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豆腐共返回4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豆腐·豆腐诗及其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2期  作者:戴石民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豆腐 豆腐诗 诗词 南塘

    豆腐色白柔嫩,营养丰富,是我国人民大众喜吃的一种副食品,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其制作方法,始于汉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纪载,早在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已能制作了。日本是向我们学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尙东渡时已传过去。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掀起豆腐热,风靡一时。有人预言,下个世纪,人类所需动物蛋白质,将被豆类植物蛋白质所取代。豆腐的制作过程,明代诗人苏平写了第一首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脱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浆,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

  • 文章杨家沟——豆腐古今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耿喜壽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杨家沟村 豆腐 豆腐

    杨家沟村,是平定县城西南的一个小山村,离城二里地。群山环绕,林木茂盛,依偎于风景秀丽的千古名胜冠山脚下。住家层层叠叠,散布在七、八条山沟的阳面坡上,桃红柳绿、花草粉蝶,一条清清的小溪从村中流过,泉水甘甜纯清,为流传千年的豆腐业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名有记载的历史,从北宋初年杨肇为平定军军判开始。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西元九七九年),赵光义消灭北汉,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到榆关(今平定县上城)。北宋建隆九年,杨肇任平定县县令,据说他把一些战争中的杨姓

  • 文章泰安三美:◇白菜、豆腐、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9-09-20
    关键字: 泰安 白菜 豆腐

    泰山为五岳之首,孔子登临而小天下,自秦始皇以下,代有封禅。逊淸康熙、乾隆两朝,数度驻跸,题识尤多。泰山在泰安县境,淸为府治,自津浦铁路通车,泰安以地处南北咽喉,内战期间,固为兵家所必争。而北屛济南,南护兖徐,洵为重鎭。该地有「三美」,几与岱宗同称,即「白菜、豆腐、水」也,兹分记之。『白菜』原属普通菜,美与不美,祇不过毫厘之差;独该地所产之白菜,实在不可同日而论,最美者当推产于泰山前怀田中之白菜,棵大心实,色白质细,任炒任煮,甜脆适口,且无一点渣滓,而其

  • 文章豆腐与饝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嶽峯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食品 豆腐 菜馍糊

    中原地带,以旱田为主,一般老百姓生活淸苦,尽量节俭过日子,一到冬季和开春,闲在家里无事,就做做懒豆腐或菜饝糊吃,既当菜又当饭。时令一过中秋节,在家鄕是蔬菜的旺季,不论田里种的靑菜,或是地裏生的「野菜」,都是一样。像萝卜缨(叶)、白菜梗、梦菁、刺脚芽(野菜)等,都是做懒豆腐的好菜,把黄豆约一斤浸在水里泡胀,连水在磨子上磨成豆汁,不必滤去豆渣,倒入大锅中烧沸,再把约计十斤的靑菜倒进去,烧的滚沸了,豆汁变成「蚂蚁蛋」粘付在菜叶上,掺上蔴油或大油、盐、葱、姜

  • 文章豆腐健康食品、神奇疗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平之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豆腐 发明人 刘安 历史轶闻 八公山豆腐

    豆腐除了富含蛋白质,兼具食补药补功能外还能直接用于医疗疾病,药效奇佳。豆腐的发明,明人罗颀「物源」谓:「西汉古籍已有『刘安做豆腐』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更证其说。「本草」豆腐下集解:「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淀以盐卤汁,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石膏未收者。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刘安是刘邦的孙子,受封于淮安,人称淮南王刘安。相传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人好道,喜黄老之术,他

  • 文章無錫零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0期  作者:鄒人傑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无锡 零食 油炸臭豆腐干 豆腐花 叫卖声

    近年来,台北街头出现了许多油炸臭豆腐干的担子,常见许多人围在一起,或站或蹲,吃得津津有味。记得刚来台湾时,很少看到这种「价廉物臭」的小买卖。以后渐渐多起来,但卖买双方也只限于江浙一带人士。现在则不仅到处可见,且经营者和顾客也已不限省籍,嗜于此道者,已相当普遍了。在我们的家鄕——无钖,油炸臭豆腐干也是一种常见的零食。记得从前唸小学的时候,每逢放学囘家,路上看到油炸臭豆腐干的担子,自然而然的会掏出零钱买上一、二块。当然,我要选刚炸好的,这东西一冷就不

  • 文章故鄉拾穗(十一)農業槪況——豆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4-08-15
    关键字: 故乡拾穗 家乡农业 豆腐 大豆 豆腐干

    豆腐花以勺存倒于预先放置于木板(俗称豆腐板)上盖白布,依板之大小,倒至适量后,将布包起成方型,上盖与垫白布之同等大小之板,如此重叠相加至一定高度,再以重石块放置于最上层之板上,将水份压出至适度时,取下石块,逐层打开所包之布,豆腐花即成豆腐。至于嫩老豆腐之分,除却其所含之水份多寡不同外,在淀化时,所加石膏或盐卤量之多寡,是老或嫩之主要成因。豆腐干之做法比较麻烦,必须逐块用布包起,再将水份压出将布打开,经香料卤煮者为香干,经臭料卤煮者为臭干,至于现在市面上

  • 文章豐縣人的發明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永貴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刘邦 刘安 廉颇墓 肥陵山 豆腐制法

    谢玄在八公山布阵扎营,造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情势,在淝水岸上,大败前秦苻坚号称百万大军处,阻止了胡人南下,东晋建国江左,形成中国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史称「淝水之战」。淮南王率领八位老人及宾客术士们,继续硏究养生方法,无意中发现了制造豆腐的技术,利用八公山地层中,涌出的泉水,这种泉水号称「珍珠泉」,也就是所谓矿泉水,水质甘美爽口,纯净优良;加以淝水岸边沃土中出产的大豆,使用石膏点浆法所制成的豆腐,白如雪,柔如脂,恰到好处。而且绝无杂味、渣滓,不硬不嫩

  • 文章黑人何求篡閩都別記(31)

    来源期刊:《闽聲》 第36期  出版时间:1969-11-15
    关键字: 豆腐 梁武帝 石崇 闽都

    武曰:幸诸内侍说情,不然立打死昏君,孤来接位坐朝,今且去罢。众随从者将卖豆腐的连担拖出,可怜负病跄踉而去。绎武将卖豆腐拿来做郎罢,打个扃饱拖出去了,随与众内侍曰:孤自招囘,其怀恨今日方消矣。无何梁武帝被候景所迫,饿死台城,绎武不赴父难,包存祸心,就接父位,不图保国之计卒被魏兵所杀江山为陈霸先所有矣讲书之人只讲此一载,便歇半场,众人听了驾曰:此不孝之子,能执掌江山,只把数亩田园交与亦保不住也。尙杰叹曰:所怕者创业容易,守业难。停一会又讲起,再讲是沉东京浮

  • 文章鄕情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7期  作者:於建勳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臭豆腐 乡情怀念

    偶然间,心血来潮,想起五、六十年前,一位卖臭豆腐的鄕妇故事,不,照鄕里一般习俗和传统伦理观念言,应该称之婶婆才对,因为那时我还是蹦蹦跳跳的小不点,这位婶婆,距我家仅三五华里,实际她家是位佃农,因为佃农为便于耕作,大多居在较为偏僻山区,家鄕俗称篷户,租人山地,种些五谷杂粮,如玉蜀黍、红薯……等之类为生,小地名叫高山,因为那时农村读书人不多,有时写高山,有时写高上和高尙,因为那时户籍管理不像现在严格,只要音义相同,谁也不去计较那些名称字义。这位婶婆,经常以卖

共40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