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1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鳴鐘的懷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0期  作者:余我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自鸣钟 童年 手表

    我永远难忘的是,我家有一台大型「自鸣钟」,钟身约一公尺长,三四十公分宽,外壳用纯铜包成,金光闪亮,十分精美。外面又有一个长方型的玻璃作为保护。钟上的时刻,虽像目前的挂钟一样,但中间画着西方人物,是彩色的,钟下吊着一支长长的铜杆,杆的下部有一块手掌般大的圆型铜块,左右摆动着。这么好大的钟,挂在我家客厅里,「的笃的笃」地不停响着,一到时间的整数,就发出「嘡嘡嘡」的优美声音,它曾伴我整个的快乐童年。尤其在夜半,当人们都进入梦镜,我有时被这「嘡嘡」的声音「闹」醒

  • 文章两鬓斑斑话童年

    来源期刊:《松江鄕訊》 第2期  作者:興華 出版时间:1958-06-01
    关键字: 故乡 童年 往事 追忆

    古人說:「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這句話,實在包含着本國悠久文化的深奧哲理,試看一個人到達了相當的年齡以後,對於已往的一切,或多或少,終有思念之情,■這些以往,尤其是對自己出身培育成長的故鄕事物,更有永不能消滅的印象,與無窮的戀念。現就我記憶所及,記下些孩提時代的片斷往事。(一)英勇事蹟我家世居松江,住在北門外的街上,但距離北門城門很近,過了吊橋,僅間隔五、六個門面,所以在我六歲那年,就被送進了北門內一所小學讀書,這所學校因爲在溫公廟內,因此正式名稱亦稱爲...

  • 文章童年回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姜武海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童年 蛁蟟

    童年的生活,是活泼有趣多采多姿的。

  • 文章一場夢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馮家矩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故乡 童年 生活 追忆

    最甜蜜是回忆,童年时少年的事,庄前庄后同游戏,滴滴点点使人迷。尤其那乡音母语更让人永生难忘记。咱旅台的乡亲,沦落在外头都快五十个年头。对家乡思之切念之深,可说是与日俱增。如偶尔能听到一句「格拔的」或「拉倒啦」的家乡话;都会分外的惊奇和亲切。咱总觉得家乡的月老娘要比外地的圆又亮。为了这份难舍的乡土情,搜肠刮肚的「翻搭」出来已发霉的几件童年往事,把它掺合在一起,改以梦一场的方式,记述一点点那童年难忘的好时光。由于兄弟不学无术,乡音母语的字「憋抖」不出来

  • 文章慈禧生於山西長治考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慈禧 出生地考证 《慈禧童年 慈禧童年续编》

    山西一专家经考证后认为,慈禧太后本是汉人,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县(今辖属于长治市),并在此度过童年。慈禧皇太后是中国晩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实际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但她的出生地及童年经历多年来却一直是个谜。山西长治市刘奇经过十年的深入调査,在其论文《解开童年之谜》中阐述了这一观点。据刘奇考证,慈禧出生于一王姓汉族贫穷农民家庭,出生不久被送给农民宋氏,后又被时任潞安知府的惠征收为养女。「慈禧生于长治」的依据分口碑、实物和著作典籍三大类,主要有三十八项(件

  • 文章我的故乡和我的童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鄒豹君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故乡 童年经历 成长历程

    之间是中堂,并有厨房。茅屋后方是一小院,围墙不高,开敞明朗。院中有几株幼年香椿和不太高的石榴树。我幼年时常跟妈妈一起在院中剥香椿芽,数石榴花。五月榴花红似火,煞是好看。这就是我的故鄕和我的老家。(B)我的童年我出生于一九〇六年(光緖三十二年),生日是闰四月二十一。因为我在故鄕居住的时间不够长,从未遇到过第二次闰四月。后来离家求学,亦不曾留意何年再有闰四月。再后来改住国外,使用阳历,更无从查知闰四月。结果我从未享受过眞正的生日快乐。我还有一个生日是一位素不相识

  • 文章海曲夢痕(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秦裕傑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童年 上学 抗日

    的「流亡落单者」,将拙著试投《山东文献》,也好让流亡学生们知道,他们比起我来是大大的幸运者,被我深深的羨慕著;也让他们知道:有人比他们更苦、更悲。壹、童年拾忆一、我生长的地方民国十八年春,国民革命军北伐,军阀残部由苏北经鲁南向北败退,沿途打家劫舍。其中一股由「海青公路」(海州至青岛)及两侧向北流窜。日照县下原村民众,全部逃往西面群山,我于阴历四月初一日在举家逃难中出生于山涧。当时家人只有少量干粮果腹,母亲全无奶水哺我,而致这小生命奄奄一息,只待断气后抛下山涧。

  • 文章故土风情与童年见闻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羅得雋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湘乡 民俗风情 童年 追忆

    笑声混成一片,何等逍遥自在。十五岁寄读学校,十九岁离家从军。辗转南北,终无机会返鄕重温这种闲情逸兴的活动。仍然时刻怀念那段日子,此时虽已含贻弄孙,家庭美满,但是假若时光倒流,仍想去过童年那样快乐的生活!三、重九登高充手杖偷蓝瓜防腰痛秋天是农家最高兴的时节,辛苦耕耘,终得报酬,黄澄澄的稻谷,收割进仓,七月中元,愼终追远、祭祖烧包,中秋月夜偷蓝瓜,田野煮食防腰痛,唱戏还神愿,活动频繁。重九登高本是大人的事,但家人顾虑老人体力,叫我们孩子随行充手杖,陪登山顶、大人

  • 文章童年鄕俗二则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史貞一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童年 乡俗 抬石头 赶瘟神

    抬石頭「正月初十抬石頭」,是半世紀前家鄕男孩子們的新春娛樂。在聚會之前,先要找定一塊平整的石頭,好在縣城人家院子裏多有搥洗衣裳用的靑石,石重至少也有二、三十斤。農曆大年初一吃扁食,將煮扁食的熱湯潑些在這石頭上,是謂「請神」。以後每天都給它上一支香,一直到年初十。晚上,大家到齊了,從灶坑裏取出靑灰,撒一層在石面上,然後把一個打水(下井汲水)用的瓦罐子放在石面上,罐子有兩個鼻紐,穿上繩,打成結,由兩個十七、八歲的男孩子用擀麵杖套在結中,一前一後,架在肩頭上。...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㈧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2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6-08-10
    关键字: 求学历程 学堂 童年往事

    現在回想起來那幾年的訓練完全是用的記憶力和模仿力,至於創造性的作文和作詩都沒有敎過。當時聽說鎭立小學裏不要背書而講書,又有什麽算術英文博物。我來往新街小學門前過,就開始注意那門前的情形。它坐南朝北,在電報局對門。門邊掛了一塊長牌,白底黑字,寫的是「江都縣仙女鎭小學堂」,門兩旁有兩塊四方虎頭牌,左面牌上寫的「學堂重地」,右面牌上寫的「閒人莫進」。我看得很有興趣,有轉學之意。現在母親叫寫信,如何寫法?四書五經上沒有說,先生亦沒有講!無法寫,先向母親討幾個錢到...

共118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