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贡献共返回1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十年来华侨在台湾建设中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徐亨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华侨 台湾建设 贡献

    引言最近几年来,海外的华侨常常在抱怨地说:自由祖国—台湾的同胞,好像不如以前那麽「热诚」地欢迎华侨回国。因为回国的海外华侨被台湾同胞叫做「侨仔」,台湾同胞反对政府招收海外侨生回国升学,他们认为招收侨生回国升学,剥夺了台湾同胞的子弟的升学机会;他们反对华侨的参政权,认为华侨没有在自由祖国纳税,没有服兵役;甚至有人说:要把侨务委员会撤销。这种种论调,都是由于台湾同胞对海外华侨认识不够,不了解华侨对自由祖国—台湾的贡献。回顾民国十四年代至七十年代,台湾同胞

  • 文章國父與江西之關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守誠 出版时间:1966-06-02
    关键字: 孙中山 江西人 革命贡献

    江西人追随 国父从事革命有重大贡献与牺牲,因将 国父与江西之关系,就所闻知,述其大略,藉资纪念:一、国父先世,实自中原徙赣,再迁闽粤。据罗香林著 国父家世源流考称:「孙氏先世,原居河南陈留,唐末黄巢作乱,有孙誗公者,引兵南下平乱,屯于虔州虔化县(即今江西宁都县),以功封东平侯,遂定居虔化。积德复昌,子孙繁衍,至宋,有讳承事公者,复迁居福建长汀河田,至明永乐间,有讳友松友义者,再迁广东长乐琴江都,即今紫金忠坝,而友松公遂为入粤始迁祖。」根据罗氏之考证

  • 文章廣西對抗戰的奉獻補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易濟忠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桂籍将领 抗日战争 军民贡献

    贡献策略,稳定战局,挫敌攻势,功不可没;李品仙将军任第五战区副长官兼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参与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及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并兼主皖政,与大别山区游击战,以后升格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至抗战胜利,奉命为十战区受降指挥官。廖磊将军任第廿一集国军总司令,参与淞沪战役,南京防守,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兼主皖政,指挥大别山区游击战,积劳逝世;夏威将军任十六集团总司令,参与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桂南会战,昆仑关大捷,桂柳会战,张淦将军继任廿一

  • 文章中國脈學大家西晉高平王叔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楊天泉 秦修好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王叔和 相关著作 医学贡献 脉学研究

    中国为最早(这和血液循环发现得早很有关系),切脉的方法,最迟在周代就已经发明了。「周礼」这部古籍上就有切脉可以观察内脏病变的记载。最早切脉是在颈项、手、足三处,这三处肌肉不厚,动脉浅在皮下,容易诊察,一般讲「三部脉法」就是这样来的。古代医学家对切脉有特别硏究,在医学上作出钜大贡献的,要算王叔和是第一个。晋朝太医令撰写诊断学重要著作王叔和,姓王叔,单名和,他的家鄕是今天的山西高平县,生卒年月大约在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二一〇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〇年)之间

  • 文章高雷青年对国民革命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倪文達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高雷 青年 国民革命 贡献

    伤亡一千至二千万人不等,但毁坏文物甚钜。第三,对全国的影响,以湘、淮军代替清绿营八旗军,汉人抬头,各省妨制军代绿营,新军传统而至袁世凯小站练兵,以至军阀割据私斗,戕害国本,因而中央控制权力缩小(用汉人执政)有利辛亥革命。因英人助攻,太平军受创,导致外交关系丧权辱国,治外法权全国关税权受英帝国主义把持。(洪秀全则拒绝「引鬼入邦」,坚拒英人诱求合作攻清平分天下)。第四,对革命贡献大,提高民族意识的发扬。天朝的田亩制度,即「平均地权」的主张。第五,给现代施政者

  • 文章慶祝玄奘大師的意義專刋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悟明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玄奘 佛学 学者观点 人物贡献

    玄奘大师是我国伟大的高僧之一,但是他的成就不但是中国佛敎史上最难得的高僧。对国家道德文化敎育、社会风气亦有特殊的贡献。而且在世界学术上亦是最受人崇敬赞叹的高僧学人。同时在许多学人的著作中,称他为最伟大的、新派的翻译家、最伟大的旅行家,最伟大的留学生,最伟大的语言家(精通印度九十多种方言),并受到中央日报×学人称为大智、大仁、大勇的「万古完人」。亦得到 蒋先总统介石先生敬为「国之瓌宝」、「民族英雄」。而他这些称呼,当然是名符其实的。而他自印度回国,当时受到

  • 文章儒家在現代社會的再創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狄百瑞 出版时间:1985-03-30
    关键字: 儒家 现代社会 当代贡献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方思想史的榮譽講座狄百瑞敎授(Prof.De Bary)近日訪華,曾與東海大學哲學系主任馮滬祥敎授晤談儒家的再創造問題。特就其要點加以報導。

  • 文章憶恩師——錢穆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1期  作者:金中樞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钱穆 生平 贡献 教学

    金中枢教授(续三九九期)此在在说明先师对于教学的认真,都是铁的事实,尤为彰明较著者也。三、就历史地位言,此从上述「办学」和「教学」来衡量,可见先师的历史地位之高了。今再举先师于「新亚书院创办简史」来说…「余意新亚最大贡献在提供了早期大批青年难民之就学机会……而香港政府……则实以新亚参加为其创办新大学一主要条件。」那么,没有先师,即没有新亚书院;没有新亚书院的成功,亦不可能有今天的香港中文大学。其中特别值得一提,乃先师坚持该大学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先师

  • 文章廣西勞工初至南非紀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79-04-30
    关键字: 劳工 招工海外 建设贡献

    国结案。由于中国劳工在南非工作期间的安份努力,工作效率良好,该处金鑛赖以大量生产,鑛业税收随而激增,前此英部战争(The Anglo-Boer War)引起的商业不景气固因而好转,南非当局于战后所遭遇的财政困难也随而减轻。追念当年中国劳工对于南非经济建设的贡献,英人至今仍乐于论述,而其政府文书、国会文书、南非地方文献,以至于史家著作,也照为纪述不误。一 南非招用中国劳工的背景先是一八一五年(淸嘉庆二十年),英人从荷兰人手上取得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作为殖民地后,逐步北上

  • 文章顾翊群对广东财经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孫筱默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顾翊群 广东财经 人物贡献

    顧翊群先生江蘇淮安人,出生詩禮世家,堪稱書香後裔,學貫中西。在抗戰後期,他膺任國家貨幣改革政策等要職,勝利後榮任國際貨幣基金委員會處長多年,中外知名,豐功毋庸贅述。惟他一介「外江佬」,在抗戰初期及中期,為粤省建樹的功業,直接間接增強了抗戰力量,非常難能可貴。這層中外人未必皆知道,頗値重省而予以讚美的。當初顧氏奉派為廣東省銀行行長,除整理業務之外,增設經濟研究室,專任調查及統計工作,以供研究資料,而作行政的根據。他警覺日本侵華的陰謀和野心,也注意日本國內經...

共127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