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镇海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鎭海典故與奇聞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浙江镇海 镇海典故 招宝山 江西人

    故鄕鎭海,位於浙江省東部,是寧波唯一的吐納海口,張行周鄕長,曾在浙江月刊八十五期中,談到寧屬六縣文內,把鎭海全貌,扼要地描述出一個完整的輪廓來,洞察之明,瞭解之切,洵不愧爲阿拉寧波同鄕之主編也。鴉片戰爭後,淸朝與英國訂立南京條約,與英媾和,開「五口通商」,開放上海、寧波、福州、厦門和廣州。通商寧波,必經鎭海,因之抗戰前,每天出入鎭海海口;大小中外輪船,不下數十條,滬甬定期航線,每週一、三、五有招商局新江天,三北公司新寧興,及後來加入的新鴻興輪,星期二、四...

  • 文章淸代三百年間之鎭海災異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7期  作者:鎭海縣志 出版时间:1985-10-01
    关键字: 镇海 灾害 干旱 地震 记录

    淸順治三年大旱,自四月不雨至秋七月。是歲五月二十九日太白晝見,七月有星自北而南,不計其數。四年大饑八年,日下有星晝見,歲大饑,斗米五百文。七月二十五日有大星隕東南,光燭暗室。十一年大旱,河底龜坼。冬嚴寒,江水亦冰。十五年三月,大雨雹。十六年大旱,日有大暈圍廣畝許。二月朔日將沈,有白氣一道化爲流星,自南而東墜,長竟天,占爲兵。五月海寇入犯,江南各鄕百姓奔竄,罹害甚烈。十八年大昏,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康熙元年大旱。二年復旱。三年彗星夜見。四年七月,淫雨,颶風大...

  • 文章(故鄉遊記)鎭海招寳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期  作者:基隆客 出版时间:1966-04-01
    关键字: 镇海 招宝山 游记 景点介绍

    鎭海二面臨海,一面帶江,縣城周圍僅十里,原屬彈丸之地,故名勝古蹟不多,足供人遊覽而聞名者,惟有一座「招寶山」而已。山在東門外半華里的地方,高不及千尺,廣未逾百畝,因為旣可遊山,又可玩水,非但外縣人士,一到鎭海,必去觀光,卽本邑人士,也時常登臨,暢遊一番。山頂有一古剎,已忘其名,僧侶數十人居之。建築尚稱宏偉,雖不能同天童、育王,兩大叢林相比擬,然較之本省各地寺廟,則 出多多矣。由山麓拾級而上,半山有亭,備人憇足,再上數百武便是山門,韋馱手執降魔杵坐鎭。進門...

  • 文章憶鎭海井溪廟與井溪小學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3期  作者:嵩年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镇海 井溪庙 井溪小学

    憶鄕居時,嘗翻閱鎭海縣誌,載有「井溪廟記」,惜時隔三十餘年,其尙能記憶者,僅:「九峯山麓有井溪廟者相傳祀郭姓之神,其由來也久焉……敬鬼神而遠之……」此記爲吾邑名士王翰林商榮先生撰並書,文更見於吾鄕上傅井溪廟正殿屛楹,計十二幅,字體與黃自元體相若,名家手筆,畢竟不凡。井溪廟爲吾故鄕上傅之惟一神社,廟前有一潭曰「普濟潭」又曰「佈濟潭」常年潭水淸澈不涸,源自夾河山,廟右側爲泄洩山水之溪流,廟名因之曰井溪,里人奉祀虔誠,所祀神祗,傳爲唐郭汾陽後裔,宋高宗南渡(俗...

  • 文章從地方別名說到鎭海縣地理環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虞彛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别名 镇海 环境 蛟门山 海防

    以前,五方雜處的上海,常見有些獨門獨戶住家門上,釘有一塊上面橫寫屋主籍貫,下寫一個姓字的小牌子,這種牌子的質料,考究些的用硬木板漆泥金,寫上鐵劃銀鈎的字,普遍的爲木刻銅鑄或琺瑯製成,這和現在臺灣住家門牌上,附有某寓字眼一般,有何可談?司是釘有這種牌子人家,絕無土生土長本地人,沒有一家不是寧波人打話「搬攏百姓」,其所寫原籍,幾乎都是地圖上地理書上找不出的地方別名,而地方別名,必有可貴的地方掌故,寫在姓籍牌上,足以標榜屋主有道學氣派,而兼有得水不忘水源修餐,...

