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蒲松龄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夫子鼓兒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蒲松龄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孔夫子 鼓兒詞 蒲松齡

    蒲松龄遗著 栾调甫藏本 曹芥初序录序言民国二十四年的春天,我负了中国民间文学硏究社的使命,到山东鄕间去采访民间故事、轶闻、歌谣、秘史、和先贤的遗著。到了济南就去见离别八年的栾师调甫,闲谈了半天,我才把此次重返故鄕的志趣说出来:栾先生听了以后就笑了。空气似乎沉寂了一下,我自己也觉得一个『大兵』忽然文绉绉起来,委实也怪幽默。栾先生吸着一枝「红炮台」牌的芭菰,慢慢踱进了他自修的书屋,翻箱倒箧才找出这本书来——孔夫子鼓儿词——一面递给我,一面说道:这是我无意中

  • 文章登泰山而小天下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泰山 齐鲁胜迹 李清照 蒲松龄

    甚多。国画大师刘海粟于一九八三年游此,即景挥毫,写下了「殉马奇蹟天下无」的赞语。蒲松龄纪念馆与聊斋园:「聊斋志异」一书,家喩户晓,为清蒲松龄所著。蒲松龄字留先,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一生著述甚丰,其中「联斋志异」一书,风行天下,哙炙人口。其故居即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洪山鎭蒲家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一九五四年山东乃就原貌修复,一九八〇年再加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对外开放,内有五个展览室及六个院落。五个展览室为:蒲松龄生平、著述、硏究、馆藏名家书画、及

  • 文章聊齋中之陜人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趙宋岑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陕西人

    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以谈狐鬼怪异为主。书中涉之人各地均有,且亦善恶良莠互见,惟谈及之陕西,则多赋予侠义质朴之特性。就余大略检读所及,聊斋中指名为陕西人者不过人。显然有侠义质朴之性者六七人。如「聂小倩」一篇之剑客燕赤霞,「自言秦人,语其朴诚。」剑客之特性为何?据燕谓宁釆臣语:「如君信义刚直可以为此」(指作剑客),是燕本人自有信义刚直之性,而言语容止又甚朴诚也。「胡四姐」中灭胡之侠客,未传姓字,但曰「一日有陕人骑驴造门」云云。「乐仲」一篇之主角乐仲,西安人,性

  • 文章「聊齋」與寧波人的關係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期  作者:袁定華 出版时间:1968-10-31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淄川县志 宁波

    蒲松龄「聊斋志异」一书,脍炙人口,借狐狸鬼怪之故事,影射人不如鬼之态。尤以对司文衡者,痛心疾首:如「考弊司」等篇,尽笑骂之能事,刻画入微。缘蒲先生自一靑其衿后,试迄未售,故多此类笔墨也。淄川县志云:「先生弱冠应童子试,受知于施愚山先生之靑睐」。乃不知更切于淄川令费祎祉也;据志异中注:「费字支峤,鄞县人,进士,顺治十五年宰淄川,以罣误去。」志中折狱二则,述费之仁民爱物,明若秦镜。且附以异史氏曰:「我夫子有仁爱名,即此一事,亦以见仁人之用心苦矣。方宰淄时,松

  • 文章看鄕訊憶往事記無錫老縣前一對石獅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2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无锡老县衙 石狮子 张飞 蒲松龄

    抱头鼠窜逃囘,从此就失去了灵性,我们听说后在大白天阳光下去细看,果然发现牠背皮上有好多伤痕,而且还有一条裂纹,一直裂到颈项间,并有血丝,如此就丢去了二千年道行。由此可知,虽然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先生著述鬼狐传的原意是劝人为善,多作好事,但鬼怪之异,并不全是无的放矢,现在英国、美国、苏联……都在积极硏究灵魂学,发现了很多眞人实事,就是笔者自己亦亲身经历了几次,说人不信,不可不信。子不语怪,但孔子又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见确有鬼怪的一般了。

  • 文章聊齋志異所記晉人晉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物简介 相关晋人晋事 书籍风格

    聊斋志异的风格聊斋志异凡八卷,或析为十六卷,计四百三十一篇,淸蒲松龄所著,记神仙狐鬼故事,描写深刻细微,叙次委曲宛转,结构紧密井然,文字典雅简炼,想像豊富锐敏,神奇飘幻,不可捉摸。偶述所闻,亦极怪异,故以「志异」名其书,旧时极风行,趣味横溢,百读不厌。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一六四〇)阴历四月十六日戌时,生于山东济南府淄川县东之蒲家庄故里。淸处士蒲槃(字敏吾)之第三子也。淸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乙未正月廿二日卒,享年七十六

  • 文章讀〈聊齋〉·說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唐為松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海州见闻 文献资料 学者观点

    记得青年时代,读过《聊斋》。由于读得囫囵呑枣,时间久远,多已忘却。退休以后,有的是时间,又拾起来浏览,更觉得蒲松龄老先生可敬可爱,别有风味的笔墨文字,写妖说鬼,就是写人说事,言人间不平,抒怀出爱和恨的凌云壮志。聊的不是鬼,聊的是「志」。蒲松龄(一六四〇—一七一五)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博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连续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却科举屡试不中,直到七十一岁,才授他一个「岁贡」,只相当于一个候补副科长。因年高体弱,却没上任,四年后去世,却

  • 文章(肆、故里風采)齊風陶韻 生態淄博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淄博游城 齐文化发祥地 九月姜太公纪念日 世界足球起源地 中国陶瓷名城 蒲松龄故乡

    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并成为电影《活着》,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大观园》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基地。淄博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一部《聊斋志异》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鬼狐神妖的故事,广为流传,先后被译为英、法、日、俄等26种外文版本发行,也使聊斋文化饮誉海内外,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厚爱,《画皮》、《聂小倩》、《小翠》等经典文学形象广为人知。从2003年开始,一年一届的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聊斋民间艺术灯会、聊斋文化艺术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