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绍兴共返回7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绍兴·上虞的“怪古”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7期  作者:陳知靑 出版时间:1976-07-06
    关键字: 绍兴 上虞 古迹

    我国地名,以「上」字为冠的,大都是指中原,所谓「上党之国」「上所之郡」。但是,绍兴府的上虞县之称「上」。却在长江之南,似乎有点奇怪;固然这是「古怪」,有历史掌故可寻。但是,上虞县里还有几件不可解释的「稀奇」事儿,我倒过来把它叫做「怪古」。因为儿时传闻,深知家父硏究沿革地理;深信不疑。如今离鄕背井,一眨眼便是二十七年,对台湾的澎湖历史硏究了十几年,创编了「澎湖史略」,演义为「澎湖史话」;却对自己的故鄕掌故,略而不知,疑而难解;所以提出来请敎鄕贤先进。为了

  • 文章闲话绍兴师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洪玉華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清代 绍兴 师爷 闲话

    绍兴出产酒,这是因为鉴湖的水质好,其所酿制的「老酒」,淸醇馨郁,为嗜杯中物者所喜爱,因而名闻全国,绍兴除了产老酒以外,在前淸又以出「绍兴师爷」著名于当时。「师爷」是什么?何以不出在别处而会出在绍兴?这与前淸一代的考试制度以及官制,是有着连带关系的。所谓「师爷」,古时候称为「记室」、「参军」,以后通称「幕宾」或「幕友」,一般口头上尊称为「老夫子」、「师爷」。他没有政府的俸禄,祗是与聘请他的人发生私人间的宾主关系,等于现在的「私人秘书」。在前淸,官员以科擧

  • 文章绍兴农家的时令谚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武林客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绍兴 时令 谚语

    浙江处在江南地区,气候的冷暖,是正常而逐渐的,一年四季的递演,也很分明的。不但农耕种植,春生、夏茂、秋收、冬藏,都循二十四节令,有一定的秩序;而且连晴雨寒燠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的操作游憇,也都有可以推测与凭准的鄕谚。难怪往昔圣人尙有「吾不如老农」的喟叹,足见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接受累积的经验,实在是很値得珍贵的啊!爰就儿时曾闻于家鄕父老所口述,犹能忆及者十数则,记而述之,谨供参考耳。1.春冷多雨水。注释:冷,在绍兴方言里读如「朗」。水,则读如「始」。『过

  • 文章採駝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12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10-12-10
    关键字: 绍兴 驼菱 漫话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漫人道是采菱歌。」这是一首唐人白居易的《看采菱》诗。家乡绍兴,是虞舜的一块遗地,数有「舜水」之长之誉,江南「泽国」之称。无论是城镇中央,还是村周地边,大小河道纵横,池塘湖泊星罗。在这样的四河八汊里,总是盛长著菱。菱的生植能力极强,一只老菱脱落水中,来年先生一支嫩菱,接着便滋长出许多叉菱。从《吕氏春秋》记载「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于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起,这绍兴菱已生长了几千年而

  • 文章活跃的清代幕僚羣体绍兴师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蘇遲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绍兴 绍兴师爷 幕僚制度

    幕僚制度在夏商时即已初露端倪,至淸代,它作为各级行政官吏的佐理工具得以固定化。在淸朝社会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有一个立足江南,辐射全国的幕僚羣体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绍兴师爷』。绍兴自古就是一个文化之郡,在这一方水土里润泽出来的各界名流为数甚众。在那里,「读书所以明理……然后见诸行事,足以厚俗维风,以备国家之用」的观念根深柢固。然而,由于「文字狱」和科擧制的负面效应,使得众多「失意文人」既感受到落魄又不甘心于匿名逸迹,一时大批文士跻身于幕僚之列。这样做

  • 文章柯岩鑿壁奪天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绍兴 柯山 柯岩 凿壁

    浙江绍兴人之凿山采石,都能事先具有全盘计划,然后按部就班的一一去从事。故县中人工开凿而成的山,如曹山、吼山、宝山、龙头山以及柯山等,比比皆是。我是在旅杭的那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和友人一游绍兴西南四十里的柯山。山皆石骨,多由人工开凿而成。下有柯水,相传东汉蔡邕尝经会稽高迁亭(一名千秋亭,后又名柯亭),见屋椽竹东第十大柯,可以制笛,能奏异声,这便是柯山得名的由来。今山上有亭,人称柯亭。这亭的名气很大。据会稽记载:「汉末蔡邕避难会稽,宿于柯亭。仰观椽竹,知

  • 文章文化古城—绍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8-08-10
    关键字: 绍兴 简介 名胜古迹

    绍兴是我国的文化古城,相传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春秋战国时,绍兴是越国都城。秦始王统一六国,更名越为山阴,置会稽郡。隋大业六年始称越州。南宋建炎四年,改越州为绍兴,设绍兴府,至民国元年废府为县。图:①绍兴古蹟禹王殿②东湖胜景③徐文长的三味书屋④嘉兴范彝湖的西施梳妆台⑤嘉兴胜蹟檇李亭

  • 文章绍兴物产摭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绍兴 物产习俗 绍兴火腿 绍兴酒

    绍兴地处浙东,综稽山之美;揽鉴湖之胜,河流纵横,沃野百里、靑山翠谷,林竹茂密,峯峦绕云、景色醉人。斯土斯物;是以出产丰富,除「绍兴酒」驰名世界外,食品外销有茶叶、笋尖、酱油、腐乳、豆腐干、干菜等。自用的有火腿、南肉、腊肉、风肉、风鸡、鱼干等、稻米出产有梗、糯十数种外,杂粮有玉米、粟、乔麦、大麦、小麦、蕃薯等,蔬菜有靑菜,白菜,长梗白,黄芽菜,包心菜、大头菜、油菜、芥菜、芹菜、萝卜等,豆类有毛豆、蚕豆、苑豆、四季豆、羊眼豆、长江豆等,瓜类有黄瓜、冬瓜、南瓜

  • 文章绍兴的江河湖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绍兴 江河 湖泊

    浙水流入绍兴县境,遍处尽是江河支流。由夏禹王创立了万世不朽的功蹟,疏九河、汇百川。而使泛滥的洪流,导引注入于海洋之中,归于正流。使后代人民受惠安居。离绍兴城之南门外,有个鎭名叫『平水』,也是禹王治水的圣迹地,位于山麓,水流到此而平止。沿山脚不远处,约半里许,地名『南鎭』,该地建有禹王庙兼大禹陵,建筑巍峨,风景优美为全绍冠,历今不衰。庙景已在本刊登载过,不再重复。名闻全国的鉴湖,水流澄淸处,位于城之南门外一带,纵横河流间,沿堤由西行,直到萧山县境的『西兴

  • 文章绍兴点滴系梦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衡門 出版时间:1976-06-06
    关键字: 绍兴 脚划船 霉干菜

    绍兴古称会稽,位于钱塘江之东,自禹定九州以来,本隶属于古扬州郡。虽从地形来说,它不占什么重要形势,但在历史地位上,它却演了好多次重要角色。最有名的是春秋末期之越王勾践,他被围于会稽,快临国破家亡的惨境。幸而他接受文种与范蠡的建议,自动向夫差贡献子女玉帛,屈膝求和。此一拖延策略,不仅保全了勾践的生命,始达生聚敎训,廿年沼吴的目的。其次是秦二世元年,楚世将项梁与姪项羽,从会稽起义兵,北上逐鹿中原,终于亡秦复楚。而最为文人学士所称道的,则为王羲之山阴修禊一事

共76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