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解读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詞淺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6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宋词 解读 苏轼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的小說,各個朝代有其文學的特色。唐朝的詩最盛行,當時上至天子,下及庶民,幾乎人人都會作詩或吟詩。現代文學家所編的唐詩三百首,是在唐朝幾萬首詩中擇其精華部分,使後人便於吟唱、欣賞、學習。在唐詩中寫絕句、律詩是較困難的。因其遣詞用字極其嚴謹,平仄要求也很嚴格,尤其在七言律詩中,三四句,五六句,必須對仗,一韻到底,不可換韻,無論寫景抒情,內容要精闢,境界要高雅。做一首好詩,人人讚美,確實不易。使詩仙李白也有才窮之時。據說崔顥遊黃鶴樓...

  • 文章古代之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家乡古井 井字解读

    時賢劉峙同鄉長,前曾云:故鄉傳說俗語中,獲嘉有七十二塚,輝縣七十二井之說。引述其商、周時因周武王伐紂,與紂王會兵牧野大戰所傷亡將士多埋葬此地,故有七十二塚之說也。而輝縣七十二井之說,未知其故,臆測輝縣爲古「共」地,在殷都朝歌之西偏,牧野會戰之前夕,爲周武王派駐重兵之地區。軍隊、馬匹,需要飮水,故多「井」也。偶讀《樂琴居隨筆》集中有「古代之井,耕字從井」之說,饒富趣聞逸事,引據歷史進化,諗有卓見,特摘記如後,以饗讀者共賞。堯舜禹湯,均爲石器時代,其時所謂「...

  • 文章老子對政治的觀察的一點啟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伍格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老子 道德经 解读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飮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這段話解釋起來,頗費筆墨,現在取巧,引用原書語譯(三民版)請對照參閱。(語譯)假使我忽然有了知識,在大道上行走,所最擔心的,便是走入邪路。大道極爲平坦,可是一般執政者卻偏喜歡走小徑邪路。結果弄得朝廷非常的污亂,田地非常的荒蕪,倉庫非常的空虛。而他們自己卻穿著錦鏽的衣服,佩着銳利的刀劍,吃着豐盛的酒食...

  • 文章漫談滕王閣對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8期  作者:黃天璧 出版时间:1989-10-20
    关键字: 滕王阁 历史资料 王勃 对联解读

    擧世矚目的滕王閣重建工程,在江西省南昌市政府以及全國各地人民群衆的重視和關懷下,正在加緊的施工,預計今年金秋時節,這座聞名遐邇的江南名樓,將完成外部結構,然後轉入內部裝飾。不久的將來,中外遊人卽可登臨這座矗立於贛江之濱的名樓傑閣,重睹那「落霞與孤窵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南昌滕王閣自唐代永徽四年(公元六五三年)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峙修建日起,一千多年來,許多文人雅士賦詩著文,撰寫對聯,來歌咏它,贊美它。其中最著名的,...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红楼梦》 古人评说 内容解读

    (接十二卷四期)㈡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見秦淮壁上題云:「一溪烟水露華凝,别院笙歌轉玉繩;爲待夜涼新月上,曲欄深處撤銀燈。」「飛盞香含豆蔻梢,冰桃雪藕綠荷包;榜人能唱湘江浪,畫槳臨風當板敲。」「早潮退後晚潮摧,潮去潮來日幾回;潮去不能將妾去,潮來可肯送郞來?」三首深得竹枝風趣。尾署:「翠雲道人」。訪之,乃織造成公之子嘯厓所作,名延福。有才如此,可與雪芹公子前後輝映。雪芹者,曹練亭織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同上)袁枚所見到的,乃明義詩,不是成嘯厓的詩,...

  • 文章海州地區發現漢代簡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汉代简牍 释文解读 学者研究

    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七月故鄕連雲市花果山下一所磚廠,挖土燒磚,又挖出了一批破碎的漢代簡牘,可以辨識成文的有十三片,其餘十七片已殘缺不堪,字跡無法辨認,或是一點也看不出字跡,這一批漢簡,可能又是漢代古墓中的隨葬品,抄附兩片釋文於下:釋文一:「榮成里徐譚十月十四日甲辰□□以刀刺西長里孫宣□」利□ 未宣梁里徐堅十月十七日丁未刀□刃共傷街十八〼」永昌里未母□十一月二日人侍□□刀刃□賣傷 滿里二〼」□知何人十一月六日乙丑夕以刀傷利成里孫小游□賴頭〼」〼強盜所□湖...

  • 文章佛学解读 全球化进程中的佛学理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佛学解读 佛学理念 发展历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管皇权怎样变更,佛教与儒教、道教互补共存,丰富提高,不但涌现出鸠摩罗什、释道安、慧能和玄奘等杰出人物,而且经典迭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对佛教经典的理念及释义,有着不同的槪括理解。信奉者可以是一种解读,否定者又可以是另一种说法。在半封建的战乱时代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的范文澜先生,其所著《中国通史简编》,即曾尖锐地批判过佛教。他把佛教的主要理念槪括为两个字—苦灭。范文澜认为,「苦灭」两字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1-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学术评论 内容解读

    (三十五)寶玉云:「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夾生的,若憑空提一句,斷不能背。」近日秀才大半如此。(同上)欣伯云:「一部石頭記,就有一半是夾生的,若問『桃花行』的作者是誰?斷不能知。」(三十六)儍大姐悮拾繡春囊,心下打諒敢是兩個妖精打架?余謂專爲兩個妖精打架,成此「紅樓夢」一書。(同上)只為表達「富貴成空」之旨,所以有此「妖精打架」。(三十七)「如今兄弟又自爲曹唐再世了」,唐詩人不少,而獨堯賓,可見作者之姓曹矣。(同上)此人見不得「曹」字。(三十八)王爾調將南...

  • 文章從黃鍚朋書信讀解其對晚清民初時代變革的心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黄锡朋 书信解读 晚清时局 个人心境 史料解读

    的心境,对时事大事的见解。现分段作些解读:别后陵谷迁变,身世苍凉之感,想同之也。以破坏为成立,以冒险为进取,固久熟此说,起视今日,竟复何如耶!斗室徘徊,忧心如醉。旧巢既已倾倒,贱工拙匠,聚而谋新。卑者嘬利慕膻,党派交讧,志在求食。高者尝百艰而倦生,始锐中怠,终乃弃之如遗矣。而凶鸷劲悍之徒,又拥兵自豪,专制之威,甚于前代。府怨从咎,不可爬梳,东扶西颠,谁庇风雨?“陵谷迁变”即言清亡而民国建立。“身世苍凉”,正是前朝遗老的感受。与某君揣想相同,则此君身份相近,心境

  • 文章戚繼光與福建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6期  作者:陳仰青  出版时间:1969-06-10
    关键字: 戚继光 抗击倭寇 军事解读 治理福建

    购到光饼之处,多亦可购到征东饼。光饼与征东饼,除行军及平常食用外,鄙意凡旅行或遇天灾人祸等避难时,携带足量,以供代饭,甚为方便而经济。此外尙有特须注意者,即光饼于平时可不加盐,使不易回软,以保持较长时间之香脆;但行军用之,则必需加盐,其要点有三:1附有咸味,吃时爽口,并助消化。2使将士体内不至缺乏盐分,有碍生理作用。3饼内因有盐分,能吸湿气,不易干硬。由上观之,则避难时所用之光饼,最好亦能定制有加盐者,其理由与军用者亦相同。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