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鉴赏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榆林高拱乾觀察臺灣八景詩與臺南連雅堂先生關中紀遊詩謹錄先父雅堂先生著作兩段以實陝西文獻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連震東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诗词 文学鉴赏

    一、臺灣詩乘(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四種第一册二十三至二十四頁)臺灣八景之詩,作者甚多,而少佳構。余讀舊誌,有臺厦道高拱乾之作,推爲最古。拱乾,陝西楡林人,蔭生。以康熙三十一年就任,延聘文人,創修「府志」。秩滿,陞浙江按察使。安平晚渡云:「日脚紅彛壘,煙中喚渡聲。一鈎新月小,幾幅淡帆輕。岸濶天遲暝,風微浪不生。漁樵爭去路,總是畫圖情」。沙鯤漁火云:「海岸沙如雪,漁燈夜若星。依稀明月浦,隱約白蘋汀。鮫室寒猶織,龍宮照欲醒。烹魚沈醉後,何處曉...

  • 文章甲戍春弔韓蘄王墓兼懷梁安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張默君  出版时间:1992-06-20
    关键字: 韩世忠 墓碑 诗词鉴赏

    江聲何漰,山靈何奕赫,正氣何瀰漫,中有忠魂宅。我來拾塵勞,踏瘦靈巖脊。南州碑雨深,北固江潮激。松風展雙拜。淚濶滄溟窄。緬懷南渡後。鐵騎逞羶狄。攘夷百戰威。黃天蕩水赤。大義垂兩間。民彜仰無斁,安國天人姿。英風生姽嫿。慷慨賦同仇。此身幷許國。桴鼓金山高。咤叱驚濤立。一鼓走渠凶。再鼓賊無迹。千秋此豪情。笑指江月白。維時武穆歸。沉寃風波側。狐鼠方盈朝,冥晦乾坤塞。公獨燭神姦。怒震肝腸炙。檜豈勝誅,廷諫雷霆霹。艱危志莫酧。天教赦鋒鏑,策驢湖上去,散作煙霞客,靑史照...

  • 文章吳淑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4期  作者:蘇瑞眞 出版时间:1979-04-06
    关键字: 吴淑姫 身世 诗词鉴赏 考证

    湖州是浙江著名的富庶之地,舊府治就是現代旳吳興縣。東苕出天目山之陽,西苕由天目山之陰,湯湯東來,像兩條白帶,在城中交會,由此流入太湖。相傳溪上夾岸多苕花,秋風一起,落花飄散水上,如棉如雪,故名苕溪。「錦江滑膩峨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在這樣一個富有詩意的佳地,如果沒有女文學家產生,豈不孤負了天然配置呢!好了,生長在這裏的女文學家,在唐代有徐惠與李冶,宋代有陽春白雪詞旳作者吳淑姬,這兩人都是女性文學史上傑出旳人物,可以無須我們爲之惋惜了。陽春白雪詞共有五卷...

  • 文章北魏時代的陶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馮志清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北魏 陶俑 艺术鉴赏 民族融合

    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衆多的展品中,最珍貴而廣受世人注目的,要算是一些陶器展品了。這些陶器,由早期的仰韶粗陶,到唐代的唐三彩,數量多達數百件,而每項製品,形制都生動美觀,各具特色。對一般觀衆而言,從這些古物中,所領略到的,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上的造詣,同時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以這張圖片的陶器來說,是出自北魏時代,距離今天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在當時這是屬於一種殉器,但流傳至今,已成爲一種文化的珍品。陶器在北魏,正進入一個蛻變時期,這個時期的陶俑,有一大...

  • 文章桃源近代詩鈔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郑翘松 诗词 文学鉴赏 永春祠堂

    萬歲山鄭翹松山在縣東數里,相傳宋端宗南奔駐蹕焉。世已三朝隔。山猶萬歲呼。蒼生悲左衽。黃屋恨窮途。草澤無飛將。龍蛇剩狗屠。向來駐蹕處。夜月只嗁烏。環翠亭亭在縣治北,當大鵬山南麓。鄕先賢陳休齋與朱熹講學舊址也。前人半畝遺墟在。當年講學壇。乾坤幾翻覆。風雅日叢殘。草積豐碑沒。鴉嗁落月寒。祇今鄒魯俗。猶自薄儒冠。堤岸謁先從兄昭明墳祠前人人生一失勢。戚屬多乖離。季妻不下帷。植兄自燃萁。何況降服親。隔在天之涯。顏貌素弗謀。詢名尙然疑。欻聞被讒構。憤盈欲裂眉。藉此鯤溟...

