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思缅怀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母親節的懷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韓梅林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父母故事 怀念母亲 追思缅怀

    我是山西省徐溝(現清徐縣)縣北尹村人,但我出生外省,受教育在外省,工作也在外省,現在退休也還住在外省(北京市),很想回故鄕看看,一直也沒有機會。現在母親節到了,我一直思念著母親,雖然她離開我們已有二十年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卻經常閃現在我眼前,有時在夢中,夢見與母親相會,其樂融融,夢醒之後,依然牽掛不已。母親的名字是趙劍秋,吉林省永吉市人,母親在永吉師範學校畢業後,隻身來到哈爾濱,起初住在生活富裕的表哥家中,不久在中東路鐵路局找到打字員的工作,自忖不可貪圖...

  • 文章介休侯爲游擊抗日壯烈殉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李仙舟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侯为 抗日英雄 追思缅怀

    附註:本文依筆者記憶及幷參考地方誌編撰而成。

  • 文章懷戴海容將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7期  作者:張愾仇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戴海容 生平事迹 追思缅怀

    戴海容將軍,字涵之,天門東鄕人也。民前一年元月出生於東鄕白湖口東方之東湖口。按白湖口,位於小襄河之北(乾驛之北),縣河之南,漢川刁汊湖之西,楊林口之東,原爲一片汪洋之大湖,終年白浪滔天,故名白湖。後以漢水經常決堤,湖被泥土淤塞,地位年年升高,逐次築成堤院,明淸以還,白湖已不復留有痕跡矣。故先父月濤公有詩曰:「居在白湖不見湖,白湖田已變膏腴……」東湖口之名,蓋白湖東邊之口岸也。東湖口有一水閘,閘外爲縣河,閘內卽大有院,而行政區則名大有鄕,閘內有一水溝,可通...

  • 文章追懷贛籍戲劇大師姚一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周仲超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姚一苇 追思缅怀 江西戏剧 剧作成就 学生追思

    新建 周仲超一、江西劇藝的歷史地位我國的劇藝創作,江西人佔有重要地位,如湯顯祖即爲我國享譽中外,比美莎士比亞的唯一者。湯爲臨川人,因不受權相張居正羅致與其子伴讀,使湯屢試不第;張死後其乃得中進士。任浙江遂昌知縣時,因縱囚放牒削籍。(將其考試功名均削除,甚於永不錄用)其所著「玉茗堂四夢」中「牡丹亭」杜麗娘故事,德漢學家洪德生譯成德文,於德演出掌聲雷動,湯名大震。英譯其「遊園春夢」演出,亦爲轟動,將他和莎氏並論。在俄演出亦然,使我劇藝創作,光耀異域。餘如新建...

  • 文章我對閰伯川先生的感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貟貞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生平简介 著书立说 追思缅怀

    前言閻錫山(字伯川)先生兼進山中學的校長,因爲進山中學是他在大陸一手創辦的學校。我曾就讀進山中學,我對閻伯川先生的人格、品德、學識、思想、膽識、細心、務實、偉大的精神及功勳,早就欽佩不已,感念不已。歷年來,各界人士對他的豐功偉績,和立言、立德、立功,以及他的著作等,多有爲文感念和加以讚揚者。但我卻不敢作如此想,因爲我是他的學生,年齡相差很多,接觸又少,一來爲自己校長吹噓,怕引人誤會,二來接觸不夠深入,怕說錯了話。月來讀《閻伯川先生要電錄》《閻伯川先生感想...

  • 文章懷念徐永昌將軍——親情、好學、人生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徐永昌 追思缅怀 生平简介 优良品德

    徐將軍名永昌、字次宸、山西省崞縣人,一八八七年生。父母早逝,孤苦無依。義和團事件,八國聯軍進北京,太后偕光緒帝後西走,經山西大同。隨員徐樁齡義助,得入清軍,嗣於武衛左軍隨營學堂,陸軍部將校講習所,陸軍大學第四期畢業。民國五十三年任國民軍第三軍旅長,十四年任師長,十年任軍長,十六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十二路總指揮,十八年任綏遠省主席,十九年任河北省主席,二十年任山西省主席,二十四年晉陸軍上將,二十六年任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二十七年任軍令部長,三十六年任...

  • 文章敬悼王公璵先生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0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4-05-15
    关键字: 王公玙 生平功绩 追思缅怀 感恩 悼词

    可敬的公璵先生,於民國七十二年七月十七日晨,溘然與世長辭了,惡耗傳來,無論識與不識,莫不同聲一悼,尤其淮海同鄕更是哀傷不已,自動前往吊祭此絡繹不絕,紛紛論及他的道德文章,待人接物,爲官廉正,在在顯示他功在黨國,愛存梓里。從悲悽蒿薤聲中,益發使人追思與崇敬,非一般常人所可比喩的。在我認識這位長者卅餘年中所了解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至誠至正擇善固執的行道精神。淵博審察的學養,寬厚仁慈的胸懷,謙冲恢宏的度量,淸風亮節的情操,足以風範後世,玆誌所知,以申哀...

  • 文章緬懷蔣宋美齡夫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尹方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宋美龄 往事回忆 追思缅怀 感怀诗文

    美德高標氣質優,齡和松鶴亦千秋;故宮敎室親書畫,儒雅廳堂手澤留。倡導王羲董巨意,提昇北溥南張修;若從書藝論才調,春夏秋冬入上流!

  • 文章光風霽月 典範長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劉儒超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郭衍宾 往事追述 抗战时期 教学著作 追思缅怀

    余負笈從恩師求學,是青少年時期,正值抗日烽火正殷,時先生長大麻中學,其為人忠誠正直,清高廉潔,治學嚴明;夙懷教育救國之理念,致力於振興祖國之教育事業,培育英才,夙夜匪懈,身教言傳,兢兢業業。恩師為百年樹人之大計,親赴南洋募集資金,擴建校舍,聘請良師。廣招學子,整頓學風,對桑梓教育事業,殫精竭慮,貢獻良多,贏得邑人之尊崇,桃李之敬佩,學校成績斐然。余讀麻中三載,受先生之品德言行,謙虛好學之感化至深,因而養成刻苦求學,孜孜不倦和勤儉習性,故在學業上如百尺竿頭...

  • 文章追懷曾寳蓀校長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周瑩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曾宝荪 艺芳女校 追思缅怀 教育事业 抗战时期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眞是「藝芳」在自由地區師生們快樂歡欣的一年,因爲是年我們的校長、約師是齊慶七秩晉七華誕,而且恰是母校誕生半百之期,由於兩老與藝芳有不可分的淵源,因而校友們把三個大典合而爲一,特於是年十二月廿九日下午三時起,假婦女之家展開一連串的慶祝活動,當此良辰,謹述所感,以資紀念。吾敬吾師校長雖非國民黨員,其家屬對革命建國時代的新觀念極其具備,以校長爲一女性,小時未給包脚。稍長卽開風氣之先,准她上私塾及女學堂讀書,並出洋留學。她本人囘國卽決定抱獨身主...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