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越剧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人艷説荆釵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越剧 南戏 《荆钗记》 王十朋

    作为南戏新编系列工程之一,由温州市越剧团演出的越剧《荆钗记》在去年冬天举办的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上捧走了十八项大奖,今年九月底该团赴北京演出引起轰动,载誉归来途中南下沪杭,使久经沉寂的剧坛终于骚动起来,成为当今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新的兴奋点。连日来几家电视台竞相播放记者采访温州文化部门的领导、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节目,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遗忘已久的温州南戏,也开始成为普遍谈论的话题。「乡人艳说荆钗事」,如今的「艳说」已不单是「乡人」,「艳说」的范围也不单

  • 文章最樂暇時聆鄕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4期  作者:裘文光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越剧 施银花 唱片 旦角

    记得八、九年以前,我们裘氏家族在台北福禄寿餐叙,席间,全晋兄提起他家里珍藏着一张最老的家鄕戏「碧玉簪」唱片,大家听了都很兴奋,希望有一天能去他府上一饱耳福。我问他是不是施银花灌唱的。他说好像是她。施银花是女子越剧开山鼻祖,四大名旦之魁。在五十年左右,坊间可买到呜凤唱片公司发行的一张录制另外三位名旦的唱片,有姚水娟的「化缘认妻」,筱丹桂的「拷红」,袁雪芬的「断肠人」与「天上人间」等,惟独短缺这位魁首的,我于足和全晋兄商量借他的唱片来录音。后来我到全晋兄府上

  • 文章破窰淑婦王寶釧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楊振良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王宝钏 寒窑 越剧 折子戏 戏曲鉴赏

    粤劇形成於明代末年,與崑曲有極密切的關係,也特重於表情做工,但除了大花臉外,角色多半是不勾臉譜的。「王寶釧」是粤劇的傳統劇目,其中有不少崑曲牌子,像「鴻雁傳書」中的「減字芙蓉」、「西蓬擊掌」中的曲牌「柳搖金」均是。王寶釧的故事共有十多場重要情節,如「醉經堂」印行的「王寶釧彩樓招贅」內,就有「西蓬擊掌」、「王寶釧投水」、「王寶釧訪窰」、「平貴别窰」、「鴻雁傳書」等十數高潮,至於目前仍在上演的全套「王寶釧」,則由「綵樓擇配」、「西蓬擊掌」、「平貴别窰」、「鴻...

  • 文章再谈越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越剧 红楼剧团 地方戏

    自大陆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来台演出后,有关「越剧」的起源或越剧人物之传奇;散见于报章杂志。若要说越剧之起源,应该去问老一辈的赚县鄕亲,才可明其底细;笔者虽逾古稀之年,还不敢说这句话。因笔者生长于斯,大约在九年多前,有人问我有关越剧的事;故曾在浙江月刊一八六期发表「谈越剧」的短文,把所知约略敍述,但不敢胡乱吹墟。近来有说越剧前身原是「的笃戏」、「莺歌戏」(莺音应读)、「秧歌戏」,越剧前身是的笃戏,是不会错;若说是「莺歌戏」、「秧歌戏」,还不敢确认,因为「莺歌

  • 文章越剧的兴起与没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周靜 出版时间:1980-03-06
    关键字: 越剧浮沉 戏曲流变 红牌演员

    浙江「越剧」,原名「的笃班」,柴蕚在「梵天庐丛录」中说「的笃戏或曰小歌戏,肇始于吾浙之嵊县。在初原是一种歌曲,敲板按拍,娓娓动听,是以彼处戴盆荷蓑之夫,皆喜歌之。……民国二年,嵊西童家村有王栖老童大砲者,将所歌各曲,编排戏文,登台试演,演情浪态,过于花鼓戏。……邑令以有伤风化,出示严禁,地方败类,从而庇之,反较未禁前为盛。日久禁驰,劣伸如选集各班名角,于嵊城江西会舘开设振业戏团,座位常苦不容,未几,风行各地,若沪、杭、绍等处,亦陆续开园演唱。」从上面这段

  • 文章我所认识的越剧皇帝朱凤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3期  作者:艾文 出版时间:1981-03-06
    关键字: 越剧皇帝 朱凤卿 绍兴戏

