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叶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茶的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怡峯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茶艺 茶叶 茶的分类 冲泡方法

    盛行,实在令人兴叹!近几年来,经过科学硏究、分析,证明茶叶是「健康飮料」,有益而无害,比之咖啡,远盛多多。同时受到国际人士之重视与爱好,亦是値得推广外销的产业(为精致农业之一)和「国粹」,开始受到国人的注意。今年台湾区举办「第一届茶叶皇后选拔比赛」,在苗栗县举行,选出「茶叶皇后」、「茶叶公主」、「茶叶仙子」,就是宣扬茶艺,推广吃茶的具体行动。她们应知:茶艺,是一种高雅的「生活艺术」。饭后一杯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健胃肠、提精神,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与实践。好好

  • 文章雁山春茗味通仙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雁茗 茶叶 历史 雁荡山

    茶农。茶农训养数十只猴子,教其采茶,称之「猴奴」。每逢采茶季节,茶农把猴奴引上茶山。主人把布袋挂颈上,群猴也仿效;主人采茶,群猴亦学样采摘,无一不象。猴奴登悬崖绝壁,所采茶叶,极为优异。布袋装满后,送给主人讨赏。故雁茗亦俗称「猴茶」。徐珂在《清稗类钞》就记载了这类传闻:「温州雁崖有猴茶。有猴每至晚春,辄采高山茶叶,以遣山僧。盖僧常于冬时知猴之无所得食,以小袋米投之。猴之遣茶,所以为答也。」可见,除茶农训猴采茶外,寺僧也利用野猴采茶。雁荡山多寺院、尼庵、道观

  • 文章杭嘉湖的茶館文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0期  作者:蔡泉寶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茶馆 茶叶 杭嘉湖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茶馆已越办越多,但茶馆仍天天门庭若市,有淸晨三、四时的「早茶」;有上午七至九点钟的「市茶」,还有下午茶,甚至不少茶店还吃立茶,迟到的茶客沿街屋檐席地而坐的「街头茶座」也屡见不鲜。茶馆里吃茶用的茶具,民国初年沿用盖碗茶;以后,改用白、花瓷壶或紫砂壶。现在的茶馆通用茶壶配茶盅、紫砂壶越用越多;也有热水瓶配茶杯;有的盛放了茶叶的茶杯,自己到开水龙头上去接水。过去和近几年,正月初一至初三这三天里,茶馆里供应糖茶、元宝茶(橄榄小剖开)。有的炎夏

  • 文章清末湖南茶業的新開展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重田德 蔡懋棠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湖南茶叶历史 清代茶叶贸易 欧洲市场

    译注:指公元一八四二年,中国因鸦片战争败北而缔约,遂答应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时期为开始的这一点加予指出,同时要分析其市场转换的过程当中,对因开港给中国所带来的经济构造的变化的一端引例旁证的。所以只能说是对中国茶叶史—也可以说是对中国近代产业史的黎明加予一道光线而考察而己。二首先要对湖南茶的历史做一个槪观性的说明吧。据说在湖南一带,茶业勃兴的时期是北宋时代,可是在此以前,并非完全没有茶的产地。早在有名的唐人陆羽「茶经」中,就提到了衡州

  • 文章茶名品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茶叶 品茶 历史考究 茶文化

    又到新茗飘香时节,冲泡上一杯清茶,那美如碧玉的颜色,沁人肺腑的清香,千姿百态的茶形,使人赏心悦目,真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茶叶不仅色、香、味、形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而且名称优雅动听,充满诗情画意。未见其形,未尝其味,人们往往浏览一下茶叶的芳名簿,一种美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茶名艺术美产生的效应。大凡名茶都一个秀丽、雅致,且富形象美的名称。使人听此名,想此茶;饮此茶,观此茶;再忆此茶,如此无穷回味,令人津津乐道。古往今来,茶名的命名颇为讲究,也很有规律。有的

  • 文章桂平西山名勝古蹟與特產——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施文秀 出版时间:1987-10-10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地方特产 茶叶

    :作者係廣西桂平南區中和鄕人,陸軍官校十八期輜重科畢業於六十年春中校退役。

  • 文章西双版纳与西藏之茶叶贸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西双版纳 西藏 茶叶贸易 交通状况 学者论述

    凤北臣吐蕃之后,臆者,藏人除采用巴蜀之荈而外,自必要求银生之茶以盖之,但银生茶产不丰。斯时西双版纳虽不在银生节度管辖之下,而境土相接,西双版纳六大茶山所盛产之茶叶,可能有茶商贩运至银生,以供吐蕃之采购。即开启了西双版纳与西藏之茶叶贸易,惜史无明文。后来藏人自行到茶山或在思茅贩运,兼以特产及骡马易茶。民国十九年,更深入至佛海采购,完成了自拉萨至西双版纳六千多里漫长的茶马古道。自佛海至拉萨,为程六千七百零五华里,须时九十九日至百余日。此一茶马古道,沿途皆

  • 文章古睦勝蹟(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周念行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状元台 遂安名胜 灵岩 霞源瀑布 茶叶

    托。」其他游宦与雅士题诗颇多。余当日至此盘桓,流连不忍去,曾口占二绝:「苍松翠竹美成林,小瀑流声似古琴。疏影淸光筛此境,轻云缕缕复来临。」「幽胜豁然面面开,几囘瞻眺几徘徊。欲为扫石题诗句,寺里晚钟忽紧催。」霞源瀑布在霞源村,由城西去约六十余华里。先抵「汾口」(一作昏口),然后登龙耳山(旧名免耳山),可见近山若丘垤,山下田垄阡陌如掌、如蜂窠,溪涧蜿蜒如猬蠖、如蚯蚓,远峦叠嶂如波涛。山上梯地产茶叶、玉蜀黍、路稷。过峰顶而下,即霞源瀑布所在地。霞源瀑布俗呼大龙湫

  • 文章萬里茶路話常家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韓桂五、常士暄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茶文化 常氏家族 茶叶贸易

    茶的地方都在广泛地移植,茶山、茶园已经成为一些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明清两代中国商业发展快,商事大兴,当时在全国称雄者就是安徽和山西两省的商家,即一般人称的「晋商」和「徽商」。徽商那时以盐业、漕运、笔墨文具纸张业为主流。山西商人则以茶叶贸易和钱庄票号业为主流。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后,疆土逐渐扩展,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就成了商业的真空。一、山西人对他们民族的民俗习惯和生活需求比较了解,就能够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商贸网络。茶叶则成为当时主要的商品。二、山西商人特有的经营

  • 文章天目山之特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天目山特产 茶叶 青豆

    生产。抗战时期,驻西天目山浙西行署之办公室及眷属房舍与士兵营房,在在以毛竹搭盖,四季佐餐,更不脱离笋类,故当时临时中学师生,暮春饭后,常抚腹笑语:「胸有成竹」。此虽系谑语,然亦可见竹、笋在当时所占经济地位之重要也。二、茶叶 吴兴掌故集载,天目山高三万六千尺,浙江通志载高三千九百丈。钱塘诸山之脉,既出自天目,故所产绿茶,与西湖之龙井绿茶相同,且以山高多云雾,高山之茶为云雾所罩,称云雾茶,色香味三者,更非龙井茶可及,因之名驰中外,嗜茶者视为珍品。惜因人力关系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