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开发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麂的過去與開發前景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南麂岛 历史沿革 经济开发 旅游观光 发展规划

    南麂列島地處祖國東南海域,主島外形似麂,頭東尾西,浮於海面,故名南麂。它南連閩北海域,北迎三江(甌江、飛雲江、鰲江)的入海口,南望祖國寶島台灣,西靠大陸。是塊既有寬廣腹地,又能四通八達;既有重要保護價值,又有遠大開發前景的獨具特色的東南沿海的風水寶地。海洋生物學家稱之爲貝藻類及海洋生物的基因庫,經濟界卻譽之爲未被開墾的豐腴的藍色國土。南麂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可追溯到五〇〇多年前,這裡曾作爲台灣到大陸的跳板,成爲兵家必爭的要地。據民國《平陽縣誌·輿地誌》...

  • 文章客家人對開發廣西的貢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开发广西 经济开发 主要贡献 工商业

    的广西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些入迁的客家人,以全新的姿态、非凡的气势,成为一支经济开发大军,他们每迁徙到一处,该地的开发势头就为一振。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迅速加快,经济发展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客家人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披荆斩棘,开垦荒山、荒地、广辟良田。清初广西大量可耕之地因人口稀少而荒芜。即使已开辟的农田、因壮、苗、猺等少数民族缺乏农耕知识、农作物产量亦低下:雍正十一年的《广西通志》写道:「自桂林外者、称瘅乡,大率土广民稀

  • 文章中共開發浦東計劃

    来源期刊:《浦東》 第53期  作者:陳文全 出版时间:1988-07-15
    关键字: 黄浦江 地方建设 经济开发 工厂 考察研究

    來自上海的消息指出,上海市政當局爲緩和浦西人口過分擁擠,已着手開發浦東的計劃。未來的浦東新區將有港口、金融中心、外貿中心、國際博覽會等籌建項目。黃埔江把上海市分爲浦東及浦西,一百多年來,浦東一直是農業區,上海人總認爲它是鄕下地方,寧願在浦西搭一張床,也不住浦東一間房。不過,最近一兩年來,上海居民紛紛從浦西移居浦東,僅今年初就有三萬人之多。據悉,浦東這幾年的建設進展相當迅速。目前,該區擁有兩百多家工廠,二十萬名員工。浦西的許多名店如老介福綢緞店、鶴嗚鞋店、...

  • 文章荆江地区经济开发史概述(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6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湖北省荆州市 历代政区沿革 经济开发史

    前言荆江一詞起源甚早,系指古荆州地域內的一段長江而言,如《宋書·何尙之傳》載其議曰:「夏口(今武昌)在荆江之中,正對沔口(今漢口)。」不是今天地理敎科書所言荆江,僅指枝江虎牙山與對岸枝城荆門山以下至監利觀音洲與對岸岳陽城陵磯而言,故本文定名的荆江大致以今天荆州地區所轄長江兩岸各縣市爲基礎,結合歷代相類行政區劃所轄區域而言,遠者上起巫山,下迄漢陽(州陵);近者上起枝江枝城之間下迄洪湖;漢水流域上起鍾祥市沿京山、天門、潛江而止於仙桃市。茲將歷代政區沿革表列如...

  • 文章荆江地区经济开发史槪述(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7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湖北省荆州市 地形变化 人口因素 经济开发史

    秦漢時期秦兵陷郢後,楚人曾反攻,約二十年後方定局。據《史記》及注與《漢書·地理志》及注以及《輿地紀勝》及注等記載,秦即紀郢建立南郡,修馳道自咸陽以達,於郢城置郢縣,於今江陵西北及枝江置江陽縣(見《括地志》)後更名江陵,西漢析置枝江縣。西楚霸王項羽封共敖爲臨江王,都南郡,劉邦滅共尉建臨江郡,郡治即紀南城,當時城中人口據高後二年(前一八六年)南郡大水,漂沒二千餘家;八年又大水,漂沒六千餘家看來,居民可能不下萬人。鳳凰山一六七、一六八號西漢墓出土銅、鐵、玉、陶...

  • 文章連雲港市的三大工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云台山隧道 长堤 新沂河大桥 经济开发 高速公路

    也成为宿城景观之一,(请看图㈡)。此一隧道对宿城一带的经济开发,会有莫大的效用,同时对观光事业,亦可齐头并进,今年来宿城的观光客,就有上万人次。二、连接东西连岛的「长堤」—连云港之形成,就是靠连云港外海有一座东连岛而成,但东西连岛与港区之间,海面仍感辽润,波涛汹涌,有碍港区之扩建,故在墟沟北固山处与东西连岛间开始建筑一座长堤,于八年前开始炸山塡海,结果人力胜天,在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完工,这座长堤,长六千六百六十八米,堤面宽十二米,堤下宽三十米,海底宽六十

  • 文章荆江地区经济开发史概述(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9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湖北省荆州市 经济开发史 水利交通优势

    當時江陵不僅商業發展很快,又是江淮漕運集中東南財富轉運長安的要道,所以《新唐書·五行志》載:「貞元元年(七八五年)江陵度支院火,焚江東財富百餘萬」。《通鑒二五三》乾符五年(八七八年)正月,王仙芝攻荆州,當時「江陵城下舊三十萬戶」。荆州江陵府的戶口情況據史載:貞觀年間爲一〇、二六〇戶一〇九、五八〇口,《通典》二八、九三二戶一三七、〇五四口;天寶年間三〇、三九二戶一四八、一四九口。由於戶口大增,到五代後梁高季興爲荆南節度使時,能一次征發十餘萬人築江陵城,可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