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誓师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州誓师北伐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9-09-30
    关键字: 广州 北伐战争 誓师 学术论述

    澈始澈终,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我不杀贼,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我孰与生。嗟我将士,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嗟我将士,讨贼同仇,革命不成,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死则俱死,存亡接续,决于今玆,不率从者,军法无私。以上词句是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先总统 蒋公在广州领导大军北伐之誓师词也。时隔大半世纪,桑田沧海,大陆同胞,尙在水深火热之中,眞

  • 文章广州誓师北伐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牧甫 出版时间:1989-12-31
    关键字: 广州 北伐战争 誓师 人员名单 行程纪实

    渔翁之利,纵不作鹬蚌之争,当知其未必然亟于谋我也。⑶张作霖心雄力厚,其势犹在黄河以北,对国民政府殊有鞭长莫及之感。因此,权衡利害,拟定作战计划,以「远交近攻」之策略,决定「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放弃张作霖」为政治口号。采用离间方法,实行各个击破。国民革命军之誓师民国15、7、1,军事委员会主席蒋公介石下北伐部队动员令。令曰:「本革命军承先大元帅遗志,欲求贯彻革命主义,保障民族利益,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淸反革命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爰集大军,先定

  • 文章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始末記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楊兆麒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滇军 再造共和 誓师北伐 战况纪略 人物悼念

    一、滇军在粤槪况溯自云南再造共和,推翻袁世凯后其护国军第一军蔡松坡部留驻四川,第二军李烈钧部留驻广东,兹就广东方面槪述:1.李公烈钧调京,继续领导的是李督办根源驻节诏州。2.驻粤滇军统帅李督办指挥,盛极一时,并在诏州开办云南讲武学校分校两期,所有学生各省皆有大半是滇赣两籍为主,尔后北伐、剿匪、戡乱、都以此等学生为基干,功在国家,不可淹没。3.朱公培德号益之,云南盐兴县人。云南讲武学校三期高才生,人极笃实英俊,少有大志,以革命救亡图存为目的,是国父的信徒

  • 文章以智仁勇兼全忠孝傳家之寰宇第一偉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趙讚臣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第一伟人 黄埔军校 誓师北伐 抗日战争 在台中兴

    大智大勇之表现也。四、以睿智识破共党潜伏份子之阴谋公元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夏,**潜伏份子李志龙假名嘱军校将中山舰加足油量,驶往广州迎接校长返校 蒋公以睿智识破其谋,认为黄埔至广州,距离不远,何须加足油量?疑有隐情;故即以电话多方探询,证实其拟挟持 蒋公经由海参威直达俄国,故须加足油量!此其大智之所致知,幸免于难也。五、誓师北伐扫除军阀统一中国公元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五月十六日,遵循 总理遗训,自广州誓师北伐,当以北伐军纪律森严,沿途秋毫无犯,民众均称

  • 文章太平天國的重要史料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期  作者:湘疇  出版时间:1978-05-2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誓师檄文 安民告示 招降淸营 劝吿涪陵城人民

    词句典丽;而且大义凛然,民族革命的雄风,犹能令人起敬也。一、太平军金田起义誓师檄文(相传系丞相胡以晃手笔以晃广西平南人)照得宅中图大,万古严夷夏之防;伐暴救民,三王创征诛之局,是以南巢放主,十一征望慰云霓;东渡誓师,三千人威扬貔虎,帝子逐函关之鹿,五年而诛项灭秦,眞人非白水之龙,四载而剪新复汉,其所以旌旗甫建,豪杰归心,旄钺一麾,黔黎稽首者,要惟民生憔悴;时雨降而涸辙立苏,戎马经而秋毫无犯也。某也生逢末世,念切时艰,俯仰五千年帝王兴废之机,纵横四万里民物悲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