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研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州人的土話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4期  作者:蔣貴麟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常州 地方土语 语言研究

    各地都有土俗語,卽囿於一方,不能通行各地的方言。我們常州人所說的那些土話,亦頗饒情趣,如非常州人,根本無法了解那些土話的含意。土話並非俚語,更非諺語,亦不是江湖上的黑話,不過是一些習慣上的措辭而已。筆者就記憶若干土話,聊作解釋,以供同鄕戀慕家園幽情也。「下作」—下流。「下流坯」—下流種子。「叉嘴」—在別人講話時揷入言語。「大好老」—大讀如墮。大人物。「大老官」—濶客,大人物。「大來頭」—打從大人物那裏來的。「大脚力」—大勢力。「場化」—地方。「坍臺」—丢...

  • 文章中華的名稱是怎樣來的?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鍾源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 文化研究 语言研究

    我們的國家,叫做中華民國;我們的民族,叫做中華民族。爲什麼要叫做「中華」?現在,就先從「漢」說起罷!同「漢」有關的詞很多。像:「窮漢」、「硬漢」、「好漢」、「大漢」、「鐵漢」、「單身漢」等等都是。漢朝以前,是沒有這些詞的,由此可知,最先,這些詞裡面的「漢」,都是當時的游牧民族特別針對著漢朝人的稱呼。其實,「漢」不但是指漢朝的人,而且是指漢朝的男人,因爲當時的「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旣然不容易出門,也不容易被人看見,能被看見的,大...

  • 文章《溫州方言文獻集成》出版保存清代至民國時期 研究溫州方言的著作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李藝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温州方言文献集成 内容介绍 语言研究

    杂字编和谚语熟语编、外国学者有关温州方言的著作等。“温籍著名语言学者郑张尚芳说”温州方言的历史悠久,地位独特,这套《集成》的出版,一直是我的心愿。“潘悟云说”我们要保护好温州话,延绵温州的文化。“”温州方言走向衰亡,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实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让我们的子孙学会说温州话,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温籍语言学家渐成群体,如温端政、游汝杰、吴安其、许威汉、颜逸明等十多位专家,他们分布在大陆各大院校及研究所,在语言研究方面处于领衔地位。首发式上,还举办

  • 文章大漢中原語探索奇聞簡述(續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魏向明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语言研究 中原传统语声 日耳曼语 中西语言的相似性

    如斯我聞:道家亞聖莊子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又宋大儒呂祖謙先生有云:「見前面之千里,不若見背後之一寸,故「達觀」不難,而「返觀」爲難:見「見」不難,見「不見」爲難。此說之見「不見」,乃重在從未見聞之—過往實事的「返觀」。而今擬言之「中原語探索」、正係一「返觀」,且將返觀至遠古無文字時代,以此不僅爲見「不見」,尤爲在根本「不克目視」之「不見」上,而有所探索聽聞。卽擬用「大漢傳統語聲」去探詢大漢語族之外的,原不見的,原世界諸文明語族之語言,特別是其...

  • 文章「鏡花緣」中海灌方言口語拾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镜花缘》 海灌方言 北方方言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研究

    李汝珍在他用半生心血寫成的《鏡花緣》中。使用的是北方方言,我們讀起來覺得明白曉暢。作者常以南方話(實際是吳方言)「弗得知」與書中人物的語言相區別。我國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數占使用漢語言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由於這一方言的地域廣,使用的人數多,因而不同地區仍然有許多相互區別的習慣用語,即地方方言口語。例如海灌一帶的方言口語就屬北方方言中的淮海次方言。李汝珍在《鏡花緣》中就使用了許多海灌方言口語。這是因爲李汝珍雖然是直隸大興(今北京)人,但由於他年輕時(二十歲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