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邵雍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邵雍(康节)学说概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6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7-06-25
    关键字: 邵雍 学说 洛学 轶事

    邵雍学说的渊源邵雍字尧夫,为北宋一大道士。(一〇一一—一〇七七)其先范阳人(今河北大兴涿州境)生当宋室之盛世。据宋史「道学传」称:其曾祖令进以军职逮事艺祖,始家于衡漳(今河北曲周,肥鄕间)。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先生幼从父迁河南,即自雄其才,力慕高远,谓先王之事必可致。初居河南辉县苏门山,百源之土,布衣粗食,于躬炊养父之余刻苦自励者有年。已而叹曰:「昔人尙友千古,吾独未及四方」。于是,踰河汾涉淮汉,周游齐鲁宋郑之墟而始还。时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授以图书

  • 文章安樂窩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1期  作者:邵雍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北宋 邵雍 《安樂窩吟》

    北宋邵雍《编按》黄公思恭晚年对北宋儒道大学者邵康节极为崇敬,尤喜爱其《安乐窝吟》因而特请善书的程云南为他书四幅隶书条屏悬挂在他卧室中,谓:「憩息之次朗吟一过,兴趣陶然自得」也。安乐窝中四长吟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太平自庆何多也,唯愿君王寿万春。安乐窝中诗一编安乐窝中诗一编,自歌自咏自怡然。陶镕水石闲勋业,铨择风花静事权。意去乍乘千里马,兴来初上九重天。忺时更改三两字,醉后吟哦五七

  • 文章養生歌謠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8期  作者:任芳文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养生 保健 歌谣 邵雍

    忍为妙。科学养生早做起,贵在常年坚持好。请君牢记养生歌,益寿延年乐陶陶。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宋 邵雍

  • 文章邵康節學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邵雍 趣闻 生活哲学

    邵康節先生號稱百源學派的開山祖,百源就是我的故鄕百泉,在口語中我們直稱之爲泉上。在我們的故鄕,不作興稱他爲先生,大家都叫他邵夫子。邵夫子的祠堂就在百泉邊上。這一派湖水淸澈見底,鑑照冥思,眞可以使人「明心見性」。邵夫子就是因此而留駐湖上,並且在蘇門山上築有安樂窩一窟,是我頑童時代常往徜徉的所在。說是窟,一點也不錯,劈開赤崖一片,略可避避風雨,便是邵夫子的安身立命之處。小時候不懂得什麼大道理,只愛這地方淸涼,湧身往崖下石床上一躺,仰看赤雲片片,釜鑿之痕宛然,...

  • 文章「百源學派」邵康節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邵雍 宋明理学 人物思想

    邵雍(公元一〇一一—一〇七七)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祖德新,父古,皆隐德不仕。康节幼从父迁河南,居苏门山之百泉,即自雄其才,力慕高远,谓先王之事必可致。布衣蔬食,躬自,养父之余,刻苦自励。蓬荜瓮牗,不避风雨,而怡然自乐。已而叹曰:「昔人尙友千古,吾独未及四方。」于是踰河汾,涉淮汉,周游齐、鲁、宋、郑之墟而始还。时北海李之才(挺之)摄共城(河南辉县)令,授以图书先天象数之学。富郑公(弼)、司马温公(光)等退食洛中,为市园宅,乃自苏门迁往洛阳定居。每出乘小车

  • 文章邵康節的安樂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2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邵雍 安乐窝 爱国 治学 哲学

    邵康节是邵雍的諡号。在那个时代凡有功于社稷的士大夫,死后皇帝都会加封一个赏号;代表自己的光荣,后人对他尊敬,多隐其名而呼其号,反而使号比名知道的人更多。据解说:「温良好乐曰康,能固所守曰节。」从文义可知这个封号,对他的作人品格有多么的重视了。邵雍字尧夫,生于宋眞宗大中祥符四年,干支辛亥,即西元一〇一一年。祖籍范阳(河北涿县),曾祖父邵令进供职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军队里,因而搬家到衡漳(曲周)。祖父邵德新,精通书礼,隐居不仕。雍幼年跟随父亲古再度徙共城(河南

  • 文章(故鄕風情)懷鄕亭 楹聯並序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6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95-04-03
    关键字: 百泉 乾隆 薛仁贵 邵雍

    西湖」之誉。其游览区广袤二千五百余亩,湖水周围三万四千平方公尺,在我国即以湖胜著名,更以古蹟传世,骚人墨客,都以此山水秀丽品题诗文及游览或隐居者为荣幸,湖以传人,人以湖传,相得益彰。·百泉湖之一角品题墨迹,有苏轼、赵子昂、岳飞、元好问、唐寅、郑板桥等人手书,及乾隆之御书御碑等石刻,三百五十余通。隐者故址,有晋人高士孙登之啸台,宋代理学家邵雍之安乐窝,元人贤相耶律楚材之梅溪,明人志士彭了凡之饿夫墓。另有名士通儒,达官显臣,如阮籍、嵇康、薛仁贵、李之才、苏轼

  • 文章径路宽广的邵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董金裕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邵雍 林县 理学家 北宋 人物生平

    北宋五子周、张邵、二程,一降而为有宋五子周、张、二程、朱、于是邵雍(尧夫)便被摈于宋代理学正统之外。所以然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乃是邵雍之学源出道敎,其所讲的先天象数之学又与儒学正统不同辙,邵雍其人其学遂为人所轻忽,实则邵雍之学虽出方外,然多本于其所自得,显与逃世者异趣。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邵雍传云:「雍探骥索稳,妙悟神契,洞辙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黄百家在宋元学案卷九百源学案上中也谓:「先生之敎,虽受于之才,其学实本于自得。」故程颢乃推赞他为振古

  • 文章輝洛遥遥兩樂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安乐窝 百源学派 洛阳 邵雍 辉县

    宋代大儒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迁共城。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不读,始为学,即刻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壮游四方,所见极广。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访道:「你想学一些物理性命之学吗」雍答道:「愿意!」这一来,便拜李之才为师,尽学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及六十四卦图像之学。后来曾两次以遗逸被荐,授官均不赴;读书辉县苏门山百泉上,耕稼自给,名其居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凡宗其学者,称为百源学派。今辉县的安乐窝

  • 文章邵雍的生平与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8-07-30
    关键字: 河南先贤 邵雍 政治思想 先贤传记

    一、生平事略—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河北大兴县)人,幼年随父古徙共城(河南辉县),生于宋眞宗大中祥符四年(西元一〇一一年),卒于神宗熙宁十年(西元一〇七七年)。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但三十七岁以后,即隐居以习道,终身未尝入仕。共城令北流李之才,闻雍好学,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对曰,愿受教,遂师事之。子才授以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及六十四卦图像。雍以高明之资,以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情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