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简记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回湘鄕探親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李妮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湘乡 探亲 简记

    門開,眼前一片牆,緩緩跨下階梯,突聞:「陳玫,陳玫。」我左右張望,忽有頭頂蒙古皮帽,身穿咖啡中山裝,脚踏布鞋的中年男子站在眼前,明明知道我名字的人,除了親人已不太可能有別人,但還是忍不住流露懷疑的眼光,盯著來接我的男子,他將相片遞來,路上的緊張惶恐隨熟悉的相片消失。男子扲走手上的旅行袋,跟在他的身後走著,「請問該怎麼稱呼您呢?」「我是義雄啊!」「喔!哥哥啊!一個人來嗎?」「桃雄哥在出口等著。」出口處站著一位頭頂藍布帽,身穿藍色中山裝,脚踏長統黑雨鞋、手拿...

  • 文章杭州拱宸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杭州 拱宸桥 简记

    拱宸橋當係以在城北而得名,橋本身係石製 ,,爲高拱形。其地原爲大運河杭州城外之終點。 所有內河小輪,皆集於此,可通嘉興、湖州、蘇 州、上海及沿線鄕鎭。民殷物阜,桑麻遍野,素 爲蠶絲出產之區。橋旁有張大仙廟,香火素盛。中日馬關條約,闢杭州爲商埠,以拱宸橋爲 日本商場。日人設有郵局,及內河輪船。浙路公 司另建江墅支線,以利錢塘江與大運河兩者間客 貨運之聯絡,長不足十英里,於滿淸光緖三十三 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通車。每天午前八時與午後二 時,各往來兩次。所定票價分三等,頭等...

  • 文章木疙瘩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郝天朝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故乡 木疙瘩 简记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 唐·孟郊疙瘩人們都知道,皮膚上睡起而成塊狀,我們說皮膚起個疙瘩,心中苦悶或想不通的問題,亦常云心中有個疙瘩。那麼?什麼是木疙瘩呢?現在年輕輩們大槪都不知道,久而久之可能被遺忘成歷史的陳物。現代靑年人穿的,用的多爲工業機器化的產品,手工的時代已落伍了。在以前男主外,種莊稼以及外界的事務,女主內,以家務事爲中心,如,煮飯、洗衣、女紅等。女紅,家鄕云爲針線活,如果手藝巧的人,針線活出...

  • 文章許和泰油鹽號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許壽恆  出版时间:1989-01-31
    关键字: 许和泰油盐号 湘乡 简记

    許和泰油鹽號,是湘鄕縣油鹽行業中的大戶,資金較爲雄厚,批發零售兼營,與外商有貿易關係,頗具名氣,有三十多年歷史。創辦人家父許滌和,十四歲到楊家灘他舅父開的南貨商館當學徒。他做事勤懇,處事精靈,待人和氣,善于應酬。學徒期滿後,被派到湘潭坐莊(卽不流動的採購員)。每月工資由光洋五元逐步增加到十五元,另有十多家商店,也請他帶莊(代爲採購),工資、紅利逐年增加,積蓄益多。一九一九年,家父回到縣城,在北正街購置地皮(現縣屬工業局地址),新建了一棟房屋和舖面,開設許...

  • 文章曾國藩故居墓園尋訪記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29期  作者:劉鵬佛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曾国藩 故居 墓园 简记

    修建居住过的只有「九堂」,第十堂——「文吉堂」祇是曾国藩好友葛泽六的庄园而已。曾氏家族修建的九堂可分为三类:㈠其祖辈、父辈修建的,规模不大,格局简单,如白玉堂、黄金堂等二堂。㈡曾国藩兄弟发迹后修建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诸如富厚堂、修善堂、敦德堂、奖善堂、华祝堂、万宜堂等六堂。㈢曾国藩幼弟——曾国葆去世后,其兄长为其子曾纪渠修建的,其规模格局均与富厚堂等相似,如有恒堂。[2]四、三处故居曾国藩在双峰县荷叶鎭有三处故居;他的出生地——白玉堂,位于荷叶鎭天坪村