  • 文章晚明吾閩名公之尺牘小品(續前)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余承堯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尺牍小品 文学作品 文学鉴赏

    高兆雲客侯官有遺安草堂集與周減齋先生兆身滯海嶠,不獲如魏劭自鬻邸舍,左右先生,已無顏色上對古人,而徒於射鳥樓下,仰睹海月孤懸,哀笳夜起,與三十萬家墮當年之淚,先生亦何必有此高生哉,舊恩縈念,語易傷心,不敢復有所云,淸室風雪,應更多寒,伏維夫子加飡加衣,以待陽春,千萬千萬。與紀柏紫奉別以來,苦憶幾令玄髮白,悔當日風雨中,不審細珍重,浪以談笑擲分陰也,過南浦,過旅堂,知皆有書,迄今僅見富沙驛一札,那能不令人起河山之恨,此時計大兄,在眞冷堂親菊事,當不寂寞,但...

  • 文章破窰淑婦王寶釧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楊振良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王宝钏 寒窑 越剧 折子戏 戏曲鉴赏

    粤劇形成於明代末年,與崑曲有極密切的關係,也特重於表情做工,但除了大花臉外,角色多半是不勾臉譜的。「王寶釧」是粤劇的傳統劇目,其中有不少崑曲牌子,像「鴻雁傳書」中的「減字芙蓉」、「西蓬擊掌」中的曲牌「柳搖金」均是。王寶釧的故事共有十多場重要情節,如「醉經堂」印行的「王寶釧彩樓招贅」內,就有「西蓬擊掌」、「王寶釧投水」、「王寶釧訪窰」、「平貴别窰」、「鴻雁傳書」等十數高潮,至於目前仍在上演的全套「王寶釧」,則由「綵樓擇配」、「西蓬擊掌」、「平貴别窰」、「鴻...

  • 文章文信國之玉帶生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文天祥 玉带生砚 简介 鉴赏

    一、端硯「端硯:端溪所產之硯也。端溪在廣東省高要縣東南,爛柯山(亦名斧柯山)西麓,溪邊石,可製硯;唐、宋時已採硯於此。蘇易簡硯譜:「端溪有斧柯、茶園、將軍池,同在一溪,惟斧柯出者,大不過三、四指,最津潤難得,茶園次之,將軍又次之。」又端溪硯譜云:「肇慶府東有府柯山,峻峙壁立,下際潮水,自江湄登山,行三四里,卽爲硯嵓。先至者曰下嵓,又上者曰中嵓,又上曰上嵓,上嵓轉山之背曰龍嵓,自山之下分路稍東至半邊山諸嵓,西南沿溪而上曰蚌坑。石以下嵓物上,中嵓、龍品、半邊...

  • 文章李白其人其詩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李白 人物传记 诗词鉴赏 身世考究

    唐代大詩人李白,他的一生,就像一幅炫耀的圖畫,就像一支響亮的樂曲,也就像一首富於旋律的詩篇,更像一場迷離奇幻的電影。李白的生和死以及他的身世都成爲千古的一個謎。後世的文人們、詩人們、學者們,費盡了心思、智力來硏究、來考證、來推想,旁徵博引,終於得不到一種正確的答案或完整的結論。他眞是一個在我國全部歷史中最傳奇的、最令人嚮往的、最令人感興趣的人物。這也難怪,在李白的當時,人就已經搞不淸他的來歷和一切,甚至於他自己知道不知道也成了問題;到今天,距李白之死已經...

  • 文章蔡琰「悲憤詩」的悲劇意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劉蘋華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蔡琰 悲愤诗 悲剧意识 诗词鉴赏

    蔡琰(蔡文姬)是漢代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以文才著稱。她的事蹟記載於「後漢書」的列女傳」中。在「後書」的傳記中,保存了她自敍生平的兩首詩,分別以楚辭體和五言體寫就,兩首都叫做「悲憤詩」。筆者謹就五言題「悲憤詩」中,作者自敍被擄居胡、棄子返家,與託命新人的歷程,摘要敍述於後。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去欲圖篡弑,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尸骸相...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