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菊花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九」的節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11期  作者:荆風 出版时间:1999-11-10
    关键字: 重阳节 茱萸 菊花 王维 怀乡

    也有诗云:「九月茱萸熟,插发伤早白。」中唐卢纶也云:「睥睨三层连步障,茱萸一朶映华簪。」……到了北宋时,京师(今河南开封),妇女则剪彩缯为茱萸,作为礼品,以相馈赠。在古代简直是:「无菊无酒不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及至近代,女诗人秋瑾也写道:「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插茱意与吟诗并见,使诗中的茱萸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另一节物——菊,「飮菊酒」、「食菊糕」、「睡菊枕」是九九习俗的重要活动。「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故又称「菊花蹄」。汉代以来

  • 文章馬杭鎮菊鄉風情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5期  作者:葉廷冠  出版时间:1999-03-15
    关键字: 马杭镇 菊花 菊花展 菊花 菊花乡

    在花中,再没有比菊花更具有独特风姿的了。她虽不及牡丹雍荣华贵,芍药的妖艳富丽,却也姿韵娉婷。「天生傲骨差相似,撑住残秋是此花」,这诗句,便会叫你对带有村姑味的菊花肃然起敬。所以,每当瑟瑟的秋风,吹动着枯藤老树叶,人们便翘首期望着菊花之乡——江苏省武进巿马杭镇的菊花盛会了。农历十月,马杭便是菊花小世界,走到哪裏,哪裏就有菊花的小巷、花的街、花的村,簇簇朵朵的菊花使古老的集镇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年一度的菊花节,使士农工商、文人雅客汇集古镇,一睹金秋的风彩

  • 文章瀏陽與桃源的礦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6-10-15
    关键字: 菊花石 软玉 用途 产地 价值

    湖南的矿石,有些特殊之处,其中物理无穷!可供人们历史求证,科学探讨,制品可作衣物装饰,治印欣赏,其他高雅用具如砚池、花瓶、桌面……等多种用途。为中外收藏家所喜爱,经济价値甚高。位于大围山下,居于渭、浏水之中的浏阳县,在浏河河床里,出产一种黑色大理石,名菊花石;因为黑石头里面有白色的菊花,所以盛名远播!可惜没有大量开发专业制品,仅偶然制些砚池、花瓶、桌面供人欣赏。在长沙黑石渡地方,也有这种黑石头,发现菊花晶体比浏阳更晚。自从长沙选定菊花为市花后,引起国内

  • 文章閩聲詩壇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作者:鄭鴻善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翠柳 天涯 菊花 春风

    留别拯人宗兄翠柳台城路,春风几度囘。喜君犹健飮,笑我怯传杯。故国烽烟里,天涯岁月催。何当重骤首,共待早梅开。敬步 鸿善宗兄留别原玉春荫蓬莱路,喜君去复囘,相逢欣剪烛,临别畅啣杯。萍泊身如寄,花落意若催。收京知不远,天日庆重开。拯人未是草梁和钧兄枉驾辞行赋此惜别录乞弟陈孝威呈稿吟正前事不忘后者师。十年感旧数行诗。壮能谋国经重译,老尙依人辱厚期。临别赠言情款款,图强书愤愧迟迟。菊秋句在乾坤转,何负平生有不为。自注:郑苏戡丈壬申长春重九寄诗,有「菊花未见秋

  • 文章梧軒吟稿

    来源期刊:《連聲》 第12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菊花 苍松翠柏 桃林 落花

    國磐學長隔海飛箋並示七絕,章步韻疊句以報風雨歸舟入夢頻,西窗落日最傷神。星星點鬢催人老,褪盡繁紅又一春。明月清風顧我頻,江雲渭樹兩勞神。歌硯席隨緣盡,目桃林醉晚春。謝故校長逝世週年徵文紀念即賦中原仰大名,東海搅羣英。教澤立坊遠,主恩垂愛閎。彬彬敦本色,藹藹守元貞。至愨著真理,高山懷景行。遽盦惠示五絕二章步玉奉和掩卷歎雕,賓臨忘東帶。眼中數落花,思逐浮雲外。朔風掃密林,落葉旋飛起。嵅暮一孤舟,飄颻何所止。奉和光亞馬教授七十書懷原王十章㈠浮生若夢境依稀,砌下...