  • 文章奇峯拔地起方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9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9-06
    关键字: 永康县 方岩 简记

    浙江省永康縣的方岩,那兒本是浙東的一個名勝區,但在抗戰期中,它曾作過一度臨時的省會。方岩是個僻靜的地方,位於永康縣東南,九曲溪(好溪上源)、永康溪(梅溪上源)均出其旁。山水並秀,羣木森茂。東南一峯突兀,名叫雞鳴峯,再往前一點,另一峯斜出而俯視,人稱它爲覆釜峯,其西一峯更美秀,名叫桃花峯,此一峯稍低,水時時下滴,人稱它爲瀑布峯。瀑布左連大石壁下,人們攀岩上望,見瀑高闊約數十丈,雨時滾珠噴雪,激起一片水霞,濛濛然、隆隆然,其下都是一些石洞。另一邊遠遠的則爲固...

  • 文章浙西的淸明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崇德 清明节 简记

    立春後的第五節氣是淸明,時間多在農曆三月裡(有時提早到二月底)適在國曆四月四日或五日。故鄕崇德,春天到了,百花齊放,暮春三月,羣鶯亂飛,大地囘春,顯出一片春色,寒冷氣象才漸漸消失,一片新綠,眞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淸明」,卽春光明媚,氣象更新而取名爲「淸明」,此節能爲重視,一爲春旅遊樂,一爲掃墓春祭的原因,春的來臨,使人有飄飄然之感,少男少女更是活潑。另外有划船比賽,一連七天,各地男女老幼,前往參觀約有萬人之多,而掃墓祭祖爲主要活動項目,在這一天,凡遠...

  • 文章漫談故鄕㈣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松江 饮食 简记

    農曆十一月間,故鄕正是彤雲初現,西北風緊,天際一片天籟之聲,老棉鞋皮手筒紛紛出籠,蘭花火鍋上桌,也正是鱸魚當令的時節。說起鱸魚,這「巨口細鱗」的怪物,大小不能滿掌,口巨而身細,四只大鰓伸展在體外,乍看起來,扁短的軀體,宛如没有腿的癩哈蟆,在外形上看來煞是一怪。出水以後,只能放在榖壳(籠糠)之中,可以維持兩三天生命,若放在水中,則不數刻便肚皮朝天,這是二怪。細鱗貼肉,宛如它的皮膚組織,而處理的時候不須剖腹,只要把食指伸入魚口,拉動鰓根,徐徐抖動,便可連腸子...

  • 文章亭林八景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期  作者:恭石 出版时间:1961-04-01
    关键字: 亭林镇 八景 简记

    我松兩大鎭,一在浦之南,一在浦之北,北曰泗經,南曰亭林。中隔一水,遙遙相對。百足港(形如蜈蚣,黃浦爲身,兩邊數十小河如足)之水,相將流入,浦南,浦北,農田賴以灌漑,旣不虞水災,又不虞旱災,黃歇之功,確是千古不朽。述者居浦之南,對亭林一鎭,尙未盡忘,茲略述八景:一、寳雲寺建於淸咸豐間,有走方和尙名已忘至亭林,專念多羅密經,一鉢一魚,餐風宿露,苦修卅餘年,始募成興建,規模相當宏大在亭之南街盡杪,從大門至後棣,共有八進,香火之盛,一時莫與之匹,惜在洪楊兵燹時,...

  • 文章家鄉話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方言 简记

    △「老實(石)頭。」——指憨厚保守之人。△「一老本等的。」——指守本份的老實人。△「不沾板!」——謂對事夠不上標準;對人難及對手。△「掉瓜子(輕聲)!」——形容人落淚。△「小倭班(輕聲)」——靑少年所組成的戲班子。△「大惡賴!」——多指靑少年慣喜耍賴的人。△「大牲口。」——指馬、騾等較有烈性之牲口。△「駟馬三分龍。」——馬有烈性,須小心駕馭。△「老笨牛、大老尖(肩)。」——健壯的大公牛。△「老嗣(飼)牛。」——母牛。△「牆旮(哥)旯(啦)」——牆的角落處...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