  • 文章鎭海「蛟門老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2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蛟门 镇海 传说 眼科 医生

    龍在國人心目中,代表高貴,威望,吉祥,大,凡佔到龍字的,攏總是美好無缺。有喜慶日子,要演一台「龍鳳呈祥」采頭戯,乾旱歉收日子,萬民虔誠央求龍王爺佈施甘霖,解救垂枯秧禾。龍在「十二生肖中」是最巨大一種,也是誰都沒有見過一種,可是却佔了重要地位。今年是龍年,我們處在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臺灣寳島上,象徵着今年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新婚夫婦也都盼望在這一年中,能誕生一個龍子龍女,來光耀門楣。談到龍,使我想在鎭海故鄕,大家都知道,而大家却不曾見到過;奉為神明的一條「...

  • 文章吳吉人與中法之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期  作者:張希爲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宁波同乡会刊 镇海县志 中法之战 镇海招宝山 吴杰人

    第十九期本刊載有基隆客所作「鎭海招寶山」一文,故鄕景物歷歷如在目前,讀後不禁倍增思鄕之苦!但文中渉及吳吉人與中法之戰,與事實頗多出入。爰就所知,略述如下,以求正於方家。據鎭海縣志名宦傳所載:「吳述字吉人(基隆客原文,作吳杰人,諒係誤。)安徽歙縣人。父金盛徙浙龍游。金盛卒,杰年十三,家貧,無以殮。富人姜氏奇其貌,厚資之,且食之於家。粤匪陷龍游,恨姜氏屢以團勇殺其渠,殲姜一門。杰挾少子,握刀突圍,遁;窮三日夜,乃得免。會左宗棠入浙,杰應募,轉戰浙閩間,有功,...

  • 文章廣州市的名勝古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广州市 名胜古迹 石门 华林寺 镇海楼

    不必以衣钵相传;又敎弟子传授『顿悟』之法。此后,他的弟子四出传敎,使禅宗『南顿』一派成为唐代以后我国佛敎主流,又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北宋时,寺内建六祖堂以纪念慧能。南宋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年),宋高宗发诏令改寺名为『报恩广孝禅寺』;十四年后又改『广」为『光』,从此光孝寺之名一直沿用不变。镇海古楼忆春秋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俗称五层楼,始于于明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〇年),顶层前庭柱子上有楹联:万千劫危楼尙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

  • 文章鎭海縣的海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5期  作者:镇海县志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海产 镇海县志》 蛤蜊 紫菜

    鎭海縣三面臨海,海岸豐富,茲據民國二十年版鎭海縣志記載,簡介魚介之屬於後:石首魚 尾鬣皆黃,一名黃魚,魚首有魫堅如石,故名,冬月得之又緊皮者良,三月八日出者次之,至四月五日海郡民發巨艘入洋山競取,有潮汛往來謂之洋山魚。石首魚皮輭肉薄,用鹽醃之破脊而枯者曰鮝,全其魚而醃曝之謂之郞君鮝,皆可經年不壞,通商販於外。春末夏初佐以藏冰曰冰鮮。海族志:石首魚腹下膘可作膠,今以入饌曰魚肚,味甚美,且食之益精氣。春魚 似石首而小,每春三月業海人競往取之,名曰捉春,不減洋...

  • 文章鎭海的寺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镇海寺庙 灵峰禅寺 山水名胜

    鎭海亦稱佛地,蓋有招寳山而得名。招寳山位於東門外海口,主刹爲寳陀禪寺,寺內所供奉的爲觀世音菩薩。殿後有望海樓,登臨遠眺,海天一色。山下卽爲海口,輪帆出入頻繁,宛若穿梭,誠大觀也。其他各小庵,陸續應運而誕生,有上天竺、下天竺、蓮花庵、紫竹林等名稱,以紫竹林稍具規模。半山有魁山閣,亦爲寳陀禪寺所建。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爲觀音菩薩誔辰,六月十九日爲菩薩出家之期,均有香會。遠近各地善男信女來此進香者,必於先一日上山「坐夜」(或稱宿山)人山人海,頗爲熱鬧。行駛寧鎭線...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