    越剧名伶朱凤卿,她眞正是自幼坐科习绍兴戏,受名师指点,反串小生,早在民国卅四年就已红遍江南各省,来台湾后,更是享誉全岛,而被公认为「越剧皇帝」。朱凤卿演吕布时剧照(左立者)记得笔者幼小时,在家鄕绍兴,经常被外婆牵牢小手,登上一辆高高的人力车去「看戏」!外婆看戏时总是找我为小伴,而我却贪的是她老人家手帕里的——芝麻饼、糖、还有切成小段的甘蔗……等。长大后,祗知道自己小时候看过越剧,却没有太深的印象。越剧原名为「的笃班」,因为其中主要的乐器是两块板拍子打出

  • 文章越剧皇后筱丹桂(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6期  作者:茜茜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越剧皇后 筱丹桂 凶手伏法 张春帆 饮恨而死

    我的外甥女。」张春帆到这种地步,还是泯灭了良心。筱丹桂服毒的消息,很快地传了出去,于是袁雪芬、竺水招、徐玉兰、徐天红、焦月娥、傅全香、张湘卿、范瑞娟都赶了来。当这些越剧姊妹赶来的时候,筱丹桂已经断了气,遗体车进了太平间,太平间里是一片哭声,但张春帆是不知去向了。张春帆眼看筱丹桂已断了气,他便想起饼干箱里的那半箱金条了,他要赶快把那金条出后门,他也自然知道事情已经閙大,那末三十六着,溜是上着。徐玉兰和筱丹桂的感情一向最好,她当时在太平间向众姊妹说:「我们丹桂姊姊

  • 文章越剧皇后筱丹桂(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5期  作者:茜茜 出版时间:1971-05-30
    关键字: 越剧皇后 筱丹桂 钱春凤 “的笃班” 国泰剧院

    的钱。以「茶房」起家的张春帆,也渐渐在上海这个窜头上红起来了,他除了带班子之外,还兼带做一点生意。越剧圈子里是本来没有他这个人,但因为筱丹桂的关系,他也居然挤进了一份。等到国泰舞厅改为国泰越剧院,这才使他的地位更其巩固。筱丹桂捧捧他,把剧院的大权全都交给了他,给他的名义,是个经理的头衔。张春帆已经从短打阶级一变而为长衫人物,但永远改不过来的是他的不成样的脾气。走起路来,不是拾着下摆,便是拉着裤子,而且那件长衫又肮脏不堪,不论坐在那里,一只腿必跷起,踏在枱面

  • 文章从的笃班到越剧(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裘澤人 出版时间:1985-02-10
    关键字: 的笃班 越剧 戏剧发展 演员经历

    续上期)当时上海的中小型剧场,如通商、老闸、浙东、大来、天香、永乐、天宫、龙门、卡德、南洋、金都、光华、国泰、国联、丽都、同孚、皇后、九星、明星、大中华、恩派亚等等,陆陆续续地都被越剧姊妹们占领了,最热闹的时候,全市日夜两场同时演出的竟达四十余家之多!姚水娟不但是抗战后第一个到上海,也是第一个开始用编导制排演新戏,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而且她在上海长期与诸大名旦打对台,始终据于优势。三花因盛开之期已过,固然不敌一娟,即使曾有「一娟不如一桂」之说的筱丹桂

  • 文章故鄉拾穗(八六)雜憶——灘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56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1-09-15
    关键字: 滩簧 常锡文戏 《王百万叹穷》 越剧

    规模与「申曲」「越剧」相伯仲,在固定戏院内之舞台上演出,演出之戏码,除每天一本之剧本外,尙有长篇剧本,连续演出数日或十数日者,剧团之开支,完全依票房收入维持之。滩簧所演之剧本,据记忆所知,大约为:庵堂相会、借黄糠、杀子报、同恶报、六月雪、白马驼尸、秦香莲、珍珠塔、万花楼、王百万叹穷、李三娘磨豆腐、棒打薄情郞、珠沙痣、碧玉簪、小白菜、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玉蜻蜓、翠屛山、刁刘氏……等,此均系依据流传民间之通俗章囘小说演义或故事而编写者,寓有敎忠敎孝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