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蟋蟀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二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0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12-15
    关键字: 芳茂山 蟋蟀 思乡

    闲话蟋蟀日前深宵,正欲就寝,忽闻窗外蛩吟啾啾,心为所动,乃启门独自步入小院,时正皓月当空,金风玉露,万籁俱寂,不禁顿起无限鄕思。囘忆当年在故鄕时,吾家为一道地农村,背山面水,鸡黍离离,一到中秋,东阡南陌,一片瑞禾,金光耀人,入晚一片秋声,啾啾喞喞,令人心旷神怡,尤以墙边蟋蟀,不时振翅长鸣,此起彼落,如泣如诉,而今浪迹海外已二十余年,居地虽异,蛩声依旧(蟋蟀又叫吟蛩)世事如斯,人生如斯,能不令人浩叹!乃吟成打油诗一首,『天涯浪迹一书生,老去靑春白发新,我爱

  • 文章篱荳花开蟋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80-01-06
    关键字: 秋天 蟋蟀 种类 思乡

    秋天鸣虫最著名的要数蟋脖,辞海描写蟋蟀:「一名促织,属昆虫类直翅类,体长五分许,色黑褐,头触角细而长,后肢长大,善跳跃,尾端尾毛二,雄体较小,前翅有波状脉,常以两翅摩擦而发声,善鬪,种类颇伙,」蟋蟀土名亦多,北方人叫蛐蛐儿,沪人叫裁织,而吾甬为鬪鸡;顾名思义,当以后者为恰当,因取其个性,在虫类中,为最善鬪者;三数囘合之际决输赢,胜则振翅高鸣,败则夹尾而遁,人类看中其弱点而捕捉饲鬪,以资娱乐。台湾不论本外省籍人士均不甚重视蟋蟀,其实是最普遍的鸣虫,其声瞿瞿

  • 文章金風送爽話鬪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5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蟋蟀 斗鸡草 回忆往事

    时令已是当夏六月,由电视中见到鬪蟋蟀之镜头,两只翅长盖尾的黑蟋蟀,在盘子内互相面对面厮咬了几口,不几秒钟,败者掉头而遁,胜者不鸣不抖,却被那只持鼠须笔杆的手赶囘笼子里,而围观者数人叫好一番。这是彰云地区今年才风行的鬪蟋蟀镜头,以我这老宁波来说,总觉得不是那麽会事,首先是蟋蟀的品种不同,故「鬪」不出名堂来,也不精彩;第二是那支揷有鼠须的笔杆又看不惯,其实台湾「鬪鸡草」(鄕语)阶前俯拾即是,眞是取之不尽,只要双手齐穗劈茎撕开半寸,反折用拇食指捏紧往上一抽

  • 文章鬥蛐蛐

    来源期刊:《浦東》 第55期  作者:秋聲 出版时间:1989-01-15
    关键字: 蟋蟀 斗蛐蛐 虫谜 市场交易 喂养方法

    据来自上海报导,近来上海掀起一股玩蟋蟀之风,且有越吹越盛之势。据说在上海一千多万人口中,目前有一百万名「虫迷」。而上海市内玩蟋蟀也有两处「圣地」:一处是江阴路著名的花鸟虫鱼集市;数百公尺长的一条窄路上,摆满了各种蟋蟀、泥盆、须草,选购者和看热闹者人头钻动;虫声、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谱成了一曲喧闹的交响乐。另一处是新辟不久的浏河路蟋蟀市场;这条长仅二百公尺的路段,摊档达二、三百个,每日的人口流动量超过两万。据非正式统计,上海蟋蟀市场每天至少有十几万只蟋蟀

  • 文章憶故鄉秋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5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蟋蟀 瓦盆 胜负 故乡 秋兴

    时届秋令,虽然是在市区,晚间仍可听到喞唧虫鸣,使我想起了故鄕的鬪蟋蟀。故鄕鬪蟋蟀,临时设有秋兴局,秋兴一词,何等富有诗意?想来当初必为文人雅士所好,故而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名称。鬪蟋蟀实际都是以金钱博胜负,但却不说是输赢钱而说输赢几枝花。一枝花便是代表若干钱,记得在民国二十四五年间,大概一枝花代表法币一角。至于大城市则可能代表一元或五角不等了。雄蟋蟀好鬪,胜者振翅高鸣,胜负很容易判别。蟋蟀优劣,也以骁勇善鬪为标准,故必先选择其身大力健者,身大是很容易看出

