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迹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戚繼光浙江平倭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2期  作者:章進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戚继光 倭寇 凯歌 遗迹

    沾染坏习气的一槪不要,只剩下三千人。这三千人绝大部份是年轻力壮、有武艺基础的农民和矿工,训练经过几个月,就成了一支以一当十的劲旅。这支军队后来扩展到一万多人,和倭寇进行大小战鬪共八十余次,歼灭倭寇达一万余人,从此人们称誉戚继光率领的明军为「戚家军」。戚家军在每次战胜倭寇后都大唱凯歌,以保持饱满的士气和高昂的鬪志。其歌词如下: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六、有关戚继光的遗迹

  • 文章襄阳城的三国遗迹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6期  作者:徐尚禮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襄阳 三国遗迹

    三顧茅廬隆中對 多少風流人物

  • 文章韓愈與潮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古錚劍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韩愈 潮州 驱逐鳄鱼 遗迹

    鳄复肆虐……令二吏往捕,得而戮之。明初鳄鱼复来潮州,夏侍郞元吉,令鱼舟五百只,各载矿灰,击鼓为号,闻鼓声起,渔人齐复其舟,奔窜速避,少顷如山崩龙战,至暮寂然无声,鳄鱼之类皆于海滨,其类尽歼矣,自是潮无鳄鱼。按,潮无鳄鱼,始于明初,此说并不详实。潮无鳄鱼是因为汕头建埠,把韩江水引入大海,韩江水浅,这正好给夏元吉歼鳄创造了有利条件。关于韩愈在潮州的遗迹,这里着重介绍三处。一是城南的扣齿庵,和韩昌黎伯庙比邻。「扣齿」是潮语,拔牙的意思。传说韩愈在潮州常与高僧大顚

  • 文章防城縣的南明遺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許靖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防城港 南明遗迹 南明兴王 诸王南逃 亲王遗迹

    我國這部浩繁的史乘,也是一部中華民族生存奮鬥史。歷代各朝不斷的抵抗外族入侵,以維護我國的道統與民族滋生繁衍。明末時,淸兵入關,有南明三王奮力反抗,達十數年之久。筆者追念先民事蹟,感懷史實,略述三王興亡事,以期鄕人追思,維護我民族文化傳統。一、南明三王的興亡自李自成攻陷北京及淸兵入關後,明代宗室及遺臣,多輾轉南下,於是有福王、唐王、桂王的相繼爲諸臣擁立,爲明代抗淸的最後掙扎。㈠福王:北京陷落,思宗殉國,明代的南方諸臣即擁立福王由崧即位南京,是爲弘光帝,史可...

  • 文章河南新野關羽遺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新野关羽遗迹 景物记述 遗迹三处

    河南新野爲三國時代蜀漢政權的發祥地,蜀漢初建都於新野。南陽在蜀漢政權領土內,斯以有劉關張三顧茅廬拜謁諸葛亮之舉。新野有關羽遺蹟三處,現簡述如左:一、關羽演水軍處:劉備駐屯新野期間,拓賢納士,廣募兵丁,其水軍由關羽率領,在城北淯水河。當時水深浪平,頗適合訓練水軍。該處往昔有石碑,上刻“關壯繆演水軍處”豎立水岸邊。二、關羽拴馬處:新野城關鎭城西路側漢城小學院區內,有古桑一株,高四米許,主幹直徑一米餘,傳爲名將關羽所植,亦傳爲關羽拴馬之樹。後受稽古者所珍愛,加...

  • 文章秦始皇「直道」遗迹的考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高仲謙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秦直道 路线 遗迹考证

    上瓦砾很多,下掘数尺都是瓦砾层,间有花纹砖瓦出土,路傍堰边也时有残破瓦质水管露出。遗址上有两个突出土台,东名望母台,西名承水台,中间稍低称亮马台。按汉代记载,甘泉宫中有通天台高三十丈,今承水台址犹高十米,谅为汉代通天台遗址。望母台南有石础、石猪刻工古朴。台西沟叉间有城墙遗址。七里外的蒋家沟山边,断断续续有故城矗立…这些遗迹,可以证明为秦林光宫及汉甘泉宫遗址。甘泉宫在甘泉山南麓,诸峯在后,一峯较高名花圪墶,高一千八百米,路边直上约四十米,坡势平缓,可行牛车。四

  • 文章羅惇曧先生遺扎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康保延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罗惇曧 遗札 史料遗迹 跋语

    文中墨寶,乃民初吾粤順德名詩人羅癭公先生之遺扎也。先生諱惇曧字掞東,號癭公,父家邵公,係翰林院編修,幼承家學,聰頴逾人,咸以神童呼之。及長,就讀廣雅書院,後從南海康長素先生游,係萬木艸堂高材生,中淸光緖癸卯副貢,以優貢官京曹。民國肇造,曾任總統府及國務院秘書等職,又嘗任袁寒雲師。工詩詞,與當時名流林琴南、易實甫、顧印愚、夏曾佑、陳散原、樊增祥等詩家,先後結集於詩社。民四年,袁世凱稱帝,感國事多難,苦無良策,自此縱情詩酒,留戀戲園,旣賞識程艶秋坐科之時,復...

  • 文章殷墟的兩種珍貴遺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殷墟 遗迹 演讲报告 花土 皮鼓

    可见而且可以拿到手上欣赏,只要有机会去参观,都可以看到。今天我不讲其中的任何一种器物,而在这十数种器物之外,选择两种不常见也可以说是很难见,而且目前已经无法可见的珍贵遗迹向诸位先生报告,这两种珍贵遗迹,就是花土与皮鼓。借此不但可以说明了中原的古代文化是如何的优越,并且也可以说明了现代安阳人的考古技术是如何的精湛。一、先从花土讲起花土就是木器的痕迹,所谓木器,也可以说是漆器,因为器物的本质是木头,雕刻成功之后附有红色的漆,虽然经过三千多年,看起来仍甚鲜艶,可惜

  • 文章玄奘故里及其遗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趙知人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玄奘 故里 遗迹 慈恩寺 大雁塔

    表示追悼这一代伟人。三、玄奘译经处谈到玄奘的遗迹,在他去西方取经的沿途,所过之处,虽然也曾有不少的传说;但多湮没不彰。因为他囘国后,留在长安(今西安)最久,倒是在这里却有许多可考的遗迹。最著名的,就是他译经的地方——「慈恩寺」。慈恩寺,在今西安南郊,离城约十余里,它原是隋代的「无量寺」;后来唐太宗为其母文德皇后祈福,加以重行修建,因乃改名为慈恩寺。玄奘便在这里从事翻译佛经工作,所以寺内现尙遗有三藏椅和三藏砚等古物,弥足珍贵。寺中还有一座远近知名的「大雁塔

  • 文章洛陽宮室最壯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方誠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宫室遗迹 历史典故 古迹传说

    之能事。又自西京至江都(即今之扬州),筑离宫四十余所,轻浮奢侈,好大喜功,终于灭亡。唐太宗时,亦常幸洛阳宫,后经安史之乱,以至黄巢之祸,遂使旧都文物,荡然无存。其后连直五代纷扰,旧时英华,遂之泯灭。目前洛阳城内,已无旧都痕迹。洛阳西宫:在洛阳宫室遗迹中仅存小屯旁之西宫。西宫按为三国魏都之所在地,当时建有翠微宫及芳林园。至晋,石崇曾筑金谷园,以藏其爱妾绿珠。今此园旧趾界于飞机场与陇海铁路之间,由西车站有支线可达。红叶题诗:至隋炀帝时大兴土木,筑宫称紫苑。唐时之上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