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腊八粥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歳寒话腊八粥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愛華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腊八粥 家乡习俗

    处成道,故又名菩提树)下,敷草,结跏跌坐,誓曰:「不成正觉,终不起坐。」待至二月八日夜,忽覩明星而大悟,得一切种智,于是成大觉世尊。释迦在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世人为追怀他成道前之苦行,乃于腊月初八日吃粥为之纪念,故又称「腊八粥」,而在梦梁录裏记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各寺院均设置五味粥,是以五谷、靑菜、果蔬调制,名曰腊八粥,亦名佛粥。」谓食后可以邀佛庇佑,其后民间相沿成俗。自唐以后,皇帝照例于腊八日赐「腊八粥」为百官增福。而那时的腊八粥

  • 文章浅谈腊八粥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董訓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腊八粥 腊月 春节 习俗

    我国向以农立国,每年农历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有二十四节气。每年从冬至过去,就进入猎月了。中国人从传统的心目中,到了猎月,便要准备办理过年的事了。在腊月初八日,大家要吃腊八粥了,腊八粥用各种豆子和干果混合煮成稀饭。据传;吃腊八粥的来源,传自印度佛敎,又说在这天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因此后人便在这天吃粥纪念,故称为腊八粥。我国自过了腊八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做年糕,制香肠、腊肉、腊鸡等年货。同时也开始年终大扫除工作。总之:我国传统的特殊习例;这种性质均含有

  • 文章闲话腊八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腊八粥 诗联 佛教 习俗

    一阳初复大中吕谷粟为粥和豆煎。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傅莲炬。童稚胞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以上这首诗,是古人咏腊八粥而作,按我国旧俗,每年自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起,即进入过年的时期啦?我家鄕也流传着几句谚语: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女孩要花,男孩要炮,老婆要衣裳,老头打急慌。腊八吃顿粥,虽是小节,已普遍深植于每个人的心里,谈到腊八粥,有称八宝粥的,也有称为七宝五味粥的,究为那八宝那五味,均

  • 文章腊八粥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佛教 春节 饮食 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亦称腊月,初八日就叫做「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个习俗来自印度。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腊月八日这一天悟道成佛的。佛祖在还未成佛以前,过著非常清苦之修道生活,每天只吃一粒芝麻和一粒米。后人为了不忘佛祖所受苦难,故在腊八这一天吃杂粮煮的粥以纪念他。腊八粥之做法各地不太同,主要是用各种米类,红豆、绿豆、红枣等,混杂在一起煮成浓稠的稀饭,如再加些红糖更好吃。也有用玉米、花生、桂圆、红枣、小米、糯米、扁豆、红豆、莲子、松子、核桃仁等,样数愈多

  • 文章腊八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5-11-01
    关键字: 腊八粥 来历 做法 思乡之情

    汉以戌腊,魏以丑腊,刘宋以辰腊,是腊本无定期。荆楚岁时记始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而唐书历志以十二月为腊月,故八日俗称为腊八,亦谓之王侯腊。相传释迦以是日成道,北宋东京诸大寺咸作浴佛会,造七寳五味粥与门徒,谓吃以增福,名腊八粥,一曰佛粥。嗣后民家咸效之,驯至皇帝亦以之赐百官。生活历引酌中志略谓:「十二月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一日,泡枣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皀之上,各分布之,擧家皆食,亦相馈遗,夸精美也」。又燕都

  • 文章古風臘八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賈默然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腊八粥 腊八节 习俗 释迦摩尼 佛教

    十二月初八为佛成道节,并在这一天(腊八)煮「腊八粥」供佛,形成了寺院内外、僧俗共食腊八粥的习俗。在佛成道节僧俗共食腊八粥,早在宋代就已非常普遍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腊日「诸大寺……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在南宋,寺院中煮的腊八粥,不仅供奉佛祖、自家食用,而且还赠送施主,富贵人家。可见,寺院中过佛成道节,食腊八粥的习俗,早已为整个汉民族所接受。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中云:「今朝佛粥更相馈

  • 文章漫談臘月三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腊八节 腊八粥 祭灶节 掸尘 民俗

    的杂饭再调拌牛奶煮粥(故佛教认为牛奶属素食)喂释迦牟尼,小猴子也忙着献桃。释迦牟尼吃后,元气恢复,在尼连河浴后,静坐沉思,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不就是「人与人之间充满著爱吗?」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这样「腊八节」又成了纪念佛祖的节日,故又称「成佛节」。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为佛成道,这一天(腊八)煮腊八粥供佛,还赠送施主。迄今在我浙江仍十分盛行,浙东名刹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以及杭州的灵隐寺、天台的国清寺等,每逢腊月初八,由信男诚女,自觉捐赠杂粮,寺院统一烧制。先

  • 文章故鄕旧俗 腊八粥和年浆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梁溪漁隱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腊八粥 年浆粥 传统习俗 故乡 风俗

    腊八粥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的。吃腊八粥的风俗,也许我国到处都有,台湾现今已进入工业社会,大家生活紧张,所以很多人把它忘怀了。其实腊八粥就是菜咸粥,故鄕在旧时只以靑菜豆腐百页等煮成,是素的,不是荤的。后来大家都考究了,在腊八粥里放入许多价钱贵的作料,如香荤、冬菇、火腿、莲子之类,统统都可放入同煮,比广东馆里的八宝粥、什锦粥等还要考究,花色更多,但靑菜、芋头、长生菓等几种讨口彩的东西,一定还是少不了要放入一些的。年浆粥是在农历大年初一元旦吃的。它的煮法

  • 文章腊八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3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腊八粥 《金陵野史》 佛教 习俗

    腊八本是佛教中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各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名佛粥。」又称七寳粥。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煮粥以供佛;其后民间亦相沿成俗。故周密武陵旧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南宋大诗人陆放翁曾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我们故鄕过去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家家都吃腊八粥。鄕村普通人家的腊八粥,就是同普通菜粥一样,以靑菜为主,再放些百页,发芽蚕豆,芋豆之类加以油盐佐料煮成之粥。城里人

  • 文章歲暮話年俗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年俗 腊八粥 年糕 祭灶 年夜饭

    名川、之祀。现民间年冬腊祭天地神祇、祖先,寗非远古之遗风。国父说,民族结合之基本要素有五,其一为风俗习惯。年节风俗,地不分东西,人不分南北,最为普遍。时代进步,旧有年俗,虽有些已落伍,不合时宜,但不失为我国传统文化之遗緖,对民族力量之团结凝聚,自有其伟大贡献。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社会背景,不尽相同,所渡年俗自有差异,但大体总是大同小异。本文所述,乃是一连串年俗活动之常见者。腊八粥启年景农历十二月八日,叫做腊日,为佛家语,相传是日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亦称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