後遺留之災害,更難估計;是吳佩孚之措施與河南人之禍福,有著密切的不可分的影響與關係,烏可不有記以告後人。

  • 文章願河南安陽洹水商都永恆光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 考古研究

    摘要安陽洹水中游,二十世紀由甲骨證實,爲商代後期首都,且長達二百餘年,西元二〇〇六,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追溯洹河之水,當時必甚豐沛,兩岸船隻來往定甚頻繁,向東到海,往南至河,水運亦當發達,至今又活潑起來。願以後配合商朝服飾、音樂、美術、武藝、舟車、體育,以企業方式開發,定可如宋之清明上河圖,永恆光明照耀於世界。一洹水史地考:甲骨文——《殷契粹編》一〇六·一,有「東洹」。《庫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辭》一〇九,有「西洹」。《殷壚文字甲編》一〇六一,有「洹水」。...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在洛陽如果問「存古閣」,知道的人很少,要是說千祥寺,知名度可就相當大了。千祥寺位於洛陽東關水東岸。這一帶隋唐時代,地名道光坊(里),唐時洛陽縣治曾一度設在這個坊內。千祥寺所在之地,隋時名元壽寺,唐代名昭成寺,內有武后孫女安樂公主所造百寶香爐,高三尺値錢三萬。名畫記云:寺內有張遵禮、程 遜璧畫,西廊西域記圖爲楊延光所繪。昭成寺唐末燬於戰亂。五代,宋、元、廢爲民居。明初重建,名曰「千祥寺」,以至於今。淸代道光年間,馬 恕到洛陽當縣知事,這位馬知縣公務之外,非常...

  • 文章安陽爲中國七古都之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古都之首 河南古城

    居,迺五迁,无定处。」正义:「汤自南亳(商丘)迁西亳(偃师),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杨树建积微居读书记:「殷商徙都计九次,始定于殷(安阳):⒈亳:宁陵、商丘、。2嚣:荥阳、巩县、偃师、斟鄩。⒊桐:内黄。⒋邢:武涉。⒌庇:鱼台。⒍奄:曲阜。⒎殷:安阳。⒏亳。⒐殷。」最后奠都于安阳。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根据考证,二百七十三年,比较正确,因为汤至纣,仅四百九十六年。㈢周朝:史记周本纪

  • 文章洛陽安樂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故乡风貌 区域文化

    洛陽是我國歷史上六大古都之一,建都的時間最長,朝代也最多。相對的,名勝古蹟也就不少了。位於天津橋南邊的安樂窩,是洛陽衆多古蹟中,最爲突出的一處。安樂窩今名安樂村,爲大儒邵康節寓洛陽時的居處,那兒建有邵祠以祭祀這一位宋代大儒。原址本爲五代時安審琦的故宅,宋嘉祐中,王拱辰爲洛尹,這便專誠敦請邵康節來這居住,一住便是四十年之久,由由然不忍去,因名「安樂窩」。康節也自號安樂先生。時遊城中,士大夫爭相迎迓,好事者另外築一室以待其至,因謂之「行窩」。按康節故居在河南...

  • 文章晉陽與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郭象升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晋阳历史 太原新城 基本概况 相关战事

    郭象升遺作晉陽是我國古代的大都會之一,他的舊址在現在的汾河西面,是春秋時代趙國的趙簡子(趙鞅)的家臣董安于開始修建的,歷代逐步擴建,到了唐朝叫做北都,這是因爲唐高祖李淵由晉陽起兵的緣故。唐朝擴建晉陽唐朝晉陽城周圍一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合四十二里),東門望汾河,西門臨晉水(就是現在晉祠的難老泉)李白來游晉陽時,曾有詩說,”閑來走馬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波”可見當時晉祠就近在城西,是一個旅遊勝地。晉陽城裡還有座小城,叫做「宮城」是因隋煬帝(楊廣)做行宮而得名的...

  • 文章安陽市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安阳历史 发展经济 历史重镇 人口交通

    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匯處。總面積七四一三平方公里,總人口五三一萬。轄一市(林州市)四縣(安陽縣、內黃縣、滑縣、湯陰縣),四個城區(文峰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一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市區面積五四三·六平方公,市區人口一〇二萬。安陽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甲骨文」的故鄕,《易經》的發源地。有二萬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小南海文化」,有四千年前遠古五帝中的顓頊、帝嚳二帝陵,有三千多年前的殷商...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