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生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憶舊居松木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8期  作者:鄭競  出版时间:1995-08-10
    关键字: 故乡怀念 松木场旧居 童年生活

    小姪女筱鳳要請我吃一頓夜飯,瑞林陪我一同去了天目山路小巷裏的她家。姪女之子在做功課,問他「讀何校?」得知他讀的保俶路小學是松木場小學改的,而我是松木場小學畢業,就要他帶舅公去參觀一下保俶路小學(大陸的小學都以路命名)。天目山路是該校的後門,暑假期在大興土木,無人照管比較零亂,但以整個校舍衡量,比我讀書時期要大得多了。那時的松木場小學只四個班,四年級還要借廟舍上課;現在廟已拆了,歸併爲校地建舍。約有二、三十班,聽姪外甥孫說是「杭州最大的小學」。小時候住在松...

  • 文章家鄕的野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家乡 常州 野食 荤素 童年生活

    大的,连䱗鲦也不见。气温常在零下十几度,竹竿拉出水,一捋一把水,手会冻「死血」。鱼虾带回家,放点醃菜一锅煮,滋味还是很鲜的。家在江南,处处河滨,上述野食都与水有关,这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现在河水污染了!鱼虾已不能吃。田里用农药,不知还有田螺、泥鳅否?鄕下孩子或许过得比以前好,但是不是还有我当年那些乐趣呢?(转载自龙城春秋)

  • 文章追懷史堅如烈士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王紹通 出版时间:1980-12-31
    关键字: 史坚如 童年生活 兴中会 谋炸巡抚 慷慨就义

    民国十五年,笔者就读广州敎忠师范,校中有一位英文老师史泽民先生,是史坚如烈士的姪子。他的家庭,在满淸光緖年间由广州迁居澳门,民国成立后迁回广州。他说:他是明末抗敌殉国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后裔,其先世居江苏溧阳,后迁于浙江山阴。到五世前,先祖因游幕于粤,遂在番禺落籍。他常谈及他叔父坚如的童年生活,少年时加入兴中会认识 国父,曁他父亲古愚先生与他叔父坚如烈士谋炸粤督德寿经过,玆槪述如后:一、童年生活史坚如,名久纬,字经如,后改坚如,民国纪元前三十三年(淸光緖

  • 文章晩淸詩界革命家黃遵憲的童年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盧明瑜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黄遵宪 童年生活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黃遵憲十歲起步學詩塾,師以梅州神童蔡蒙吉的名句「一路春鳩啼落花」命題,對以「春從何處去,鳩亦盡情啼」,老師不覺大驚。又以「一覽衆山小」考他,破題便道「天下猶爲小,何論眼底山?」老師大爲讚嘆,遵憲的聲名也傳遍了鄉里。文學作品的風格手法,經常反映作者的性格與才情,而內容主題,則呈現其關懷事物的層面。生於變亂紛乘之中的淸末詩人黃遵憲,幼年屢遭劫匪肆虐,成年後,列強於中國點燃之戰火益熾,眼見內憂外患,紛至沓來,終其一生憂時憤世,故作品多以淺近白描手法,敘寫民間疾...

  • 文章哲先回憶錄(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臧啓芳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童年生活 人物回忆 求学经历

    二、我的童年生活我生于民国纪元前十八年,即前淸光緖二十年,公历一八九四年,农历生日是四月初一,阳历是五月五日。熊岳城虽是我的故鄕,我出生并不在城内,而在城内一个鄕村叫作小石棚,距城有十华里远近。当我七岁时候是光緖二十六年,北平天津一带拳匪作乱,延及东北,惹起了欧美八国联军攻打平津,俄国乘机由西伯利亚向东北进兵,那时候所谓东淸铁道由满洲里到大连早已通车,我家鄕小石棚因正在铁道旁边,为避兵祸,全家迁到东山五道河村的亲戚家里,转年战事停止,始由五道河迁至熊岳城

  • 文章童年瑣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3期  作者:吳崇炎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童年生活 炊烟 蚊帐网 礼尚往来 拆字先生

    炊烟小學生背着書包,叔伯們趕着老牛,在這傍晚時分,紛紛囘家,遠望村中炊煙嬝嬝上升,這又是一天的完了。如遇雨天,囘家後可見母親的額上,臉上都是一塊塊的黑煤,眼睛紅紅地還淌着淚水,何也!吹火筒之故也,煙從煙囱裏冒不出去,又被風雨倒灌下來,好不容易吹着了的火又熄滅了,何況下雨天的柴草也是有些發潮,爲了燒一頓飯,也就够累了。「吹火筒」約二尺長,如兒臂粗細,火種與易燃物放在一起卽可由吹火筒引火燒飯了。每家的灶裏頭多少有些燼火,然後用黃色粗泥捲,點火後,口吹卽燃,(...

  • 文章歸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徐艷蘭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童年生活 人物回忆 思念母亲 追思悼文

    我八歲時,母親就故世了,我哭著對姊姊說:「我想媽媽……」大我三歲的姊姊像天使傳著神話:「王大奶說的,我媽是候鳥下界,不能常留在凡間,她是要回天堂當百鳥官的,過幾年還會回來看我們。」我信以爲眞,便常常仰望藍天,以爲媽媽的歸途就是那一行行南飛的大雁。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只有在夢裡才能看見媽媽回來:有時看見她在南屋書房裡用娟秀的小楷抄寫《藥性賦》,灑淚讀《烈女傳》;有時看見她在店堂裡,眼睛看著帳本,手卻能在一邊打算盤;有時和我們姊妹倆一起躺在掛著「和氣人香荷苞」...

  • 文章我的靑年時代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6期  作者:田炯錦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青年时代 往事回忆 童年生活 人物生平 政治评论

    生於亂世 籍同姫周民國紀元前十二年,我生在甘肅省慶陽府安化縣之南佐村。慶陽係周朝之發祥地,城東北之高山上有不窟坆墓,城西南之董志原上有公劉殿,廟址附近多姬姓住戶。我常疑詩經所稱「周原膴膴」之周原,應係指董志原,該原周二百餘里,爲農產區,周之祖先可能由此循涇河遷居邠,再至歧山。后稷敎民稼穡之地若指陝西武功,則其後裔由戎區而邠而歧的發展將爲不可解。慶陽淸時爲甘肅平凉道屬之一府,民國成立後廢府,將首縣安化改名慶陽。慶陽地勢險要,境內多高原峻嶺深谷,易於據守,每...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