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货币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錢從那裡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廖寶惠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货币历史 制度变迁

    上古之时,以有易无,无所谓货币也。及至渔猎时代,则以贝壳石刀为货币,耕种时代,则以农器为货币,嗣后交易日繁,渐感不便,人类智识,逐渐进化,发明金属,故以金属制为贝形刀形铲形,作为交易之媒介,是为贝壳石刀农器而进为金属货币时代,此即金属货币之滥觞也。殷周之世,又变其形式为空首、方足、尖足、圆足,其时封建制度,铸币之权,在于列国,诸侯各自为政,故所铸之币。其形式轻重,大小各有不同:有纪地者,如涅金、安阳、山阳等;有纪値者,如虞一金货、二金货、安邑一金货、二金

  • 文章重慶米亭子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重庆 米亭子街 简介 关岳庙 货币

    米价后,就把米送到官斗处去衡量。然后由米贩送到家中,交货取款。米亭子每天售卖的山米,为数颇多,官斗处与庙方的收入亦不少。官斗处每量一次米,总有括落在斗器下大簸箕内的,这些多余落地的米,就是官斗处的收入。而米亭子的庙僧,则每天要向米贩取一小碗米,作为市场租金,为数亦丰。因此米亭子庙方的收入,较其他庙宇为大,仅米租一项收入,即可应付一切开支,尙有余存。该庙在农历年终时,还要发放贫民赈济米票,用以救助贫民。民国纪元前后,重庆一般通用的货币是银锭、银元、铜元、小钱等

  • 文章談談五十年前通行的輔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3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回忆 货币 辅币 铜钱 银元

    十角为一元,后者却要十二角为一元,而且是「游动汇率」,每日由银钱业挂牌,昨天是十一角另十个铜板换一元,今天却要十一角另十五个铜板,此亦所谓升値——银角子是算小洋。不过有一点在当时却是世界通行,就是金银铜铁之分,金元银元铜元,通行世界各国,是亦「货币伦理」欤?当我国大陆沉沦经济紊乱到那般程度,而金圆券后仍发银元券,无怪某党国元老喟然叹曰:「恐怕要发铜元券了吧?」可见此伦理观念仍在也!自科学昌明,新金属不断发现,于是曰铝、曰镍、曰合金,亦可谓币界大乱,大小不分

  • 文章淸末至民国东三省的货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黃恒浩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东三省 中国货币 外国货币 银本位 金本位

    辽吉黑三省关于币制早年并无差别,直至前淸末叶一切交易都以吊言。乃是几百几吊,几十吊几千吊。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槪用制钱。其最初行使之制钱,大小颇为均匀,且甚光滑,钱面所铸年号等字甚为淸晰,与内地直鲁各省所行使的制钱相同。其后私造充斥,大小不匀,厚薄亦不一致,和以前所行使的相较,约为三分之一,已不能再小,因名之为鱼眼钱。大宗交易多用银两,乃甚为不便。至光绪三十一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积极整理财政,创设东三省官银号,发行纸币,并由银元局铸造小银元和铜元。当时

  • 文章江西省货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丁張弓良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郡县制 地理位置 通用货币 铸造制钱 货币

    台北市集币协会理事长,她收藏全国纸币,尤其对江西钱币和纸币,更具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而收藏得特别丰富。其次她对军用钞票有特殊的喜爱和专长,她先生在前方工作时,她便在后方默默做她的收藏废钞工作,她将收藏的军钞著有「中国军用钞票史略」一书,采用中英两种文字和彩色图案,内容非常丰富和精美,从开国革命前后,经北伐、剿匪、和抗战各时期所发行之军钞,作有系统之介绍,是一部以实物来证的近代史蹟的典籍。也是中国第一部军钞书籍,行销于国内外。她不久将以「江西省货币」写成专书,她

  • 文章「周代山西古錢」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5期  作者:石鍾琇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货币的发展 金属货币时代 经济发展 《周代山西古钱》 相关历史

    上古原始社会,人类处于自给自足时代,彼此之间并无物品劳务之交换,亦不发生互通有无之关系,其后社会逐渐进步,人类生活水准提高,社会开始实行分工,乃有交易发生,因事实之需要,以某种同用货物,作为交易之媒介,而一般同用货物,在古代多为武器、农具、装饰品等实物,此种实物即当时之货币。继因经济发展,实物货币已不足应付社会需要,于是贱金属铸造之货币,代之而起,继后交易数额日增,大量贱金属货币携带与储藏,均感不便,乃采用金银等贵金属为货币。近世产业革命后,世界各国

  • 文章山西歷代古錢幣(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山西历史货币 历代古钱币 《中国山西历代货币 出土发现

    壹、前言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古代农业的发达,手工业的萌起,使商品经济渐趋繁荣。作为人类经济生活流通标志的货币,很早就在这里发生了,并绵延三千多年,展演出璀璨的中国山西货币文化。山西历史货币以其发展悠久,脉络明晰,演进繁杂,形制多样,出土丰富,实物珍贵,素享盛誉。尤其是四十年中,埋藏在地下或流散在民间的一批又一批山西古代钱币纷纷出土发现,从商周直至明清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新的很有价値的钱币实物问世,其中不乏珍稀

  • 文章闲话清代货币中的制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聞度朝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货币 经济 铜钱 流通制度

    孔方兄」是昔时文人对于金钱的代名词。究其实,它既非金,也非银,仅不过是充满「铜臭气」的制钱而已。因为制钱是铜铸的,其形外圆,中有方孔,自鸣淸高的文人避讳谈「钱」这个「俗」字,所以锡以「孔方兄」这一雅号。今天,四十岁以下的人,看见过这种昔时流通的货币的,已经不多了,至于它的来源,则知道的就更少了。淸朝流通的货币,主要的是银两和铜钱,(咸丰三年才发行银钞,行使不久;以后又有官钱票,但均不及银两和铜钱流行时间长久。)可以说是属于复本位制的一种。不过两者之间

  • 文章返鄕先問俗大陸探親須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2期  作者:裴榮翁 出版时间:1988-05-15
    关键字: 大陆探亲 探亲须知 交通方式 货币使用

    乘电气火车到深圳,票价港币十六元;然后由深圳搭中型巴士,直驶广州白云机场,票价港币卅元;再由广州飞上海。不但当天可抵上海,旅费亦仅是第一种方式的五分之一;惟一的缺点是无法携带大件的行李,纵然自己可以随手携带,但在巴士上,还得再花卅元买个座位放行李,电气火车上也是如此。如果行李不多,大可利用这种旅行方法。二、货币使用,扑朔迷离目前,一美元可兑大陆币三·七元,然而当你抵达广州市区,无论是在旅舍酒楼门前,还是铁、公路车站,总会有人悄悄地问你:有没有港币或者是

  • 文章先秦时代东北的货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黨宇平 出版时间:1981-05-01
    关键字: 货币 先秦时代 东北 史料 铜钱

    的地方;其次是汉族,多数居住在东北的南部;再其次是东胡族,多数居住在东北的北部偏西的地方;再其次是夫余族,多数居住在东北的北部。除汉族外,其他各族,也有混称为东胡族的。他们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分为二十多个支派或名称。其中发展到东北区域以外的有高句骊、鲜卑、契丹、女眞、蒙古、满洲等六大族。无论是较大或较小的民族,最后几乎全被汉族同化了,目前保持存在的祇剩蒙古和高句骊两族了,因为他们另有广大的领土,所以还能独立的生存著。二、古代东北的货币东北先民的栖息,既然可以进溯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