  • 文章菊花延年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0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菊花 重阳节 诗词 延年客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栽培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词句。可是屈原时代究竟如何「餐菊」已不得而知,古时人们大概从「耐寒唯有东篱菊」的现象中悟到服食菊花可以延年益寿,后来便有「采菊」服食使人长寿之说。《神农本草经》上说,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汉代以来,还有农历九月九日饮菊酒,以祈延年益寿拔除不祥的习俗。刘歆在《西京杂记》中甚至已谈及菊花酒的制作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

  • 文章金秋菊黃説蟹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期  作者:金家勛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金秋 菊花 螃蟹 史料

    金秋时节,菊花怒放,丹桂飘香,,螯满蟹肥,是人们「持螯赏菊」、「桂荫品蟹」的大好时机。蟹分海蟹、河(湖)蟹二类。三疣梭子蟹为海蟹,中华绒螯蟹为河(湖)蟹。我们平时说的「持螯赏菊」中的蟹,多指为河(湖)蟹。河蟹的种类很多,如胜芳蟹、崇明蟹、花津蟹、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等等,其中以后者最有名。此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蟹黄肥厚,肉质细嫩,为蟹中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每至夏末秋初,『如蝉脱解』,故取名『蟹』也,因其横行,又名螃蟹。」其实蟹还有许多别名

  • 文章菊花拾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0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普陀山 菊花 拾趣 陶渊明 诗歌

    九九重阳节过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上的千余株金银桂花逐渐花落香消,唯独那满山满景千姿百态、争艳怒放的菊花,还凌霜斗妍,把「海天佛国」装扮得五彩缤纷,给游人增添了浓厚的诗情画意。据了解,菊花原产于中国,又叫黄花。我国人民极爱菊花,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我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春秋时的《礼记·月令》曰:「季秋之月,鞠

  • 文章(藝文戲曲)懷念故鄉之小曲兒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李繼壬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牡丹 迎春花 小曲儿 菊花

    第二首:望牡丹隔河看见牡丹花,恨不得连根带土移上来,背后来三个花大姐,妳给我把花名报上来。秋菊花枕、兰菊花被、绣绣褥子闹扬扬,双双腊梅就把银灯点,并头莲花进绣房,双双入到妇人床,甩倒乌云桂花香,清早早起清早照,梳油头、梅花长、鬓角斜揷是海棠,身穿石榴大红袄,鸡冠裙子拖地长,红绣球花小鞋,不过三寸长,李春花裹脚牡丹花长,走起来几个梅花步,好像西街陈妙堂。第三首:十朵花头朶花来它先开,十六的妻贺金钗,他上常州炼九座,不招祸灾不回来。二朶花来杨家花,黑洞洞、高

  • 文章詠菊七絕再十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炳超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菊花 诗歌 人物抒怀

    一、西风满地布清霜,万木萧萧百草黄;唯有菊花英气在,深秋昂首发孤芳。二、莫道黄花秉性痴,更非生就不逢时;狂奴故态终难改,偏向清霜放万枝。三、篱边不畏西风劲,霜下何愁白发新;应谢寒风频激励,清秋万里播芳馨。四、青春岁月已蹉跎,奋发黄英夕照多;凭尔寒流吹日夜,披霜高唱大风歌。五、农家稻菽喜丰盈,起舞黄花别有情;入夜清霜装脸谱,金风伴奏到天明。六、贫困难移爱菊心,秋风满院挂黄金;花残悟得天机透,瞬息荣枯变古今。七、不向田家占绿畴,篱边院角带霜稠;眼前时有浮烟乱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