  • 文章再谈斗蟋蟀(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1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蟋蟀 秋兴局 规则 秋季

    当年故鄕,尤其在鄕间,斗蟋蟀的风气很盛,一到秋天,交了白露,鄕间就有人,尤其儿童们,去捕捉蟋蟀,到市上或城里去卖,爱好玩斗蟋蟀的人,争相购买,他们选择躯干结实,腿脚粗壮,齿钳濶大的都买囘去,饲养了几天,就在家中把它们一对对的斗,以便汰弱留强,把斗输的弃掉,赢的留下,于是就去斗「白票」,再斗红票,到了霜降,便去斗「黄票」,入冬后「炖汤」(文中均有详细记述)。但有许多能斗「黄票」,「吃汤」的好蟋蟀,往往留在村童的手裏,没有给识者看到买去,结果都蹧蹋掉,眞像

  • 文章故鄕憶舊之六(三)童年舊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6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南禅寺 蟋蟀 知了 萤火虫

    的机会。南禅寺废塔栖集鸟类很多,正是射击最好的目标,于是制作了好多竹弓,几个人同去射鸟,刘大哥是动口不动手的人,也随着同去。广塔成圆桶形,中间已成空洞,仰首而望,可以看到天光,可是太高了,弓箭射到塔的半身,就掉下来了,鸟类筑巢在塔顶,是可望而不可即,我们数弓齐发,栖鸟受惊,群飞而起,就是没有办法射得到,可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囘。秋天斗蟋蟀也是一个最受欢迎的娱乐,蟋蟀,我家鄕土名叫「ㄉㄢ丩ー廿读如淡节」,每到秋天,无论墙屋角、田野树丛、瓦石草根,到处听得到其鸣声

  • 文章蛐蛐兒、蟈蟈兒、三叫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王野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蛐蛐儿 蝈蝈儿 三叫驴 蟋蟀 螽斯

    蕴含着无限的思鄕情意,以及那忘不掉的国恨家仇。于是过去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便涌上心头。记得在私塾读书时,一入伏天,学房(私学舘)便开始放伏(暑)假,这是儿童们最高兴的季节。有时邀三五同伴,去荒郊野甸玩耍,或到小河沟旁捉鱼虾、签蛤蟆(靑蛙),高梁地裹打乌米(高梁黑穗病,可食),菜园、豆地边抓扁担钩(一名蟿螽、一名螇蜥)、靑头愣(蚱蜢,蝗虫的一种)、刀螂(螳螂亦作螳蜋)。儿童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叫的昆虫,特别是蛐蛐儿、蝈蝈儿和三叫驴。蛐蛐儿:即是蟋蟀。古今注:「莎

  • 文章間情逸緻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載天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茶馆 说书 踢球 打麻将 斗蟋蟀

    大家拿到鎭上斗黄盾,不要看这和麻雀一般大的小鸟,打起架来,眞不含糊,而且劲道十足,头头的利嘴和钢钩似的脚爪并用,非打到头破血流不止,打胜的鸟主人有风光,还可拿到彩(纸或绢制的花卉人物,放置玻璃框中)供在家中,炫耀亲友,有的还买舟结队远征,得胜囘来,更是神气。除了鸟还有暂蝍,这小东西学名蟋蟀,在秋天到处生长,田边、屋后,瓦砾堆中,都是牠们寄宿之处,体积虽小,㘗!㘗的叫声,可特别响亮,捉到之后,养在瓦盆中,再用蟋蟀草逗引小东西打架,百中选十、十中选一,得优胜者

  • 文章无锡吴文化公园本年二大旅游活动西高山庙会、金秋蟋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6期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吴文化公园 旅游活动 西高山庙会 金秋蟋蟀

    一、西高山庙会是 一项由来已久的无锡地方传统文化与经济活动,每逢农历三月三日,鄕人们便会集于西高山踏青游春,游戏娱乐,也成为每年最盛大的贸易集市。可领略古代吴地风情的民俗娱乐活动和风味小吃。看到民间艺人身着当地传统服装献技演艺,如花灯会、地方剧草台班会演、民间杂技曲目,民间武术气功表演、香会等等。还能游梭摊舖间,品尝吴地名酒、名茶和风味小吃……。海外游子、外地宾客、当地鄕人、老少男女能在此尽游兴、抒鄕情。二、金秋蟋蟀节江 南久有斗蟋蟀相娱之习,在古代曾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