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胡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胡乱华史的概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趙丕承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赵丕承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史》 胡乱

    赵丕承先生号仿五河南西平人在育达高商任教,治「五胡乱华史」数载于兹,广征各地古今舆地图及专家学说,详加考证,近将全书完稿,不久即可出版问世。特将其概说,先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编者

  • 文章五胡史綱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趙丕承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鲜卑族 入主中原 五胡乱华 府兵制

    (魏书刘洁传)。这就是汉人幕僚刘洁给鲜卑人提供的以汉人治汉人的绝招。第二是兵源,鲜卑族入主中原之前在其军队中就有汉人兵。这些汉人兵都是虏自塞内的汉人壮丁。不过只能做些后勤、工程之类的劳役,所以他称之为『军伕』。后来由于战事日益扩大的需要,就把汉人投入前线,不过都是步兵,『驱之前死』;『每次骑战驱夏人为肉篱』(通典边防典)而已。军中构成的基本组织是鲜卑人监督少数族人,少数族人督率汉人兵。这种建制的运作,拓跋·焘时期最具威力。在五胡乱华这一百多年的过程中随着他们

  • 文章「客」從那裡來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5期  作者:熊鈞亭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客家研究导论》 客家源流 汉族支派 汉时异族 五胡乱华 汉民南迁 客家分布

    了,寝至隋唐,休养生息,劳因渐苏,慢慢的乃得度其比较安适的生活,故自东晋五胡乱华至隋唐可说客家先民自中原南徙的第一时期。然而,不久这种比较安适的局面,又给人祸破灭尽了,客家先民,只好又从事第三时期的迁移了,这次迁徙起因于唐末黄巢造反,其后第三时期的迁移则肇因于元人兴起宋室南渡。至于第四时期的迁移则以内部人口膨胀,向外谋生为主因,较大者有淸初张献忠作乱,在四川多年屠杀,户口凋落,田园荒芜,淸廷不得已,下谕各地农民,入川开垦,客家农民,得此机会便进川去。其他的则向

  • 文章略述客家源流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9期  作者:朝陽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大规模南迁 五胡乱华 安史之乱 北宋南迁 客家民系 衣冠南渡 汀江母亲河

    我中原黄河流域的大汉民族,由于历史的嬗替,饱经摧残,天灾人祸,交相侵仍,异族统治,民无礁类,为求生存,唯有逃亡。根据史乘记载,我黄河流域汉民族,前后有三次大规模的南迁,兹略述如下:第一次南迁——是在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当时,士大夫和军民大批渡江,到达长江下游的杨州和长江中游的荆州,并在长江南岸的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三湖地区」扎根定居。第二次南迁——是在晚唐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藩鎭割据,天灾频仍,乃有黄巢造反,裹胁数十

  • 文章爲閩南語正名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7期  作者:林衡道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汉藏语系 五胡乱华 闽南客家话 福建方言分布 方言融国语 漳泉方言

    也就是说,好几个音节粘在一起。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住在长江以北,特别集中在黄河流域。当时的长江以南,像吴国、楚国的语言,都有两音节的情况。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虎叫做「於菟」,辞源也有这样的记载。自从五胡乱华以后,原住在长江以北的若干支,南迁过焦岭,来到今天的粤东、闽南定居,这就是所谓客家的来源。从此之后,每次中原遇有战乱的时候,都有人过焦岭南迁,客家不断扩充,尤其是宋室南渡以后,中原的衣冠之家迁居岭南的人特别多,而使得客家的人口益见增加。如今,住在台湾的客家多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